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缠煞个人。
邓稷站在廊下,看着顺屋脊而下的雨帘,眉头紧锁一处,透出浓浓的忧虑和一丝说不清的焦躁不安。
东海太守昌稀造反,使得邓稷只得雅迟离开海西的时间。
徐州刺史徐理更亲自下令,命邓稷前往下郊,劝说他晚一些再走。
包括邸芝,也认为邸稷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离开。并且邓芝的理由非常充分,说东海毗邻海西,昌稀聚数万之众,迎刘备前来。到时候,海西必然面临巨大威胁,邓稷实不宜此时离开。
毕竟邸稷经营海西四载,其声望非同一般。
当地百姓,也对他多有挽留,如果在这个时候离开海西,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动荡。
从另一方面而言,邓芝说:“海西,乃兄之海西。四载经营,今却不得不拱手与人,是何道理?兄留海西,则海阔天空,有辗转腾挪之余地;若返回许都,兄恐怕就再难有什么作为。”
邓芝这话,有点诛心。
但不可否认,邓稷有些心动了!
海西,是他一手营建起来,发展至今,有他多少心血?
即便是由步莺接掌,堑稷也有一些舍不得。而且,他在海西就好像土皇帝一样,连刺史徐理也要给他几分面乎。如果离开海西,返回许都的话,他不过是诸多官吏中的一员,谁又会在意他呢?在外四年,邸稷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初至许都,凡事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独臂参军。在海西经历那么多事情,邓稷的心大了,也有点野了!当年,他只希望能成为廷尉一员,慢慢打熬资历,获得提拔;可现在,昔年的那点愿望,早已被他抛在了脑后。
走,还是不走?
邓稷有些犹豫不定。
“老爷,濮阳先生到了。”
“啊,快请!”
邓稷闻听,连忙开口道。
虽说濮阳闺如今已卸下了伊芦长的职务,可是在海西,他仍然是邓稷之下的第二号人物“最重要的是,濮阳闺一直是邓稷的心腹。
不一会儿的功夫,濮阳闺的身影出现在两庞。
“叔孙,你找我吗?”
“先生快来,今日细雨蒙蒙,天气凉爽。我得了一畿美酒,正欲请先生品尝。”
邓稷快步上前,迎住了濮阳闺。
濮阳闺笑道:“我亦有心腹事,与叔剁言。”
“哦,那可太巧了,我们就边喝酒,边说事情吧。”
两人顺着两庞回廊,穿过中阁,来到后院中。
一座小小的凉亭,矗立在一片嫩绿之间,雨丝蒙蒙,更好像在这园中笼罩上一层薄薄轻纱。
两人在亭中坐下,胡班带着家人,呈上了菜肴,并在垆上温酒。
胡班摆手,示意家人全都退下。
而后,他在土垆后坐定,专心温酒。
“一转眼,已三年有余了!”
濮阳闺突然开口“我当初心灰意冷,耐不住叔孙之请,最后一起来到这边荒之地。如今,边荒已成东海明珠,海西更是前景广阔。我曾想,此生埋骨于此,不成想还有回家之时。”
朝廷传来诏令,命濮阳闺返回许都,任太学五经博士。
邓稷心里一咯噔,也不禁生出了几分感慨。
“闺公,稷有今日,得公之助颇多,且敬闺公一爵。”
濮阳闺,欣然受之。
两人饮下一爵酒,濮阳闺道:“叔别似有心事?”
“哦,哪有。”
“呵呵,我与叔剁相交三年有余,你心里之事,我亦能猜出一二。其实,我今日来,也是受人之托,前来与叔孙交心。”
邓稷一怔,“受何人所托?”
“公苗接伊芦长,临行前与我言,希望叔孙你留下。”
邓稷面颊一抽搐,抬头向濮阳闺看去。
“子山不日将至海西,到时候叔孙欲何去何从?”
“这个……”
“我知叔孙心意,东海刘备反叛,叔别欲借此机会留下”可你莫忘了,子山乃阿福所荐。”
“我知道。”
邓稷低下头,有些不知该如何说起。
濮阳闺抿了一口酒,呼出一口浊气“公苗认为,叔剁你应该留下。
可我却不这么看……”我读了一辈子书,性子有些倔强,但并非是看不清时局的人。叔孙你留下来,又能有多大作为?说句不好听的,海西发展到现在,已经差不多是极致。若来年谁南椎行屯田,则海西的位置,势必会降低。当然,叔孙你是屯田都尉,可以继续执掌淮南屯田之事。可问题是”叔剁,我问你一句心里话,你觉得你比吕布,能强上许多吗?”
