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开府仪同三司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关羽看上去有些疲惫。

  与先前那意气风发的模样相比,俨然两人。此刻,他靠坐在城墙上,可以直接看到驰道下曹军动向。

  一名军医,为他拔出腿上的断矛。

  曹朋那一击,贯穿了他的大腿。虽然关羽砍掉了大部分,但仍有近三尺长的断矛在体内留存。军医小心翼翼的拔出,鲜血顺着伤口往外喷溅。而关羽那张如同重枣般的面庞,此刻却是惨白如纸。但他仍就显得神情自若,好像根本没有感觉疼痛。只有搀扶他的小校,可以感受到关羽紧握着他手臂的那只大手,是何等,直若要把他的胳膊给捏碎了一样……

  “君侯,好了!”

  军医拔出了断矛,又为关羽止住血,包扎妥当。

  关羽点点头,猛然开口道:“扶我起来。”

  说话间,就见驰道尽头出现了一个青年,在他人搀扶下,缓缓而来。

  关羽的亲军,立刻露出警惕之色。因为他们都能认出,来人赫然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曹都督。

  “二将军,朋特来拜会。”

  曹朋的声音嘶哑,带着几分虚弱。

  关羽洪声道:“请。”

  他站直了身子,尽量不使自己露出软弱之态。

  而曹朋则在典满和许仪的搀扶下,缓缓走上了驰道。

  “曹朋,莫非要来劝降?”

  曹朋一笑,“非也,实送二将军上路。”

  关羽丹凤眼一眯,眼中闪过一抹森冷眸光。但旋即,他又笑了,“大都督,你果然是聪明人。

  若你敢劝降关某,关某就立刻把你赶下城去。”

  “二将军忠义,天下人皆知。

  江夏之战,非战之罪,实大势所趋。将军在此情况下,仍不惜一切,要返回长沙与刘备汇合,确是忠义之人。也许千年后,世人当牢记将军之名,为天下英雄之楷模,某焉能劝降?”

  说实话,这一世的关羽,远不似历史上关羽那般声名响亮。

  他没有斩颜良诛文丑,也没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不过,这并不能阻止曹朋对关羽的敬重。为对手时,曹朋会不惜一切手段来对付关羽。而今大战结束,也就无需再使手段。曹朋和关羽,一个在驰道之上,另一个在驰道尽头,默默相视良久,谁也没有开口。

  半晌后,曹朋突然拱手一揖,“二将军,好走。”

  “小贼,来世某必取你人头。”

  曹朋笑了,“今生朋亦非将军对手。”

  “小贼,保重。”

  关羽脸上,闪现出一抹笑容,拱手与曹朋道别。

  二爷少有笑容,给人一种威严感受。但此时笑了,让曹朋觉得,关羽还颇有人性化的一面。

  毕竟后世流传的关二爷,神性太重。

  二爷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人的喜怒哀乐,有人的七情六欲。

  前世幼年,曹朋对二爷无比崇拜;然而长大后,看到过各种对二爷的评论。比如说他好色,比如说他虚情假意。可实际上,哪个英雄不好色?那只是人类本能……之所以让人产生厌恶,只是因为曾经把他想的太过美好。当一个人从神坛上走下来时,总会被他人指责……

  曹朋在典满和许仪的搀扶下离去。

  关羽手拄长刀,目送曹朋背影远走……

  片刻后,只听城下战鼓声隆隆响起。许褚下令,向城头攻击!原本,他还想要生擒活捉关羽,可是在曹朋劝说之后,许褚改变了主意。这是个忠义之人,断然不可能归降,更不会被生擒活捉。与其让他屈辱活着,倒不如让他壮烈战死,才算不负二爷后世武圣人之名。

  曹军,朝着东关城头发动了攻击。

  而曹朋却全然不理,在典满许仪两人搀扶下,向东关桥方向行去……

  身后,喊杀声震天。

  不时有凄厉的惨叫声传入耳中。

  只不过这喊杀声持续的并不太长久,当曹朋走上东关桥的时候,喊杀声突然止息。曹朋身体一颤,猛然停下了脚步。但他却没有回头,而是怔怔立于东关桥上,仰望苍穹,久久不语。

  “二哥!”

