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万仞庭柱东南倾(4)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蟠龙炮作为和虎踞炮配套的轻型直射炮,其单门炮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虎踞炮,理由无他,因为虎踞炮是配发到以将和营为单位的步兵中使用,而蟠龙炮则是骑兵炮。
    骑兵炮的概念,不要说蒙古人从来没有想到过,就连大宋的官民上下也从未有如此想法,他们的思想里,炮就是厚重沉稳,铳则是轻便灵活,若是为了抵抗万马齐来,则加大铳的口径和增加弹丸重量来应对。在天下人的眼中火炮都是一种越大越好的武器,无怪乎蒙古帝国能够倾尽全国之力来铸造神武大炮,而同样的在南朝,制造梦幻中才能出现的神器的呼声也不绝于耳。郑云鸣主政的时期,政事堂甚至收到过民间工匠关于制造三十万斤超级大炮的提案书,当中详细论述了超级火炮的制作流程,以及令皇帝印象都十分深刻的三千斤的巨大弹丸,但这样的神器自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够制造的,就算技术上勉强能造出来,成本也实在太过惊人,就算倾尽全力制造出来,道路也无法运输。
    郑相公的火炮发展思路与此全然不同,他在保证火炮的威力和射程的条件下,大力推进火炮的轻型化,让火炮能够拖得走,转的动,跟得上,成为当时在军器监非常流行的口号。这种思想发展到最后,就是蟠龙炮的出现。
    虽然炮弹只有三斤重,虽然为了保证炮膛的安全不得不一层层的往炮膛上包裹牛皮,但蟠龙炮的机动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两匹战马牵引的蟠龙炮,其速度完全跟随的上骑兵大集团进攻的速度。在江南的操演中,骑兵一日夜强行军三百里,蟠龙炮依旧能够跟得上速度。虽然这是超越极限的强行军,付出了一部分炮车损坏和马匹不继的代价。但这种强行军本身就代表了蟠龙炮独一无二的机动能力。
    当四十二门蟠龙炮被推上第一线的时候,质子军中出现了一阵混乱,没有人能认为这些疾驰而来的敌军骑兵还会携带有火炮,对面一字摆开的火炮阵让他们顿时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但这些年轻的士兵毕竟不是亲身体会过火炮威力的老兵,那些初上战场的年轻新锐姑且不论,就连已经参加过远征的所谓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多半也是参加过蒙哥的西征,只有在火器助阵下攻打敌人的经验,而缺乏直接面对火炮的实战经验。但他们在出征之前,都反复接受过官长们持续的训诫,那就是,面对火炮的时候不能畏缩不前,而是要果断的冲上去,承受第一轮射击带来的伤亡,然后趁敌人装填弹药的时候果断突进火炮阵地,将敌人杀散。
    只是短短的一段混乱之后,质子军中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热的叫喊,号角声骤然鸣响,伴着马蹄声的响起,质子军散开成为撒星阵,漫山遍野的朝着宋军冲杀过来,他们并不奢望这种疏散的阵势能够冲的动宋人密集的阵列,但宋军的火炮威力将会因此下降一大半。
    “葡萄弹装填!装十一号引火线!”随着炮队指挥官一声令下,装填手手脚麻利的将一篮子葡萄弹填装进了炮膛,如今的引火线都用软木做成通管,将慢燃火药装填入木管中,上面标识有刻度,每一段大约燃烧多长时间,发射时由炮手指挥官发布命令,按照需要的时间锯断信管,然后将信管塞入火门中,这样得到的信管发火时间更为精确,只不过如何估算炮击所需要的时间则完全要靠指挥者本人的经验了,神武新军的炮手指挥官大率是自京湖经验丰富的老炮手中简拔而来,他们对新式引火线的使用方法是,在火炮正前方的视野划分出一段段的区域,在预料到敌人通过这段区域的时候加以拦截,就选用相应时间的引火线。
    伴着一声高昂的“开火”,四十二门蟠龙炮喷射出浓烈的火焰,从一开始神武新军的炮手们就明白,面对敌人的突击的时候,只可能有一次机会,然后敌军就会冲到面前。对于弹丸威力本就弱化的蟠龙炮就更是如此,虽然这样,但火炮的威力毕竟非箭矢火铳可以比拟,在扑面而来的铁丸弹幕里,前方的质子军甲骑纷纷栽倒,但其余的马军毫不迟疑,继续纵马朝着宋军阵地疯狂冲锋。
    韩锋将手中铁矛一指,大喝一声:“上!”骑兵们握紧手中的兵器,背后的国士无双战旗哗啦啦的摇动着,开始策马向前,在越过本军的蟠龙炮阵地之后逐步小跑加速,迎面对着汹涌而来的黑甲骑士攻杀过去。
    黑色和红色的两股浪涛撞击在一起的时候,其声势足令人惊骇,在喧天的人马嘶吼声中飞扬起无数血花和断肢,士卒和战马纷纷扑倒,很快就在地面上堆积了厚厚的一层。蒙古人饶是吃了暗亏,为了躲避火炮的袭击,将阵型疏散,当他们和奋力突进的宋军骑兵交战时,难免力有不逮。骑兵的交战,胜负又是极快的事情,眼看着宋人的冲锋无法遏制,就算是骄傲的质子军也只能撒马奔逃。在疾风一样掠过的骑兵冲击中,神武大炮附近的蒙古军被斩杀一空,接着马上有骑兵用熟铁棍捅入神武大炮的火门,用大锤猛击,将火门封死,然后众军分成数十队,各自分头追击溃退的敌人。
    韩锋立马在前方的一尊神武大炮侧近,两只锐利的眼睛紧张的环视着战场的情势,他突然对身旁的背嵬军士喝道:“吹号角,让前方的士卒重新集结!”
