杨松心里很清楚,张鲁本是刘焉亲定的「督义司马」,已是汉中地界的最高掌权者,再加上如今人心尽皆归附,不出意外必是未来的汉中太守。而汉中经过战乱,不少官吏或死或逃,相应职位必有空缺,若能早一步投效,便有机会捷足先登。
且张鲁选择无条件接纳流民,所耗钱粮必定甚巨,其间缺口未知,这从一旁的任琼面露难色中便可窥探出一二。值此当口主动献上一千石粟米便是雪中送炭之举。相反,若是尾随在其他富户之后献粮则顶多算是锦上添花。
而张鲁既已在众人面前立下允诺,接下来若是自食其言,人心必定浮动,是故其势必会不遗余力去实现。若真到了手中粮草告罄,万不得已之时,极有可能会强制要求汉中各大富户摊派,亦是难逃被迫纳粮之窘境,只多不少,且理所当然。
故眼下以吊唁苏固为籍口,主动献粮便是最为明智之举。不过一千石粟米对于杨家而言并非是小数目,而自己这个老父杨璞又极为吝啬,对其如同割肉。回去之后怕是要大费口舌了,甚至都免不了被劈头盖脸责备一番。不过以此为代价换得杨家日后飞黄腾达,想必也足以说服那吝啬的老父。
不过杨松显然是想多了,张鲁并未有如此多的心思。
“足下如此慷慨,本师君在此替众多落难百姓谢过了!”张鲁双手微拱,向杨松行礼道。
“松只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当不得师君如此大礼!”杨松故作诚惶诚恐道。
令杨松意料之外的是,张鲁接下来并未继续夸赞,只是寒暄了几句后便转而带着众人再次朝苏固墓碑拜了几拜,自此葬礼便结束了。之后便同众人陆续离散,再也没同杨松攀谈过一句话。
对于张鲁如此不冷不热的做法,杨松始料未及,心生忐忑之下便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不好预感,且显然说服杨璞的难度增大了不少。
次日清晨,南郑郊外的另一个山丘之上,张修的葬礼正在进行当中。不过前来参加的人显然要比昨日苏固葬礼寒碜得多。南郑百姓一个都未至,且尽管张鲁之前在城头上表过态,对张修生前之功过不论是非对错,然而仍有不少天师道弟子乃至个别祭酒以身体抱恙为由假意推脱,缺席葬礼,意图与之划清界限。
面对如此冷清的局面,张鲁倒仿佛早已预料般丝毫不在意,领着剩余稀稀落落,亦是顶着不少压力的祭酒和弟子完成了一整套仪式后便结束了。之后众人如释重负,尽皆散去。须臾之间,原地便只剩下张鲁,张卫,以及徐承孤零零三人。
张鲁转身正欲离去时,发现其后空荡荡一片唯独徐承仍矗立原地未曾离去,脸上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惊异之色,不由好奇问道,“其余弟子皆已远去,徐祭酒为何仍驻留于此?”
“近日天气尚好,何故一日之间身体抱恙之人骤然增多?又何故在结束之时如临大敌般避之不及,迅速散去?其中缘由想必师君亦是心知肚明。那日在城下听得师君一席话,承感触颇深。如今众人这般举动,怕是未曾明白师君之苦心。且先师君虽褒贬颇具争议,却是一路将承自一介流民提拔至祭酒之位,在此停留缅怀,亦是人之常情。”徐承不动声色道。
显然,停滞此地之举乃是徐承刻意为之。张修已死,权势已倒,人走茶凉。而其生前排挤张鲁,谋夺师君之位早已是众所周知之事。是故面对今日之场合众人皆避之不及,然徐承却认为这是一个亲近张鲁的好机会。根据大脑中的史料以及近日来的所见所闻,徐承大致能判断出张鲁乃是宽厚之人,必不会因这种小事心生芥蒂,相反还极有可能对自己有一番新的认识。
“好!”果然不出徐承所料,张鲁一改困惑之态,钦佩中渗着一丝喜悦道,“不为是非功利所役使,非其志不往,非其心不为。”
得到了张鲁当面的赞誉,徐承内心一阵狂喜,不过接下来张鲁又继续道,“然林中虎豹因精美花纹而招来田猎,山中猕猴因跳跃敏捷而惹来拘系之祸,故不可不鉴之。”
仿佛被人用一桶冷水当头淋下,徐承瞬间懵逼,等到缓过神来时,这才发觉其已走远。
张鲁这先扬后抑的言辞,让人着实猝不及防。难道师君已经察觉出自己作伪之举?徐承顿感后背发凉,冷汗直冒,不过经过仔细分析之后便排除了这种可能。其更像是在告诫徐承虽然言行举比较贴近大道,却在旁人眼里如特立独行般的存在,这将会给他日后带来诸多麻烦,话语中似有示警之意。
张鲁能做到待人宽厚,下面的人却未必如此,其中的阴诡层出不穷。若是继续如之前那般鹤立鸡群强行出头,便极易招至横祸。
想到此处,徐承既欣喜却又茫然若失,凝望远方的同时又陷入了深思。
……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张鲁便派遣人马迅速前往汉中各县。本就人心归附,整个收复过程异常顺利。除了上庸,西城,房陵三县之外,其余各县皆传檄而定。
而上庸等三县早在一年前便被当地豪强申耽、申仪两兄弟率家兵数千占领后,一直处于半割据状态,苏固在时亦对其束手无策。今汉中初定,短期内张鲁更不想消耗民力对其用兵,只是派遣使者传达友好之意,双方互通有无。
三日后,杨家家主杨璞便拖着老迈之躯,亲自带队押送一千石粟米来到南郑,拜见张鲁。同行的还有族中才俊杨任、杨昂、杨松、杨柏等人。
不出其所料,老头子听说杨松一开口便要送出去一千石粮食,一气之下连呼其为败儿,差点命人打折他的腿。好在众人齐齐上来劝阻,外加杨松及时晓之以利害,这才逐渐平息了怒火。
冷静下来之后也知道败儿既已在张鲁面前开了口,这一千石粮食便是无论如何都赖不掉了。如此巨大的沉没成本放在眼前,便也只得一条道走到底。是故索性以押送粮草为由亲自去一下南郑,顺带将族中才俊举荐给张鲁,也不失为一笔不亏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