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辽国要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耕种文明,一个是游牧文明,如果说将两个文明融合在一起,辽国做得算是比较不错了。
而且宋九认真地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辽国的模糊化治理。
他们潜意识地诱导百姓定居耕种,但从来不强迫,这才是辽国两种文明成功的内在原因。
因此自幽云开始,一直到中京上京辽东一带,多是耕种文明,但不完全是耕种文明,幽州几乎是彻底的耕种文明,到了山后渐渐开始出现一些半耕半牧现象。
越往北方去半牧比例越重,不过辽国击败了渤海国后,有意将渤海百姓迁徙,造成了文明断档。这就象史上的宋金对峙,江淮因战乱,重新回到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种方式。
因此原先生女真各部文明越来越落后与封闭,于是耕作方式反而随着时间推移也变得落后,在耕种不能保持温饱的情况下,又因为地形天气等原因,不能大规模的游牧,于是女真各部也学习更北方的室韦人,半耕半牧半渔。
而且作物也有些不同。
如今还是暖冬,总之天气比较暖和,因此幽州南部甚至还可以种植水稻,只是产量有些低。
到了北方则完全是麦、粟与豆。
甚至到了女真人哪里,麦占的比例都不大了,以豆粟为主。
直到宋九去了辽东,有意让乌玄明引进辽国的一些优良春麦种子过来,渐渐种麦的百姓才多了。
但这还不行。
为什么宋朝麦价与米价相差了三倍多?难道面食如此难吃?
还真难吃。
原因就是脱壳技术,麦因脱壳技术不行,里面有许多麦麸,所以在宋朝米比麦贵得多。麦如此。就不要说高梁小米了。
至于豆类倒不存在这个问题,它在中国当食物的历史更古老,几乎与高梁一样的古老,至于麦与稻米都是后来才出现的。不过天天吃黄豆。也不用天天吃黄豆了。就是天天吃红薯,也会让人吃反胃的。
然而宋九自有底气。
那就是稻。
要感谢架空小说。让他无意中看到东北水稻的历史,那就是从倭国那么引进过来的耐寒稻种,这才揭开了东北农业的新天地。
以前去了辽东,回到宋朝后。宋九看也看到了,听也听到了,便在心中构想东北的种种治理情况。
当然,在那种情况下只是想一想,不能说出来,否则会让人感到很可笑的。
比如民族问题,宋九提出的便是相互通亲。融合,平等,尊重。
汉人也不高高在上,然而也不准番人凌驾于汉人之上。特别有惩于史上同治回乱,宋九又提出了对待宗教以及民族信仰与风俗习惯,可以去影响,但不可以去侮辱,实际往后去,汉人情况很惨的,一次又一次被异族屠杀……然而顾全大局,不能将另一个时空汉人的历史代入到这时候来。只是宋九在中书里提议,甚至让赵恒公开颁发露草,向天下申明,不管什么宗教,朝廷都可以尊重之,但有几条,一不得谋反,二不得鱼肉百姓,三不得拜祭邪神邪鬼,特别一些蛮族与番族杀人祭鬼神,四就是不能传扬带攻击性的教义,特别是什么“圣战”之类的,不管什么宗教,皆不得在宋朝出现。
然后又露草,若是不违反这四条前提,不触犯大宋律法情况下,因岐视对方而产生纠纷,无论什么种族,一律追究岐视者的责任。
正是因为这道诏书,西北在迅速融合中,几乎可以与南北朝的北周速度相比。
只是秦州番人因为朝廷力量还没有达到西侧与河州哪里,依然贵种。
其次便是眼前的作物,来自倭国的水稻。
当时想到了,可是水稻与麦粟不同的,它是一种高产作物,宋九只是想一想,并没有将水稻传播给辽东,害怕因此使辽国进一步强大。
直到去年大凌河一战结束后,宋九才让一些海商去倭国,带来许多优质稻种。
并且又聘请了一些有经验的河北百姓过来,同时各个屯田因为许多兵士多是农民出身,平时也耕作,于是在辽东各州府成立一些试验点,汉人耕种,让辽东百姓观看学习。
来到宋朝久了,宋九有时候都自动遗忘掉前世那种高产。
辽东肥沃的黑土地,加上先进的耕种方式,几乎所有试验点里的庄稼都在疯狂地生长着,特别是水稻。
宋九让小吏认真丈量田亩,然后下令收割。
来观看的人不少,有王曙与东阳府诸官员,还有更多的当地百姓。
这种稻子自开始结穗起,就起来许多百姓的注意。
都在好奇它的产量。
它仅是试验田,在深沈州这里只有两百亩,但收割的人多,甚至看热的百姓也过来帮忙,第一天收割完毕,第二天晒干,第三天就将稻谷打下来了。
然后称重量,居然达到一亩近四石半的高产。
“东北可定了,”王曙说道。
这个重量还不是标准重量,要继续晒去水份,还要扬去稗子杂粒与灰尘,但不管怎么说三石半产量有了,当然它是试验田,推广后产量必然会下降。然而与棉花一样,随着适应了当地的水土与进一步进化,若是官员主动教导大家选种,以后产量又会慢慢上升。
想一想东北有多少土地吧,并且大多数是土壤肥沃的黑土地,官员曾经大约估算一下,若是东北全部开发出来。可以获得近三百万顷以上的优良耕地。
一亩三石,一顷三百石,三百顷三亿石,仅是这个产量便能养活五千万人口。八百多万户百姓。然而如今东北才多少人口,户籍上只有三十几万户。实际也不过五十几万户。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那个百姓,不管他来自那个种族。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谋反?
