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之前发生在长安城北焕里散布谣言之人也并非什么妖贼,一切皆是王允私底下一手策划。董卓日益骄横,诛董迫在眉睫,而吕布却态度不明,此举便是迫使吕布在董卓的猜忌和压力面前彻底倒向王允。只有如此这般,后续行动才能得以推进。因为在王允谋算当中,吕布自是诛杀董卓之不二人选。
不过,这里面仍有不少不可掌控之因素。比如说吕布扛不住压力,为了脱罪,主动将王允所图之事透露给董卓。又或者说董卓对吕布猜忌加重,对其加深戒备之心,致使吕布即便决定诛董,亦无下手之机会。不过王允相信有刘艾这枚安插在董卓身边的暗棋,自然可以在关键时刻出其不意,且不会令人起疑。
并且王允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一向对阴诡之计洞察敏锐的李儒也被北焕里的事情给吸引了过去,亲自前往京兆尹府督查此案。
北焕里乃至长安城周边都是流民聚居之地,将其同登记入册时的名字一一对应上都绝非易事,更何况去找出一个本就懂得藏匿身形,且背后有王允势力支持的肇事之人。故至今为止并未查出任何端倪,倒是把一向行事低调,哪边都不轻易得罪的老好人京兆尹司马防给忙得焦头烂额。
眼下董卓的凉州嫡系部曲几乎都不再三辅之地。而其身边心腹李儒又被分心,田景又无洞悉谋算之才,且吕布已倒戈相向,刘艾又是自己人。此等千古难遇之天赐良机自然是弥足珍贵,稍纵即逝。
当下唯一欠缺的便是差一把火,引蛇出洞了。不过这也并非难事,王允已经探视过皇帝一次了,为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麻烦,自然不便再此前往。于是这几日太尉马日磾、尚书杨瓒、光禄大夫杨彪、尚书仆射士孙瑞等几位重量级的朝中大臣都先后去「探视」皇帝,且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董卓失望,希望皇帝尽快临朝之意。
如果只是王允一人如此,自是难辨忠奸真伪,但如今众大臣皆有此意,那么整个事态便极为显明。要么其联络一道图谋大事,要么其皆已投靠董卓,借机给皇帝挖坑,以作为晋升之资。
皇帝也知道古往今来,不承担任何风险而能成大事者,从未有过。且若是朝中众臣皆已投效董卓,自己这个孤家寡人再如何忍辱负重,又能如何?于是最终决定搏一把,便顺了众臣之意,定于三日后恢复早朝。
未央宫,尚书台。
王允坐于主位掌握中枢,案桌上堆满了一叠叠厚厚的公文。尚书杨瓒,尚书仆射士孙瑞坐于两侧,其他一些大小官吏居于其后。
作为董卓素来信任且倚重的大臣,尚书台在其默许之下被王允一手掌控,正如同李儒彻底掌控御史台那般。王允更是以此为根基,暗暗吸纳意气相投之士,这使得尚书台悄无声息间便成了反董的中坚力量。
不过今日之氛围却和以往大为不同。王允并没有理会边上成堆的公文,而是伏案奋笔疾书,时而神情哀叹,时而又精神焕发。待书写完毕后,遂长舒一口气,翻开身边的箱箧,几个摆放整齐的印玺便暴露在明亮烛光之中。
天子六玺,分别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皆玉螭虎纽,以武都紫泥封之。再加上传国玉玺,合称为七玺。
昔日董卓火烧雒阳之时,传国玉玺不知所踪,然其余六玺却被完好无损带回长安,如今王允得到皇帝默许从符节令手中暂借几日另作它用。
根据大汉礼制,这六玺用途各不相同。比如皇帝之玺只能用在赐诸侯王的诏书上,皇帝信玺只能用在发兵的诏书上,天子行玺只能用在征召大臣的诏书上,天子之玺只能用在策拜外国事务的诏书上,等等。一旦盖错,便被视为无效。
王允取出其中一块印玺,蘸上印泥,随后将其重重压在落款处。移开印玺后,清晰的印迹便跃然于帛书之上。
刘艾一向很守时,酉时刚过,便出现在王允跟前。
“此书言千钧之重亦不为过。汉室能否中兴,便全在汝手中!”王允用微颤的双手将墨迹刚干的诏书叠成一小块放入刘艾手中,神色肃穆道。
“艾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司徒重托。但愿苍天佑我大汉!”刘艾面色虔诚接过诏书,小心翼翼放入衣袖之中后,乃从容镇定道,之后头也不回离开了尚书台。
王允矗立原地,目送刘艾离去,直至再也看不到其背影,之后内心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放松感。
次日,长安城外的一处军营内。
长安附近自驻兵以来便无战事,是故士卒们早已战备松懈,又疏于军纪。且士卒们精力充沛,无地释放,是故每当夜间或饮酒作乐,或聚众赌博。总之是每个帐篷都灯火通明,通宵达旦。
此时天色已黑,军营内同往常一样热闹非凡。不过居中那座最大的营帐今日却是一反常态,戒备森严。里面的窃窃细语完全被周围营帐的喧闹之声所掩盖。
“都准备好了?”吕布对身前那位一身戎装,身躯比他矮一截的武将小声询问道。
“奉先兄放心,某做事向来牢靠。明日派去布置的皆是并州人,且同某出生入死多年,忠心绝对可靠。莫说是杀董贼,便是杀皇帝,亦不会多眨一下眼!”跟前那名武将信誓旦旦道。
回应之人便是吕布之同乡好友,骑都尉李肃。话说吕布从刘艾手中得到天子诏书后一时之间激动得难以言表,恨不得当即手刃董贼,泄心头之恨,加官进爵。不过在刘艾的耐心劝说之下逐渐冷静下来,最后接受了其事先同王允等人拟定好的计划。同时,为保证万无一失,自然是需要帮手。
吕布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位同在董卓麾下效力的老友,而李肃因久不升迁,心中对董卓早有不满,于是双方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