  “嗯?”

  “送我回汉寿吧。”

  “啊?”

  “下隽战事已经结束,江夏之战大局已定。

  刘备已无力反击,江东孙权,想必也该有所决断,太史慈他们,差不多也是时候该退走了……

  荆南战事,已没有悬念。

  我想回汉寿好生休养,待过些时候,返回许都。”

  “回许都?”

  典满和许仪,有些无理解曹朋此时的心情。

  曹朋笑了笑道:“我累了!”

  自出掌南阳郡,至今已有两载余。在这两年里,曹朋可谓费尽了心神,从未有一日安神过。

  比之当初在河西郡,此次征伐荆楚,几乎耗尽了他所有心神。

  是的,他真累了!

  这两年来,他有过辉煌战绩,也痛失无数部曲。

  南阳之战时,有傅肜等人战死;而此次下隽之战,更失去了寇封、罗蒙、刘聪三名部下。虽说这三人跟随曹朋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这感情上,还是有些无接受。他不知道,接下去的战斗,还会失去什么。可他已经承受不起这些痛苦,与其这样,倒不如还是痛快撒手。

  再说了,荀彧曾对他说过:凡事做七分足矣。

  荆楚之战,曹朋做的已经够多了……如果再去争取劳,只怕早晚会有高震主的危险。

  曹操对他宠信,却不代表,会对他一直容忍。

  等曹操无忍受曹朋的勋时,怕也就是两人反目之日。

  曹朋,实在不想和曹操反目。与其这样,倒不如早早离去。至于荆南之战,且由曹操负责。

  毕竟曹操自征伐荆楚以来,除了在江夏小小的施展拳脚外,几乎没有出彩的地方。

  荆南之战,将是曹操向惊人宣扬勇武之时。这种风头,曹朋断然不会去抢,否则必有祸事。

  典满和许仪相视一眼,最终还是答应了曹朋的要求。

  建安十三年三月,江夏之战结束。

  从战事开启,到战事结束,耗时不过一月。此一战,曹操尽取江夏十五县之地,兵锋直逼荆南。

  而江东孙权,也不禁为曹军战力所震慑。

  曹军不向江东用兵,也就使得孙权水军之利,难以施展。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江东水军,坐镇柴桑。同时,孙权又下令,向彭泽集结兵马,以防止曹军偷袭。在军事上安排妥当之后,孙权开始了外交上的手段。西陵县告破之后,孙权立刻命张纮为使者,率使团过江出访荆州。此前,一直是曹操在主动谋求外交和谈,而孙权一直表现的不冷不热。但随着江夏战事的结束,孙权不得不改变态度。

  此次出使,孙权主动提出了尽快联姻的想,并愿意将孙绍送往许都。

  可是没有想到,他前脚刚派出使团,后脚就得到了消息:孙绍母子离开了富春祖宅,下落不明。

  孙权闻听,顿时大惊。

  他连忙派人前往富春调查。同时又命人追赶使团,将求亲对象,改孙绍为孙朗。孙朗,是孙权幼子,字早安,为吴国太所生,年方双十。孙绍失踪,自然需要有人接替。若不然婚事说成,这新郎官却不见人,不免会令曹操不满。至少在目前,孙权还没有勇气,去激怒曹操。

  孙朗年纪比孙绍大一些,但似乎比之孙绍更加合适。

  毕竟,曹操和孙坚是一辈人,而孙绍和曹操的女儿,明显差了一辈儿。孙朗倒算是子侄辈儿,配上曹操的女儿,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合适。反正是政治婚姻,孙绍也好,孙朗也罢,于孙权和曹操而言,并无太大的区别。问题是,这孙绍母子究竟跑去了何处?而今又在何方?