宋九点点头,账不能这样算的,虽是黑土地,但必须开垦出来才算是黑土地,但这个产量没有让他失望,又说道:“可以通知各州府,这种稻子不得作为食物吃掉。而要全部保留下来,到来年选种时一律用浓盐水浸泡,选用其饱和稻谷做种子,向东北所有百姓发放。”
小吏准备写露草。
宋九忽然补充了一句:“不过想换这种稻谷。必须让百姓用五斤豆,或者十五斤粟来交换。”
“这没有必要了吧?”王曙道。
朝廷为了平辽与治理北方,花了很多钱帛了,但没必要在乎这可能二三十万石的稻种成本,算算账不过是宋九的一年薪酬钱,用来收买人心多好啊。
“不贵不足以珍惜。”宋九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这就是人心。
王曙啼笑皆非。
“这是一件好消息,必须向陛下禀报。”
“可以禀报,但不能夸大其词,能不能成功,还要等明年实际推广后再说。但可以让一些商人放出风声,向中原百姓说明东北地广人稀,轻徭薄敛的政策,以及这种水稻的产量……”
那就是移民。
这也是必须的,第一个东北汉人数量太少了,不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多是渤海人,女真人,先后建立过国家,这总让人有些不放心。第二东北太过空旷,这对治理也不利。
不过不能强行移民,那样会造成许多民怨,因此这是一种变相的鼓励政策,让北方人口密集的贫困百姓自发前来,那么就减少大量不必要的开支,以及不必要的民怨。
然而这份奏折却是宋九亲自书写的。
上面刻意淡化了倭国稻种的功劳,相反的倒是提起倭国稻种也是从中国引进过去改良的这件事。
主要就是倭国。
在宋朝倭国对中国仍很尊重,不过是尊重而非是尊敬了,一是刘仁轨大败倭军过去很久了,二就是宋朝赢弱,因此罕有使者来觐见,多是一些大和尚来到中国游历。
但随着宋朝平灭辽国,一统北方,甚至实际控制面积还超过了唐朝,毕竟唐朝控制的仅是辽南地区,并没有控制到混同江一带,要么就是羁縻,随着宋朝灭掉辽国,北方的斡朗改与辖戛斯今年都派使者过来表现诚服,斡朗改在小海一带,辖戛斯更远,在小海以西以北,都快接近了中部西伯利亚高原。
因此这种诚服只是一种假象。
在这时,国家有能力治理到哪里吗?
不过宋朝开始稍稍有些盛唐的气象了。
只能说稍稍,仍不及盛唐之时,至少河湟在吐蕃人手中,更不用说赤岭以西青海湖地区与南丝绸之路,也不提河西走廊,还有大理与交趾,就连平壤也被高丽人占有,甚至在步步向东北进军。
总之,守内虚外的内敛务实精神还是占据着宋朝的主流思想。
不过比原来的宋朝肯定不同了。
于是大规模使者到达。
甚至从海客嘴中得知一些消息,向宋朝请求,派留学生到书院学习物格学。
赵恒居然同意了。
消息迅速让宋九听到了,立即写了一份奏折,只说了一个假设,一句问话。
随着物格学发展,船只也开始进步,若是有一种假设,大批倭国人从海上而来,入侵京东江浙沿海地区,会是什么局面?
不说不可能。
如今倭国仍然很贫穷。
实际宋朝能倾销过去的商品太多太多,如棉制品,瓷器,陶器,药材,琉璃,丝绸,笔墨纸砚……但结果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样,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逆差。
无他故,宋朝能卖的商品很多,然而倭国那来的钱帛交易?无非就是一些珍贵木材,一些金银,原来倭国还有倭国刀与倭国扇,然而如今宋朝折扇质量还在倭国之上,兵器更锋利,除了木材金银,以及少量奴隶还能有什么?这种贫富逆差,很容易导致宋九这种假设出现。
再说物格学,宋九凭借着零碎的记忆,不可能记得所有物理化学知识,而且两者基础不同,他提出来了,再到理论完善,再到实物出现,需要很多人力物力与财力去研究。不过模仿起来速度却是很快的,一样实物出现十分困难,不过随后学习又能有多少困难?
只要倭国大规模学习,不用多少年,许多先进的事物就会被他们搬抄过去。
沿海一带几乎不设防,国家就那么一点军队,北方要驻扎大批禁兵,不然东有高丽,北有室韦诸部,西有大漠各族,很容易就会引发他们的入侵。
西北也要驻军,巴蜀湖南两广同样要派驻军队,京城更要拱卫。
那能抽出大批军队驻扎在漫长的海岸线上。
这为入侵提供了条件。
再者,相融着大海,连高丽都不想打败他们了,更不要说大海那侧的倭国。
一旦宋九假设真的出现,宋朝海边地区将面对着一场重大的灾难,而且海边有许多繁忙的大城市,如密州,苏州,杭州,明州,泉州,福州,都是宋朝第一流的城市,税务中心。
那么宋朝一场大灾难也降临了。
这道奏折让赵恒产生犹豫,便派中使回了一句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