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从娃娃抓起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辽国使者当然不可能同意,说道:“燕云十四州并不包括景平营滦四州啊。”

  几个宰相老神在在,敢情辽国这个新皇帝还在想好事啊。这四州不拿下,山前还能治好吗?至少渝关以南必须拿下。这是宋朝的底线。

  几个月下来了,大家伙儿从开始的惊喜,到现在习惯了。

  非是梦啊,中国崛起就在眼前了,在座的这些人,那一人不将名垂史册?

  宋九又说道:“如此,那贵国就将唐朝营州交还给我朝吧。”

  他说过文明的冲突乃是中原王朝一直不能很好治理游牧民族主要原因。

  事实中国自古以来,无论再强大,对大漠治理能力很弱,就包括唐朝,那是羁縻,非是治理,驻几支军队,是俺唐朝的了,实际根本不能掌握大漠的军政财事务。

  因此秦朝实际控制范围在赵长城与燕长城以南,包括云中,辽国中京的大凌河、滦河流域、辽河中下游流域与鸭绿江。原因简单,当时这里水草比较丰美,气候也不象更北方那样寒冷,汉人能在这里耕种。两汉北方的实际疆域与秦朝变化不大,到了曹魏手中,因为北方第一道古长城渐渐遗失,加上南方有蜀吴掣肘,基本上缩小到如今的燕云地区,云中成了拓跋鲜卑的天下,大凌河上游与乌候秦水又成了东部鲜卑的活动范围。

  然而那时的唐朝营州仍在曹魏控制范围之内,名字叫昌黎郡,包括辽东的南部以及汉江的北部平壤地区。西晋与隋朝沿叙了这个控制范围,不过隋朝因兵败高名丽,将辽东大部地区丢失了,然而昌黎郡继续控制着。不过改成了柳城郡。

  从历史来讲,至少如今的辽国兴中府,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领土。

  使者气得要站起来。若是追究渝关以南。还能理解,那个兴中府能丢吗。这离辽国中京有多点远哪?

  他生气了,宋九更生气,气得连话都讲不下去,甩着袍袖离去。不想与你谈了。

  这太没有风度了吧。

  不过王钦若笑眯眯地说:“无妨,宋公一向激进,实际呢,你们辽国称不称臣,我们陛下不是太在意,那个唐朝营州的什么,你也能当一个笑话。至少唐朝后期哪里确实成了奚人与你们契丹人活动了范围,不过渝关以南可不是你们契丹人的大本营哦。这还是你们从石敬塘手中抢过来的,到了归还我朝的时候。”

  问题来了,怎么宋朝有两种声音?

  使者郁闷地回去。

  得商议怎么办啊。

  几个大佬相视一笑。

  实际此次宋朝何止是辽国平州。以及兴中府。

  得到了燕云,得建制了。因此许多大臣提出建议,将定难四州与灵州,以及南北河套撇开,划成单独一路灵夏路。不然陕西路管辖面积太大,官员呆在长安鞭长莫及。燕云地区划成燕云路。

  然而遭到宋九的反对。

  他也赞成继续细划,不过不是这样划,燕云不划成一路,无他,有太行山,一道大山相隔,还是很远,因此将山后地区划成云中路,以云州为首府,管理着山后数州以及云中地区,若是以后阴山以北各族归顺,仍归于云中路管辖,不过得一划为三,山后为直接治理区,云中为半羁縻治理区,阴山北所有阻卜人势力范围,属于全羁縻区。

  古代对大漠无论治理,现在宋九仍对大漠地区无法治理。能归顺最好,那怕一点花一点小钱赏赐,不能归顺也不强求,只要不来入侵即可。

  这种思想就是落后的交通造成的结果。

  太远太大,文明方式不同易造成冲突,因此漠北直接丢弃,连驻军都不打算了。

  这个提议还是得到所有文臣认同的。朝廷得之无益,花那么大人力物力,太过不值。不能长久的统治,反损害中原百姓,这也是赵匡胤当初不收大理的原因所在。

  这是第一个新路。

  第二个新路便是西北,从延州开始,一直到南北河套,定难四州,银川平原,设为延州路,与夏字无关,因为容易使百姓想到夏州的拓跋李家。

  第三个新路便是自秦州开始,以秦州为首府,包括渭州以及河西走廊,一直到沙州,整个青海地区以及弱水尽头的居延海地区,没有辽国威胁,宋朝可以经营这个门户了。若是以后西域回鹘归顺,也属于秦渭路管辖,大不了到时候从秦渭路重新改成陇右路,首府在秦州。若是以后得到了河西走廊与青海,那么可以在古鄯州作为第一军城,凉州做为第二军城。

  不过这一路如今只是一个空壳,除了秦渭地区外,余下的都在羌人与吐蕃人或回鹘人手中控制着。

  第四个新路便是幽州路。

  以幽州为首府,包括整个辽东,未来的辽国中京上京地区。但过了上京外,以及辽东的黄龙府向北,同样丢弃不问,归顺也不问,不归顺也不问。但将设三个重要的军城,一是在上京一带,与幽州联手内控五部奚,外御黑车子室韦与乌古,二是在混同江一带,内控女真,外御北方人烟更稀少的各部,三是在辽国东京一带,内控渤海,外御高丽。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以一个汉人城市为首府,强化凝聚力,加速融合。其次淡化各部族的印记,如辽字将在各地名中彻底消失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想法,暂时现实能划分的也划分下去的,只有延州路与云中路。所谓的秦谓路很遥远,即便这个幽州路同样还没有实现。还有南方,包括大理与交趾,宋九索性提都没有提。当然那个不急,可以根据国家情况慢慢来。而且无论吐蕃或者回鹘,不会对宋朝构成致命的危害。