  孙权心里,不免对周瑜多了几分提防。

  在他看来,整个江东最可能帮助孙绍的人,便是周瑜。

  周瑜而今为水军大都督,执掌江东水军,权势惊人……而周瑜和孙策是至交好友,更是连襟。这种情况下,周瑜帮助孙绍,似乎也在常理之中。孙权暗自心惊,他担心在孙绍逃走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内幕。也正因此,孙权开始变得多疑起来,脾气也随之变得更加暴虐。

  建安十三年三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然则在这个月,刘琦战死,江夏告破,关羽在下隽自尽。

  在曹朋的劝说下,许褚没有割下关羽的首级,而是命人将关羽父子的尸体,送往临湘刘备手中。

  刘备得知关羽战死的消息后,痛哭失声。

  若不是马良等人拼死阻拦,只怕刘备就会立刻集结兵马,征伐下隽。

  可即便如此,刘备虽然没有出兵,也全军戴孝。他和张飞一同,在泊罗江畔,迎接关羽父子棺椁。

  建安十三年四月,关羽父子葬于湘江畔。

  同月,曹操发出悼文,祭奠关羽,并下令休战,命荀彧率部退回沅南,不得继续攻击益阳。

  随着战事的结束,荆南迎来了一段短暂和平。

  诸葛亮从江东匆匆返回长沙郡,与刘备商讨应对之策。

  此次江东之行,诸葛亮基本上算是失败了!虽说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同意联刘抗曹,但是由于曹操的克制,使得江东上下并未统一意见。不过,孙权表示,愿意扶持刘备,抗击曹操。

  并提出,他会命人牵制江夏兵马,并给予刘备辎重粮草,使其招兵买马。

  刘备很无奈,却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同时,从西川也传来了消息,巴郡太守严颜撤兵,刘璋愿意资助刘备,并承诺与刘备三千兵马,助其抗击曹操。据细作传来的消息,西川而今情形有些糟糕。物价飞涨,物资虽然丰富,但比之早先,却明显出现了不足现象。

  特别是川南地区,南蛮蠢蠢欲动。

  而张鲁在汉中,对益州同样虎视眈眈……

  此种情况,可谓内忧外患。刘璋能资助刘备三千兵马,也算是够意思了……毕竟他内部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又不敢触怒曹操,自然有所收敛。刘备很失望,不过还是派马良出使西川,前往成都道谢。刘璋表示:若荆南不可居,愿请刘备前往西川,至少能给他一个容身之所。

  刘备,感激涕零!

  建安十三年四月,曹朋率部,返回汉寿。

  下隽一战,曹朋损失惨重。寇封三人战死且不说,三千健卒返回汉寿时,不过一千出头。

  而曹朋精心打造的暗士,也死伤数十人。

  这个损失,尤胜两千兵马,令曹朋颇感可惜。

  收获就是,他俘虏了马谡。

  对马谡,曹朋没有太多好感。历史上街亭之战的擅作主张,使得诸葛亮挥泪斩杀……一个自作聪明的家伙,一个赵括式的人物。可正却以为,马谡此人饱读兵书,精通谋略。下隽之战,连正都没有发现风城顶的奥妙,却被马谡觉察。这个人,至少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幕僚,拾遗补缺,也能称得上是一个帮手。能不能用好马谡,就要看曹朋自己的本领!

  曹朋觉得,正所言也有道理。

  事实上,马谡在历史上除了街亭之战外,倒也做的不算太差。

  街亭之战的失利,固然有马谡自作聪明的原因在里面,但诸葛亮识人不明,用人不当,也不能不追究。刘备弥留之际,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事实也证明,刘备看人的眼光,比诸葛亮强上百倍。只不过,诸葛亮后期过度信任马谡,才使得马谡背负千古骂名。

  没有不能用的贤良,只有不会用人的主公!

