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燕赵之败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公元前二五三年十月,如赵国所愿,秦国出兵了,但可惜,秦国出兵不是为了攻打韩国,而是为了占领云中郡!与此同时,韩国也后发制人,出兵六十万,攻打燕、赵两国。

  韩国出兵的时候,赵括正率领十五万赵国精锐大军与燕国一道,攻打河间郡。一时不察之下,被李牧率领三十万韩军围困在河间。之所以将兵的不是廉颇而是赵括,在于赵王认为廉颇太过保守,反对自己对韩国用兵。为了阻止赵国出兵,廉颇不惜以先王作为要挟,惹得赵王大为不快,最后被赵王发配到雁门郡戍守边疆。

  燕赵联军亦有三十万之众,人数不下韩军,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凭借着来自燕国的支援和攻克的河间城邑作为依托,双方打了一个旗鼓相当。但紧接着,白起率领二十万大军加入战局,彻底改变了形势。

  十万韩军攻打代郡,让赵国都城代县一日三惊;十万韩军进攻易水北岸的武阳等地,威胁燕军的退路。还有十万大军是由蒙骜指挥,攻打赵国的巨鹿郡,防止赵括突围进入巨鹿郡。

  赵国原本想打韩国一个措手不及,结果却中了韩国的诡计。赵国君臣这才意识到,秦国恐怕早就将自己图谋韩国的消息告诉给了韩国,韩国却佯作不知,引诱自己如期出兵。六十…≯万大军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赵国喘不过气。

  在雁门、云中,赵国还有五万大军,但随着十万秦军的入侵,轻易调动不得!即使调这支大军南下,支援赵括,也无异于抱薪救火。自取灭亡。求和,成为了赵国的唯一选择。

  两个月后,赵国收到了韩国的答复,求和可以,但赵国必须将代郡、巨鹿郡割让给韩国,而且。两郡的百姓、士卒都要归韩国!也就是说,赵括麾下的十数万大军跟赵国再无半分关系。

  赵国为此很是犹豫,不过,当白起率领大军逼近代县,先锋距离代县不过数十里的时候,赵王望着城内的三万大军,选择了屈服。

  公元前二五二年二月,赵王狩猎雁门,同月。韩国攻占代郡、雁门郡。三月,被围困在河间粮草耗尽的赵军发起绝望的突围,赵军主将赵括被射杀,十万赵军投降!

  与赵国相比,燕国更加没有反抗的资本。十五万大军已经是燕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锐,被韩军包围后,韩军完全可以长驱直入,兵临蓟城城下。就凭借剩下的几万老弱。燕国根本坚持不了一个与。燕国甚至已经做好了亡国或者逃亡辽东郡的准备,但不知道为什么。韩国却放了燕国一马。

  三月,韩国的使者到达蓟城,给了燕国一个选择——献出上谷、渔阳两郡,山海关以西,尽属韩国。作为回报,韩国愿意交还八万精锐。

  燕国欣喜若狂。犹如死里逃生,忙不迭地答应下来。韩国的大臣们则是纷纷上书韩天子,对放过燕、赵两国大为不解。要知道,在将燕赵两国的主力围困在河间郡以后,两国剩下的精锐已经不多。完全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一举灭掉燕、赵两国啊!但韩天子却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想法。

  只有张平、范睢、魏辙等少数人才知道,韩国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等统一后,接下来就要对匈奴、东胡用兵。与其损耗大量的元气来加快统一,不如稳扎稳打,让燕赵两国代替自己,顶在对抗胡族的第一线上,这样,韩国可以安心消化占领的土地。韩天子说过,这世界,要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要大!

  六月,燕国迁都辽西,下辖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之地。赵国则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保全了雁门、云中两郡。秦国,虽然尺寸之地未得,但在这场战争中,吕不韦利用手上的权势,铲除了不少异己,满朝文武,大半是吕不韦一系。

  在失去了治下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土地后,燕、赵两国不约而同地开始大力发展边疆,吸引塞外的胡族定居,同时奖励生育。奖励的程度是韩国的十数倍,人口也几乎成为郡县长官考核的主要标准。

  对于燕赵的激励政策,韩国视而不见,在新收的四郡上施行新法成为了韩国的头等大事。

  公元前二五一年,韩国丞相张平去世,其子张良承袭其爵位——长信侯,并按照韩国新法,爵位降级,为二级侯爵。御史大夫范睢接替张平成为丞相。

  公元前二五零年,燕王驾崩,谥曰孝,太子喜继位为王。

  公元前二四九年,典客陈筮请求致仕,韩天子从之,以李斯为继任典客。

  公元前二四八年,洛阳令病笃,不能理事,韩天子任命韩非为新任洛阳令,赐五色棒,以正不法。

  公元前二四七年,韩天子下令,废除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将军,设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位比三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九卿上。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文武百官各司其职,文官不能领兵,武将不能执政,由此开始。

  同年,韩天子拜白起为大将军,李牧为骠骑将军、蒙骜为车骑将军、韩腾为卫将军,王翦为前将军,项燕为后将军,乐乘为左将军,卫云为右将军。

  蒙骜担任的郎中令一职,由长信侯张良继任。李牧担任的卫尉一职,则由范增接任。

  如此,三公人选:丞相范睢,太尉魏辙,御史大夫一职,空缺。九卿人选:卫尉范增、郎中令张良、典客李斯、治粟内史刘光、少府陈穗、太常王方、太仆黄勃、宗正韩泽、司寇景阳。

  虽然有人一直上书韩天子,要求尽快任命新的御史大夫,但韩王却是迟迟没有下令,让群臣猜测不已。

  公元前二四六年八月,韩天子突然召集群臣,商议用兵一事。

  ...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