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搞东搞西的郝风楼不同。
赵王朱高燧虽是满肚子牢骚,不过一个混账王爷突然有了上进心,是很可怕的。
北京城的防务形同虚设,因为按理来说,这一次天子的意图是毕功一役,毕功一役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精锐,都会被拉走。
北京城虽是囤积了大量的粮秣,是主要的粮道,更是此战最重要的大后方的大后方,既然是大后方的大后方,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兼顾的必要。
其实这就是朱棣作战的中心思想,当年还是燕王的时候,这老小子就喜欢梭哈,一次把本钱全部押出去,至于身后之事,两个字……呵呵……
朱高燧接手的就是这样的烂摊子,老弱残兵七千人,神机卫倒是还有些用,不过是藩地武装,他管不着,他的护卫不多,五百人左右,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支三千人负责督粮的天津卫官兵。
掐指头一算,一万来人,至于伤残和老迈的,虽然是充数,不过仔细想想,人人众生平等不是,你也不能歧视,数人头的时候,人家脑袋挂在脖子上,你总不能将人排除在外不是。于是朱高燧认真了,他每日躲在大成楼,对着北京城的地图发呆,北京得益于是边防重镇和行政级别的提高,这两年也在筑城,不过筑城的方向从军事角度来说,似乎可有可无,如今呢,有城门九座,朱高燧又开始掐手指头。最后禁不住摇头,九个城门,再加上一支随时支援的预备队。怎么算,这万来老弱病残也是不够啊。
当年的时候,五十万南军攻北平,朱高燧那个该死的皇兄守城,不管怎么说,手里也有数万人马,更何况南军绝大多数都是废柴。假若是瓦剌和鞑靼人来攻,这万余老弱,顶个什么事。
朱高燧较真了。朱高燧较真起来很可怕,他十分认真的上了一道奏疏,告诉自己的父皇,北平乃是粮草重地。又是大明最后一道屏障。更是大明的陪都,儿臣能够承蒙父皇看得起,担负守备之责,实在是欢欣鼓舞、感激涕零,激动的心情,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可是假若如此,这般如何如何。最后的意思就是双手一摊,爹。你发发慈悲,给儿子留点东西,总不能做光杆儿司令啊。
这份情真意切的奏疏是朱高燧琢磨了一夜弄出来的,连他自己都为能写出如此悲悯的奏疏而感慨万千,不一样了啊,现在的朱高燧,不一样了啊。
可是事实证明,做老子的,一般都不会和儿子讲道理,正在做最后准备,召开军事会议的朱棣看到了这份奏疏,只是顿了一下,然后抬头,看着一个个肃穆无比,洗耳恭听自己继续训话的众将一眼,然后轻描淡写的把奏疏一抛,朱高燧的感情,就这样付诸东流了。
父皇没有回音,兴许是太忙,没功夫看,又兴许是对自己的意见嗤之以鼻,朱高燧依旧百折不挠,正如那百折不饶跟宫里的人眉来眼去的郝风楼一样,他决定再想办法,此路不通,就走其他的路。
他召了北平指挥使同知王弼和天津卫指挥使陈真二人来。
这二人和郝风楼一样,都是他的副手,至于那郝风楼,倒是叫人去请了,结果总是不见人,这让朱高燧很是恼火,却是按耐住火气,将自己的想法,和这二人说了,最后头昂起七十五度角,一副忧国忧民之色,背负着手,带着泣血的口吻:“诸位,责无旁贷啊,责无旁贷,北平若是有失,则国本动摇,社稷崩塌,我等担负守土之责,如今又是巧妇无米而炊,若是事先不做万全准备,他日大难临头,如之奈何?二位俱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今日……本王……咳咳……请你们来洽商,你们不必忌讳,畅所欲言,但凡是对守备之事有助益的,本王俱都从谏如流……”
这二人却是大眼瞪小眼,其中那位天津卫指挥使陈真,更是昨夜在窑子里通宵达旦,一大清早被赵王殿下请来,原以为是大家先来个见面会,将来等大军开拔,大家留在北平,也好打交道,谁知竟是如此沉重的话题,他那沉湎酒色的老脸顿时哈欠连连,这实在不是他不尊重赵王殿下,我倒是想和你攀交情,你就跟我说这个?