  早在之前,宋九提议。让王汉忠、张思钧、耿全斌、李重贵与王显等老将先去了西北,看守夏州、灵州、秦州等重要城池,又让折惟昌返回府州,折家军在。诸羌就会震惮。特别是吐蕃人。必须要提防的,毕竟朝廷主要兵力一起到北方了。不过随着几员老将西下。问题不大了。

  眼下的还是这个幽州路。会不会实现,现在还不能说有十成把握。不过休要说是平州了,即便兴中府这次宋朝也不会放过的。

  所谓的谈判,仅是一个假像罢了。刻意让辽国困惑的。

  宋九却在看财务报表。

  朝廷在恢复燕云生机,安抚云中,却没有用兵辽国。

  至于刚才谈判桌上所说的,宋九根本就没有当成一回事,谈能谈好吗?

  然而停下来军事行动却是有原因的。

  曹玮与李继隆都建议立即用兵,无他故,到了北方更冷了。朝廷想一鼓作气拿下辽东与辽国,得花很长时间,不但要拿下,还要将其安定下来。然而时间却会过得很快。一眨眼冬天就会来临,到那时候若是不将大局定下来,说不定会让北方局面变得更恶劣。

  可是遭到宋九反对。

  好几条原因,第一个便是后路的问题,若是燕云不安定,大军匆匆忙忙北上,会发生什么?史上辽兴宗出征西夏,这时的萧燕燕出征澶州,关羽的水淹曹军……

  这都是深刻的教训啊。

  大军出征前,务必使燕云整合。

  这才能放心出征而后方无忧。

  其次一个原因,那就是钱哪。

  难怪有人说史上澶渊之战宋朝花了七千万缗钱,宋仁宗与西夏数年战争花了两亿多缗钱。

  一场大大捷,然而赏赐,抚恤,以及安抚费用,将三司积余的一亿来缗钱帛一起花光了。

  这还是在宋九精打细算,并且许多钱帛与布置提前就准备下去了的情况下,否则国库早就告急。

  因此宋九只能等一等,一等夏税,二等各项国家的收益上来,才能发起新的进攻。只要能支持第二轮进攻,那么战后的赏赐抚恤钱也有了,那就是辽国东京上京中京的财富,甚至耶律隆庆提前将燕云的财富八成由官兵或各个豪强带到了辽国中京与上京。

  只要将这两个城池攻下来,就不愁战后的抚恤赏赐与安抚费用。

  然而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大军行动时还要花钱大量费用,如粮草、武器、铠甲、各项物资……

  放下账册。

  宋九沉思。

  不是军事安排,这个将由李继隆曹玮等诸将想去,主要还是民族问题。

  也要感谢萧燕燕与韩德让,在两人治理下,以及学习宋九在女真的那些举措,自混同江往南,以及上京往南这广大的区域,也就是宋九计划中未来幽州直接管理与半羁縻地区,都开始了耕作,以及定牧,这为宋朝治理打下了基础。

  不过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汉人比例占得少啊。九成是契丹人、奚、霫、女真、渤海,以及少量室韦与鞑靼人。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必留后患。

  想了许久,宋九站起来,觐见赵恒,道:“陛下,恐怕明年老臣还不能致仕。”

  “啊,”赵恒差一点将茶杯松到地下。

  这次战役,明义后方总指挥是赵恒以及诸相,前线总指挥是李继隆与曹玮,实际无论前线或后线总指挥都是宋九。甚至很早之前的种种布置,都是宋九亲力亲为。

  但宋九说过战后一年时间,他替赵恒将国事安定了,就要致仕了,并且还在李沆临终于当着大家面承诺的。

  因此这一行大家比较愉快,没有任何大臣眼红宋九的功劳。

  不过若宋九不愿意退,那就有些糟糕了,以他如今在文臣武将中的威望,谁能制服他?

  宋九知道他想佐了,解释道:“陛下,非是臣不想退,而是臣将留在辽东,不然谁来,臣都不大放心。这里将来问题太多了。”

  “不妥啊,辽东苦寒,你也渐渐快六十高龄。”

  “臣知道,不过这里不安定,臣就是退下去也不放心哪。”

  赵恒很感运,宋九在辽东不需要忌惮,这意味着不用多久,他就要离开相位。然而这样拼命,他怎好意思答应?

  “不过老臣需要五个青年大臣来协助。”

  “那五人?”

  “第一乃是群牧判官王曙。”

  “寇准的女婿?”

  赵恒狐疑道,此人才不满三十岁,中了进士后寇准将女儿嫁给他,咸平中因政绩举贤良方正科,迁为秘书省著作郎,又为群牧判官,但别当真,这是给寇准的面子。

  宋九点点头,又道:“第二人乃是济宁通判王曾。”

  “大三元的那个王曾?”

  “正是。”

  “那第三人呢?”

  “第三人是端拱二年进士剑州知州张知白,第四人乃是今春状元将作监丞李迪。”

  赵恒更感到不解,这四个人年龄最大者不过三十几岁,年龄最小的不过二十几岁,特别是李迪,今年才刚刚考中状元,为什么宋九看中了他们?

  宋九心中大乐,史上称赞刘娥,可是忽视了刘娥启用的数个重臣,如仁宗初四大贤相,王曾、李迪与张知白,似乎还有一个杜衍吧,就不知道在哪里了,另外还有王曙、鲁宗道等名臣。不过不需要那么多了,然而这几人吏治之能还不及最后一人。

  他又说道:“最后一人便是吕蒙正的外子通州通判吕夷简。”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