  曹朋思忖一下,便决定找个机会,劝说马谡归降……

  不过当务之急,他还是要先返回汉寿。身上的伤势,已经有所好转,不复太大的问题。可是许褚却不太放心,让典满许仪二人,领虎卫军千人,随行护送曹朋,也算是许褚一番心意。

  本来,要返回汉寿,必要通过江东兵马驻扎区域。

  但由于洞庭水战,江东水军损失惨重,也使得杜畿的船只,可以横行洞庭湖,更能够进入泊罗江。

  事到如今,大局已定。

  太史慈也知道,再为难曹朋,意义不大。

  与其这样,倒不如送个人情……于是,太史慈下令,命徐盛收拢江东水军船只,不得阻挠曹军通行。就这样,杜畿率水军顺利接到了曹朋,而后又沿泊罗江返回洞庭,直抵汉寿城。

  +++++++++++++++++++++++++++++++++++++++++++++++++++++

  江夏,西陵县。

  郭嘉行色匆匆,直接就闯入了中军大帐。

  曹操占领西陵之后,并未进驻西陵,而是在城外扎营。随后,他任庞山民为江夏太守,进一步稳定了荆襄士人之心。庞山民而今在武陵郡,协助曹朋做事。故而命令虽然发出,可是却无马上就任。曹操决定,暂驻扎西陵,说是稳定江夏局势,其实更多的,是为震慑江东。

  郭嘉进入大帐时,曹操正在和董昭等人商议事情。

  根据而今局势,荆楚之地平定指日可待。然则,在江夏之战中,荆州水军,也就是蔡瑁的表现,让曹操极为不满。正是因为蔡瑁的拖延,才使得下隽遭遇惨烈战斗。如果不是张郃献计,许褚徐晃及时抵达下隽,说不定曹朋就要战死于东关桥,而关羽也将突围,与刘备汇合。

  各种迹象表明,蔡瑁并非水军合适人选。

  随着荆楚之地渐趋平稳,曹操下定决心,趁此机会罢免蔡瑁。

  可是,由何人接替蔡瑁出掌水军?始终是一个难以作出决断的问题……

  杜畿表现不错,荀彧也在书信中,赞赏有加。而他又是出自曹朋门下,所以无需担心忠诚。

  问题是,杜畿能力不错,资历尚浅。

  他能统帅两万水军在洞庭湖站稳脚跟,说穿了还是曹朋在他背后支持。

  一个没有太多战,资历平平的人,一下子接掌水军?就算是曹朋赞同,恐怕也无服众。

  毕竟,曹操手下够资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就在曹操和众人争执不下的时候,郭嘉跑了进来。

  闻听曹操等人的问题之后,郭嘉却笑了,“我当是什么事情,原来只是这个问题……嘉心中,倒是有一个人选。此人为一郡太守,战显赫,颇有威望。而且是水上出身,精通水战。只不过这些年来,他多在陆上,所以无人觉察。若此人为水军大都督,确是最合适人选。”

  曹操一听,顿时愣住了!

  怎么我手下有这等人物,我却不知晓?

  “奉孝所言,何人?”

  “便是合肥太守,甘宁甘兴霸。”

  “甘宁?”

  曹操当然知道甘宁是谁!

  当年,还是他从曹朋手中把甘宁讨要出来,转眼八载,甘宁南征北战,的确是建立了不少勋。

  由于甘宁出身曹朋门下,甚得曹朋支持。

  所以在军中威望不弱,勿论曹仁曹洪,还是夏侯惇夏侯渊,和他关系都非常密切。于禁臧霸,这几年和甘宁配合的也非常默契。在合肥三载,甘宁和江东大小战事进行了几十次,胜多负少。

  郭嘉笑道:“兴霸早年在巴郡,便有锦帆美名。

  濡须口,他和周仓配合默契,数次击溃江东水军,经验丰富。若此人接掌水军,就算是荆州人,也会赞同。”

  “你说兴霸能力出众,适合出掌水军,我没有意见。

  可是荆州水军由蔡瑁执掌,冒然撤了蔡瑁职务,荆州世族又怎可能同意?我倒觉得,不太靠谱。”

  董昭立刻反驳,似有些不太赞成。

  郭嘉笑道:“甘宁祖籍荆州,也算是半个荆州人。

  最重要的是,他曾为友学门下,而且甚得友学丈人所重。当年正是黄老先生把兴霸送到友学身边,而黄老先生,乃荆州名士。其威望远胜蒯越蒯良,几与庞德公齐名,乃荆襄名士之翘楚人物。况乎黄老先生亦出身名门,江夏黄氏之地位,远胜襄阳蔡氏。只要黄老先生肯出面,则荆州士人必无话可说。我听人说,老先生而今在荥阳浮戏山中讲学!丞相可下令,善待江夏黄氏族人,命人修缮黄氏祖祠。到时候请老先生回乡祭祖,也就能大告成。”