邓稷激灵灵一个寒蝉,看向濮阳闺。
“闺公此话何意?”
“没错,海西是你一手推行屯田,更是你一手营建起来。
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你把海西治理的再好,那也是朝廷治下。朝廷调你离开,你却不愿离开,莫非怀了贰心不成?叔孙,你若是觉得你比吕布还厉害,但留下来,也无甚大碍。”
这一席话,说的很重。
邓稷咬着嘴唇,握紧了手中铜爵。
就算我比吕布厉害又能如何?吕布还不是死于曹司空之手?
“我知道公苗心思,他觉得海西当为邓氏所有……”
我也知道,公苗一直让你招揽棘阳族人。这两年来,海西单邓姓人,就迁来有多少?你自己心里清楚。衙堂之内,公房之中,邓姓之人十居二三,看上去似乎强大,可实际上……”
叔孙,我问你。
老周会不会随你?虎头会不会听从你调遣?潘文佳,愿不愿意服从你命令?冯超答不答应,你在这里大兴邓氏宗族?
平常时,他们会听从与你。
但如果你心怀杂念,你看他们会不会答应。
我知道,你想振兴家族。可问题是,你现在还没有那个能力和资本。你看看阿福,他已是曹公族人,又如何?还不是听从调遣!曹公命他做什么,他绝不会有半点犹豫。因为他看的比你清来“你想留下来,你妻子,你儿子,该怎么办?你真以为,海西人会和你一心?”
“我……”
“棘阳邓氏,是棘阳邓氏的事情。
如今你已脱离了棘阳邓氏,又何必再念念不忘?公苗的智谋虽好,可有时候心却大了一些。
心太大了,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当你的心,遮住你眼睛的时候,就会有杀头之祸。”
“那……”我回去。”
“不,你现在不应该回去。”
“啊?”
“我倒是觉得,现在不适合返回许都,而应该去下郊,协助徐缪。
单以政事而言,子山不输于你,甚至更强于你。但他一直随阿福身在淮南,对这里并不是太清楚。此次东海三十七县造反,子山即便有能力应付,一时间也怕难有头绪。你撒手离开,会给人赌气之嫌。而公苗甚至有可能会趁机为难子山,到时候麻烦的,还是你啊
…““那我该如何是好?”
“去下郊,为徐理出谋划策。
至于东海郡的作乱,你可以把你的想法,通过徐理之口传达。如此,公苗即便心怀不满,也不敢违抗命令。而子山也能从容布置……”待他稳住局面之后,公苗就算不满,也无可奈何。”
邓稷沉吟片刻,轻轻点头。
“先生,可这样一来,公苗似……”
濮阳闺喝了一口酒,沉声道:“公苗才华横溢不假,然心大,且私心甚重。
我倒是觉得,让他留在这边,可以多一些磨练。有私心不是坏事,怕的是这私心,蒙了眼。”
邓稷沉默了!
濮阳闺这一番话,让他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
濮阳闺只是在说邓芝吗?
未必!
恐怕他更多的,是在提点邓稷。
邓稷比濮阳闺官高权重,但是在一些问题上,濮阳闺看得比邓稷更加清楚。
这两年,邓稷的心何尝不是变得大了,人也似乎有些飘了。甚至有些时候,他存了与曹朋争锦的念头。许多人都在说,邓稷能有今日的成就,赖曹朋甚多。包括海西许多重要的职位,全都是曹朋安排的人。也就是说,邓稷是在吃曹朋给他留下的老本,而曹朋的声望也日盖巨大,使得邓稷心生嫉妒。这嫉妒心一起,难免会蒙了眼!从海西官员的委任,就可以看出邓稷心里的变化。当初曹朋留下的人,渐渐和邓稷疏远,转而开始任用邓氏子弟……”
濮阳闺一直想和邓稷说说,却苦于没有机会。
此次接离任的时机,他干脆把话挑明。
你不要和你兄弟存了争锦的念头,说实话,你兄弟根本就没看重这些,他和你走的是两条路。
雨,停了!
