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瞳孔微缩,淡淡地道:“她既然病了,就让她安心养病吧,桑葚,你能把这宫里的庶务都接起来吗?”
“能。”桑葚为难道:“这样不大好吧?”
太皇太后轻描淡写地道:“没什么不好的,总不能强按牛头饮水,以后长信宫的掌事姑姑便是你了。临安王入宫,让他来见我一面。”该让梅雨西付出代价了,但凡是背叛她的,都该付出代价。
天家守孝,以日代月。新年旦日,新帝宇文光正式改年号为建兴,宇文白的谥号经过朝臣唾沫横飞的一番吵闹之后,被定为殇。紧接着,宇文初调动天下兵马,在鹅岭往南的尾水设了第二条防线,和中山王展开了拉锯战,同时又派出两路大军,分别奔赴南方和西方平叛。
宇文光与傅紫霏在当年三月大婚,其时明珠等人已经在路上走了整整三个多月,她的肚子已经很明显,行动虽然还不至于不便,却是不能和平时相比了,只不过她身体康健,能吃能睡,气色红润,因此并不让人担心。
这一路上去,前面顺遂,越到后面越难行,流民作乱,饥荒盗匪横行,好几次险些遭遇叛军,都是靠着宇文初强大的情报网和敬松的机智险险躲开。但在进入桓王宇文强的属地重镇杞县之后,一切都变得艰难起来。
宇文氏最早之前奉行的是藩王就藩的政策,早期的皇帝强势,藩王不敢不听从其号令,倒也没有出什么乱子。到了后面,弊端渐渐显露出来,藩王强势、帝都贫弱,一条号令从帝都传到地方,早就变了味道,甚至逼起民乱。肃宗皇帝迫不得已只好改了策略,再不许新一代的皇子亲王们就藩,而是留在京中享福。对于其他藩王则采取打压拉拢的策略,将藩王从二十多个渐渐减少到了八人。
然而剩下的这八人就是十分难啃的硬骨头,他们拧成一股绳,公然和肃宗皇帝唱反调,肃宗皇帝没弄过他们,只好和他们各让一步,相安无事。再到了文皇帝登基,藩王越加猖獗,中山王作为文皇帝唯一的同胞兄弟,领命率军至北地镇守,外拒乌孙、匈奴;内镇北方三家藩王。
中山王在北地经营多年,战绩斐然,北方的三家藩王被他灭了一家,余下两家唯他马首是瞻。文皇帝也曾动过念头想把他调回京中,然而他一走,边境就乱,剩下的两家藩王就不听话,派去的人根本弹压不住。因此只好又让他回去,一来二去,就造成了中山王特殊的身份地位。
他一朝反了,余下的七个藩王就有四个响应他的,其中两个自是本来就在北地的那两家,另一家是西边的邱离王,一家就是明珠她们此刻即将面对的桓王宇文强。
桓王宇文强这个人,明珠是见过的,这人年轻,大概也就是二十出头、三十不到,长得十分漂亮,然而天生怪力,性子暴烈,在太皇太后的寿宴上因为一言不合,就差点和福王打起来,还是宇文初出面调停的。
她原本以为这样冲动易怒的性子,不会是什么厉害人物,宇文初却告诉她说一切都不过是假象。宇文强性子暴烈不假,心机却是很深沉的,不然他为什么只找诸亲王中性子最为软弱最方便欺负的福王闹?那就是吃定了福王不敢和他拼命,他一定能占得上风。
那么问题来了,好好的日子,他闹什么?当然是向京中的皇帝和两宫太后以及诸宗室、大臣展示他的强悍不讲理。通常情况下,正常人遇到既强悍又不讲理的人,因为怕惹麻烦,都会避让三分,小事不计较,大事退步又退步,然后这位既强悍又不讲理的人当然就占便宜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到秩序井然、防备森严、繁华富庶的杞县之后,明珠心里满满都是对宇文初的敬佩之情,同时也生起了浓浓的危机感。
敬松出外打探消息回来,禀告道:“因着打仗的缘故,杞县往南的关卡只在初一、十五开放,现在是初十,咱们得在这里住上五天了,正好大家前段日子都累了,借机修整修整也好。”
明珠皱眉:“这个规矩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敬松道:“是上个月才兴起的。”说到这里神色微凝:“妹妹是怀疑消息走漏了吗?”
“极有可能。”明珠难掩忧色。上个月她曾得到消息,那一队假借她的名头,用作烟雾弹的摄政王妃车队遭遇伏击,虽然侍卫队和当地官府应对及时,并未造成什么伤亡,车队此刻也还在路上继续走着,但是她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消息约莫是泄露了。
敬松默默地拿出了路线图,知道明珠往这边走的人并不多,就连太皇太后也是不知道的。但是经不住有心人的打探,短时间内还好,时间一长,总是不好隐瞒下去。假摄政王妃的车队遭遇伏击却又平安无事,得以继续往前,说不定就是试探。
消息泄露没法儿补救,就不知道对方会否找到他们了。得,想这些有的没的没用,还是弄点实在的事好了,踏踏实实地把后面的路线规划出来吧。
客栈里一会儿的功夫就来了三拨核查的官差,虽然每次都顺利通过查验,但大家的情绪都轻松不起来,导致晚饭竟然剩了大半。看过难民的痛苦之后,明珠现在添了个毛病,一看到剩饭剩菜就难受,亲自拿了勺子分派饭菜,谁都逃不掉,非得吃光不可。
她本来就吃得不少,因为想要以身作则不得不再分了半碗,勉强吃下去之后就撑得难受。江州子嘲笑她:“这是嫌肚子小了,想要多塞点饭菜下去装肚子大呢。”
两个人相处的日子久了,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剑拔弩张了,偶尔也可以开个小玩笑什么的。明珠摸着肚子朝他翻白眼,因为不敢出去惹人注目,只敢在屋子里遛弯消食。
走到脚酸停下来,天也就黑了,店小二送热水灯烛进来,顺带着送来了一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