  众人闻听,不由得连连点头,表示赞赏。

  曹操手指郭嘉笑道:“还是奉孝机敏,一下子就想到这般主意,果然不负鬼才之名。”

  董昭或许还有些不服气,可也不好再反驳。

  毕竟,郭嘉的这个主意从目前而言,最为适合。况且这里面还牵扯到了曹朋……董昭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和曹朋反目。他和曹家关系不错,更不要说,家里还有曹朋福纸楼的股份。

  若恼了曹朋,才得不偿失。

  当下,董昭也点头道:“甘兴霸,确是合适人选。”

  “既然如此,那就有公仁来安排此事。

  荆州水军之事,不可以再拖延下去,至多六月,必须解决。至于黄公那边,我会派人说项,想必问题不大。

  好了,今日就散了吧。

  诸公好生安排,过两日张纮率使团抵达,少不得要有一番唇枪舌剑,还需大家尽力才好。”

  “我等必尽心竭力。”

  董昭等人退出了中军大帐,郭嘉却没有离去。

  曹操问道:“奉孝,有什么事吗?”

  “文和来信,许都有变。”

  “啊?”

  曹操大吃一惊,忙示意郭嘉把书信呈上。

  曹操进驻许都之后,便使贾诩坐镇许都,监察事务。

  荀彧由于受曹朋的邀请,从许都赶到了荆州,所以许都大小事务,便由贾诩执掌。

  郭嘉把书信呈上,而后站在一旁,一言不发。曹操认认真真,将书信看完之后,脸上露出一丝冷意。

  “此事,可当真?”

  “理应不会有差……文和做事,素来谨慎。阿福不也说过,此人算无遗策,想来不会有错误。

  而且,我也听人说,近来伏完和临沂侯有些活跃,行动颇为频繁。

  若不加以留意,只怕早晚酿成大祸。荆州之战一时还无结束,丞相还需早作决定,以免后患。”

  “奉孝之意……”

  “文若而今不在许都,正可动手。”

  “你知道,我并非这个意思。只是在想,何人出面为好?”

  郭嘉露出犹豫之色,低头沉吟。

  半晌后,他决然抬头,沉声道:“此事,当请廷尉出面,全权负责。

  只是,需有一个强力之人,才能震慑局面。嘉以为,此人非阿福莫属……我听说,他在下隽受伤,正好可让他返还养伤。说起来,这两年他也够操持,让他回去,也可以和家人相聚。”

  曹操却沉默了!

  “真的要阿福吗?”

  “非他莫属。”

  “他而今何在?”

  “据说,已返回汉寿。”

  “此事容我再考虑一下……”曹操显得有些犹豫,半晌后轻声道:“且先迎接江东使团,而后做决断。”

  “喏!”

  “阿福那边,你最好派人走一趟。

  下隽一战,他损失惨重。我听说,他身边四名亲卫牙将,战死三人……估计他心情也不会太好。那孩子是个感性之人,平日里虽则坚强,确是个重感情的人。战死三人,需妥善安排,其家人更要好生安置,莫冷了将士们的心。我前些日子刚得了一些好酒,取三十瓿,送往汉寿。

  传我命令,加友学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郭嘉一怔,旋即明白了曹操的心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已经同意了他的建议……

  东汉的将军,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的封号。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而前后左右将军,则位在九卿之下。原本,这将军位并非常治,但在东汉中期以来,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多以大将军之争,与太傅三公,并称五府。此后,将军皆可开府,可专门设置幕僚。

  曹朋原来的横野将军号,属杂号将军。

  战时设置,无战事则取消。

  虽然曹朋一直有幕府存在,但终究没有正式编制。

  而现在,曹操加曹朋后将军,令其开府仪同三司,也就等于曹朋的幕僚,有了正式编制。

  按照规矩,将军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两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而且,将军以本号领军,有常备部曲、校尉。曹操自开丞相府,尚无一人获得开府之权力。后将军虽说是在九卿之下,但权力甚大。刘备身为皇亲国戚,也只是左将军,尚在后将军之下。可以说,曹操给曹朋开府之权,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曹朋在丞相府的地位。

  可代价呢?