见二人不吭声,朱高燧有些急了,进步青年就是不同,他不禁催问:“计将安出,请二位将军教我。”
没法儿,陈真只得苦笑道:“殿下,北平无战事!”
只是短短五个字,就把大家伙儿的心思说了出来,难听一点说,就是你他娘的有病么?这是大后方的大后方,哪里会有鞑靼和瓦剌人,说是守备,其实就是陛下逗你玩的,见你闲着没事,让你来消遣,你倒是好,竟是当真了,这不是有病是什么?
朱高燧气得脖子都红了,他现在是曲高和寡,却又不好痛骂,终究是要准备重新做人,换作以前的性子,早就拿鞭子去抽了,眼下却只能板着脸,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有没有战事,这守备的事,也不能松懈,好生看着你们的官兵,但有差池,本王唯你们是问,仔细你们的皮。”
丢下这句话,送客。
那陈真和王弼二人屁滚尿流的出来,两个人现在还没缓过神,便在一起沟通:“王老哥,你瞧那赵王是什么意思,这冤枉啊,咱们和太子,也没勾结啊,他拿咱们撒气做什么?”
“嘘!慎言,什么太子,这样的话你也敢说,不怕掉脑袋么?这赵王素来是神魂颠倒,古怪的很,估摸着是他想玩出什么花样,咱们勉强奉陪着就是,不过也要掌握分寸,不能玩过了。”
“自然,自然……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却不知是谁?”
“锦衣卫都指挥使郝风楼啊,我说这几日都不见他的人影,不都说他和赵王殿下关系莫逆么,这家伙太精了,分明知道赵王要胡闹了,所以才躲起来,你瞧瞧看,难怪都是指挥使,我在天津卫,他却是在锦衣卫,敢情人家靠的也不尽都是运气。”
“有理,有理……”
…………………………………………………………………………………………………………………………………………………………………………………………………………………………………………………………………………………………………………………………
郝风楼终究还是躲不过赵王殿下的催促,不得不到大成楼来,抵达了大成楼,到了楼下,脱了积了雪的蓑衣,直接丢给守门的太监,那太监是晓得郝风楼的,对郝风楼自然不敢有半分怠慢,瞅着郝风楼,笑嘻嘻的道:“赵王殿下生气了,这几日很是惆怅,正等着侯爷去安慰他呢。”
“哦?他能愁个什么?这么多将士要出征,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都还一个个光棍的很,这世上愁的人多了,赵王怎么也愁上了?”
在郝风楼的字典里,赵王和惆怅二字,实在不沾边儿,这样没心没肺的人都愁,那北平城得有多少人吊脖子啊。
这太监却是道:“估摸着是为了公事,难得殿下当回家,不免……咳咳……”
郝风楼心里苦笑,这赵王居然还真较真了,陛下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就是让他老老实实呆着,才给他这个守备之职,其实大家都没当回事,唯独他居然较了真。
这太监还说:“殿下不但愁,似乎还觉得没人了解他,若是千金易得、良才难求,还作诗呢……”
哇靠……还作诗。
郝风楼忍不住道:“却不知是什么诗。”
这太监想了想,道:“奴婢倒是记得,殿下来回的念,奴婢耳朵都起了茧子,能记不住么?”说罢摆开架势,还真将自己成了作诗的夫子,摇头晃脑的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郝风楼不由笑了,不由轻轻踹了那太监一脚,道:“好啦,好啦,滚一边去,这是曹操的赋,是他娘的求才的……”
“求财……”这太监也跟着笑了,道:“奴婢还说呢,这天下谁不晓得郝大人有财,这不,殿下寻你来了。”
郝风楼大言不惭:“你这句话倒是没错,这天下,谁不晓得本大人有才,他要求才,不寻我寻谁去?”
顿时,感觉无比良好,踏入大成楼中去。
…………………………………………………………………………………………………………………………………………………………………………………………………………
第二章送到,继续恳求月票,最后三十个小时了,有票的支持一下吧,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老虎都已经得了神经病,可还得求财啊。不求没钱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