    神武新军的军规中,号角三响则是以主帅帅旗为标志,大军停止作战迅速集结的意思,韩锐既惊且怒,他率领着一队骑兵已经追上了上千蒙古骑兵,正待冲杀的时刻,却不得不回马重新集结兵力,他催马直奔到长兄面前,急切道:“这正是乘势歼灭质子军的时刻,纵敌一时,贻害万年,都统为什么此时下令再集结?”
    韩锋冷静的说道:“将马队收拢起来,准备决战,敌人已经朝着这里包围过来了!”
    韩锐先是一惊,然后急速的扫视了一下远方的战场,果然四方都有黑色的旗帜正在远处朝着这里移动。
    神武大炮的被袭击,就像是蜂巢中蜂王的巢室被攻击一样,马上惹动起整个蒙古军最敏感的神经。各地的蒙古军,看见神武大炮的方向旗幡摇动,杀声震天,都像是被激怒的工蜂,朝着激战的地方蜂拥而来。蒙古军团这只永不停歇的战争巨兽的神经正在弱化,昔日红柳林之战中,铁木真氏能够严格的控制部下的进退行止,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而今大汗的黄金令箭未下,各路军马却纷纷自行赴战,这正是旧漠北时代各部族长自行为战的痼疾死灰复燃,当然,这对于郑云鸣和大宋是一件好事,对正当其冲的韩锋却未必是一件好事。这只猛兽的神经虽已经弱化,其肌肉爪牙犹在,转瞬之间,八九万精熟武艺的彪悍骑兵纷纷出营,从四面朝着韩锋的骑兵队包抄而来,对于暴风眼的韩锋和他的八千赤甲骑兵来说,可不能算一个好消息。
    韩锐眼中冒火,但都统制不发命令,他也不能自行领兵前去冲杀,何况今日被大军包围,非得有十个韩锐方能解脱危难,这个时候他这位大哥应该如何指挥手下这些人马顺利脱困呢?
    韩锋朝着西北角的方向挥了挥马鞭:“朝那里冲!”
    蒙古公认最有能力、现在也是最位高权重的亲王忽必烈,在评价南朝丞相郑云鸣的两员心腹爱将的时候,认为两人均是不逊于蒙古第一流将领的优秀将才,其中对魏胜的评价是晓勇,魏胜率领步军死斗,每每仿佛是被逼入绝境的恶虎,不听的撕咬扑搏,一直到围攻它的敌人惊慌崩溃,虽然这样的战斗非常没有水准,但任何敌人都不敢小瞧这样的军队。
    韩锋则是智勇,韩锋的赤甲突击的确是非常有震慑力的战法,但宋朝骑兵断然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就能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和蒙古军相匹敌的,就以这次京湖总决战为例,蒙古大军四十万人,人人带马,战马总数超过一百二十万匹,且当中能战的骑兵精锐就超过二十万。宋军的骑兵总数不超过三万五千,诚然因为宋朝国力的增强,以及宋军对骑兵的珍视,骑兵的装备要远高过蒙古骑兵的一般装备,但骑术和马上战斗的功夫,却不是短短几年的训练就能拉近和从小生长于马背的漠北民族的差距的、
    面对这样的敌强我弱的形势,韩锋屡战屡胜的秘诀,就是看破敌军在阵势上的弱点。再高明的统帅,他的行军布阵也绝不可能没有弱点,即便事前的部署真能做到万无一失,一旦投入交战,或者进行调动,当中就大有漏洞可循,而庸将和名将的区别就是,才智平庸的将领看不到这一闪而过的漏洞,即便是看到了也难以有力的抓住战机,而名将就能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用全力狠狠的朝着敌人的这个漏洞打下去。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