  郭嘉心中苦笑:但愿阿福知道后,莫责怪我才是!

  +++++++++++++++++++++++++++++++++++++++++++++++++++++++++

  初夏来临,荆南气温陡增。

  白天烈日炎炎,入夜细雨靡靡,令天气变得潮湿闷热。许多习惯了北方天气的人,颇有些不太习惯。

  曹朋也是一样,待在都督府养伤,却感觉极为难受。

  荆南战事暂时停止,也为武陵迎来了一段平静的岁月。

  赖恭派人前来拜访曹朋,告知庞山民即将出任江夏太守之事。对此,曹朋早有准备,所以并未感到惊讶。

  伤口渐渐愈合,但要完全愈合,还需时日。

  关羽刺伤曹朋的那一刀,比曹朋伤关羽那一枪更狠。

  在某种程度上,伤了经络。华佗来到汉寿为曹朋诊断后,警告曹朋:三个月内不得与人动手,否则必将影响日后生活。所以,曹朋也只能乖乖的听从吩咐,每日在都督府中江阳身体。

  荀彧已返回作唐,据说不日将前往江夏。

  汉寿无甚事情,大小事宜,皆有正、张松和蒋琬三人打理,曹朋也乐得一个清闲。

  这一日,曹朋约了黄忠,准备出门去泛舟洞庭湖。

  却忽有人前来禀报:“太史慈派人前来,说实在湖上设宴,请大都督前往一叙。”

  曹朋顿时愣住了!

  太史慈请我赴宴,又是何意?

  “可说明,什么时候?”

  “三日后,洞庭湖上。”

  曹朋一蹙眉头,不由得有些迟疑。

  他和太史慈没有任何交情,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不过,曹朋倒是挺佩服此人,毕竟也是他前世,极为敬重和喜爱的一员大将。江东武臣中,曹朋所喜者不多。孙策一个,太史慈也算一个。相比之下,也许是演义里对周瑜刻意的丑化,让曹朋对周瑜,颇有些不太喜爱。

  “请军师和长史前来。“

  曹朋想了想,便决定取消今天的计划。

  不一会儿的夫,正、张松和蒋琬纷纷前来。

  曹朋把情况详细说明,而后问道:“太史子义和我素无交情,忽然在湖上设宴,又为哪般呢?”

  正三人,也有些糊涂了!

  一般而言,似这种宴请,至少要小有交情方可。但曹朋和太史慈并不认识,所以交情一说,也就无从谈起。双方属于敌对,虽说荆南战事已经平息,但始终是敌我关系。这个时候请曹朋前去,恐怕是别有用心。但究竟是什么原因?正等人一时间,也猜不出一个端倪。

  “大都督执掌荆南战事,位高权重,且不可轻易涉险。”

  蒋琬对太史慈不算了解,自然反对。

  而张松却道:“也不尽然,正因大都督位高权重,不可以轻易拒绝,以免被太史慈讥笑讽刺。”

  “是面子大,还是性命重要?”

  “大都督为丞相在荆州之代表人物,自然面子重要。”

  “难道为了面子,连性命也不顾?”

  “哈,依我看,那太史子义未必有这种胆量。”

  “永年所言不差,可是只因太史慈‘未必’有胆量,就要令大都督涉险,岂不是过于儿戏?”

  曹朋和正还没说话,蒋琬和张松就争执起来。

  片刻后,正开口:“此次太史慈相邀,也未必有恶意。

  江东使团即将抵达江夏,想来他也不敢在这种时候,节外生枝。依我看,大都督可以前往赴宴。只是要多加小心,命杜伯侯率部随行……万一太史慈有诡计,也可以护大都督周全。”

  “正是,正是……孝直所言,颇有道理。”

  蒋琬和张松,立刻停止了争执,点头表示赞成。

  可是,曹朋却没有开口。

  他沉吟不语,良久后突然大笑。

  只见他长身而起,笑道:“孝直所言极是,我料那太史子义,也奈何不得我。

  就这么说,告诉太史慈的人,就说三日之后,我必赴宴……且看那太史慈究竟是什么意思。”

  +++++++++++++++++++++++++++++++

  嗯,又是一个八千字大章。

  求月票可否?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