邓稷仍呆坐在亭中。
濮阳闺是什么时候离开,他也记不太清楚,心里面平添了许多失落。
也许,自己是应该离开海西了!
海西虽然发展的不错,可它毕竟就那么大点的地方。自己守在一隅,自以为才能卓绝,可实际上呢?想当初郭嘉帮他,是希望让他多几分阅历。而后来,邓稷似乎有些被迷了心。
“胡班,我近来“真的变了?”
胡班轻声道:“老爷,你已经有很久没有写信给夫人了。”
“啊?”
邓稷抬起头,“有吗?”
“从去年夫人离开之后,您在刚开始写了三封信,后来再也没有写过“夫人来信,你也没回。”
心中,突然再起了一阵傀疚。
邓稷深吸一口气,露出一抹苦涩。
原来,我真的变了!
想当年,曹楠和他同甘共苦,默默忍受了多少委屈。当离开许都的时候,邓稷时常挂念妻儿,可是这一年来,思念妻儿的次数,明显比从前少了。估计曹楠谁也没告诉,否则阿福早就来信痛斥悔“仔细想想,邓稷觉得濮阳闺说的一点都没错:他何曾真正控制过海西?
海西的巡兵,是冯超在管。
海西的乡勇,则归同仓统帅……”
潘樟是曹朋收的人;王买,是曹朋的兄弟。
人言邓稷营建了今日的海西,倒不如说,是曹朋一手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想想,如果他和曹朋反目,他麾下的这些人,会毫不犹豫的离他而去。可是在此之前,邓稷并没有觉察到。他一直以为,是自己打造了今日的海西,但回想起来,并非是这样。
海西最兴旺的集市,是曹朋一手所创的行会组织。
而曹朋的声名越来越响亮,在中原的名声也变得越来越大。此前金市行首黄整从雅阳来时,还称赞曹朋的了得。那时候,邓稷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只沉迷于自己那个小小的世界中。
不行,如果我继续留在这里,会与阿福相差越来越大。
我是他姐夫,怎能被他比下去呢?
回许都,只有回许都,我才能走的更远““胡班,收拾一下行李,待子山抵达后,我们去下郊。”
胡班闻听,顿时笑了。
“我这就去安排!”
海西,太小了,太小了……”
建安五年正月二十三,步骂任海西都尉。
邓稷离任之后,并未立刻返回许都,而是带着家臣奴仆,直奔下郊。
与徐理一番密谈之后,徐理暂以邓稷为徐州从事,并命人上奏朝廷,把实际情况一一告知。
二十五日,刘备在郏县起事,将陈琳所做枚文传示东海,与袁绍遥相呼应。
同日,刘备又命吕布假子吕吉为朐县长,命吕吉出镇朐县,威胁伊芦。可就在吕吉州离开郏县时,周仓率水军,自郁洲山出发,在朐山登陆。而伊芦长邓芝领兵出击,占领了朐县。
顿丘都尉潘璋轻骑出击,于二十七日,在羽山伏击吕吉,大获全胜。
二十八日,夏侯渊和吕虔自泰山和琅都出兵,攻入东海郡。同日,减霸传信,命昌稀投悔“不过,这些事情与曹朋并无太大感谢。
他更不清楚,邓稷在海西发生的种种事由。
诛杀文丑,擒获高览的第二天,曹朋便奉命来到读亭,接手渎亭防务。
甘宁被任行军司马,类似于参谋长的职务;阚泽为主播,夏侯兰和郝昭,分别授军司马之职,分领步骑两部。一个检验校尉,下设五个军司马,各领四百人。曹朋未上任,这手里的班底已经初具规模。同时,随同曹朋一起赴任的,还有一个名叫田豫的青年,出任军中丞。
袁绍在曹朋上任的当天,便向曹cao发动了攻击。
只是这一次,曹cao已有了准备,命乐进向他靠拢,使得阵型极为紧凑,令袁绍最终无功而返。
但不两曰,曹cao便放弃了大营,退至酸枣进行防御。
双方战事再次陷入了胶着,一时间难以分出胜负……”而曹朋此时,已顾不得曹cao。他虽清楚的知道这场战争,最后是以曹cao大获全胜而告终。但战事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也帮不得大忙。
更何况,他手中也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