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回判断有些失误,漏掉了一场重要大戏。
宋九一番大道理将那几个贵人都差点忽悠住,何况这些老百姓,七嘴八舌地议论。宋九使了一个眼色,胡老大会意,也向下面使了一个眼色,他手下的几个小弟得带头,先是由他们过来签名按手印。
写住址不是宋九动手,而是请河中几个能识一些字的代笔,但记得惨不忍睹,宋九伸头看了一眼,居然发现了许多错别字。也不纠正,背着手来到汴水边,斜对面就是下土桥,隔着汴水,河对面也不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于是一起站在桥上观看。
他们看这里是风景,宋九看他们是风景。
互相看着。
忽然宋九眼睛一亮。
在桥上站着一个少女,身边还有一个丫环,看样子是大户人家出身。
但是身材极其婀娜多姿,曼妙得就象一朵花儿在绽放。
可能是沾了遗传因素的光,宋九虽读书,但视力很好,汴水虽宽广,毕竟入了城,非是黄河与长江,能看清楚一点对岸人物的相貌。
于是多盯了几眼,忽然一颗心怦怦跳动起来。
那个少女肤色赛雪,脸如粉玉,眼亮似漆,站在哪里宛若含苞欲放的莲花,宛若美玉,宛若灿霞,宛若仙子……
世间竟有这样美色?
宋九看痴了,都有些失魂落魄。
那个少女没有注意宋九,只是盯了一会,与丫环低语几句,飘然上了马车离去。宋九才醒过神,心想,惭愧啊惭愧,自己当真看清楚了那个少女相貌?难道是以前那个宋九又在犯春?
重新走回,可心中隐隐地还有着失落感,不由又连叫几声惭愧。
人类有盲从心理,有人带头,仔细想一想,宋九那个黄金河就不当真了,但眼下这件事对大家确实有好处,开始越来越多的百姓签字画押。
又有一些人提出疑问。
契书上什么都写了,对于宋九来说,它是一个原始的惨不忍睹的起重吊机,但对于现在人来说,它简直就是一个神迹。不仅能提高效率,还释放了大量劳动力。
所以契书明确标注,巡逻保卫,管账接货,轮值维修等分工事宜。还有许多人性化的措施,例如家中有特殊情况,可以与亲友商议,互相换值,若有工伤事故,大家一起凑钱替其治疗。有许多是外地人,有的以后会留下来,成为新的京城人,有的会回老家,还有一些人另谋高就,或其他原因,付出的本金必须大家凑钱补还。一旦大规模上马,一个劳力有可能得付两三贯钱,对于这些苦哈哈的百姓,不是小数字,但大家凑一凑,一人一文钱就解决问题了。
不算高明的主意,但在这时代,太高明了,太人性化了。事实请来的几个耆户长与里正看了契书上几十条条款,看后一个个呆若木鸡。
百姓问,这些代笔的人就答,听到这些条款后,从几十人变成几百人,结果一起在排队要签字画押。
胡老大艳羡地说:“小九,读书人脑子好使啊。”
“胡行头,放心,不久将来,你的孩子也能读上书。”
胡老大咧着大嘴笑。
一会,所有人签字画押,逼的,就是不乐意七姐夫的那个股份,这么多人同意,并且契书上也说了,释放出劳动力,眼下劳动力是多余的,以后不管什么人,也不得再纳任何苦力进入,只能出不能进。过了这一村,再也没有这一店。过了这一山,再也没有这个庙,不签不行了。
胡老大没有让他们走。
还有,机械代替人力最大的好处它不知劳累,不管刮风下雨,霜天炎日,可它会产生磨损。不能一个部件坏了,整个部件一起更换。想要换部件,就牵涉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标准!
在后世标准无处不在,大到火箭飞机导弹,小到家用电器,锅碗瓢盆,但在中国很长时间,这个标准十分模糊。
象升,秦与西汉相当于后世三百四十几标准毫升,东汉只有一百九十几毫升,魏晋是两百零几,唐又变成五百九十几,宋是六百六十几,元是九百四十几,明清是一千出点头。
秦与西汉一斤是两百五十八克,东汉是二百二十几克,隋变成六百六十几克,隋末混乱时又变成两百二十几克,唐以后是五百九十几克。
秦与西汉一尺是二十七厘米,东汉是二十三厘米,魏是二十四厘米,唐以后是三十到三十二厘米之间浮动。
这要感谢秦始皇,否则战国七国各玩各的,更乱。
进制又不同,一丈是十尺,一斤又是十六两。一个是十进制,一个是十六进制。那么十六斤是多少两?心算好的马上能答出来二百五十六两,但二百五十六斤是多少两,能不能一口答出来?
还不是可怕的,就是同一时代同一地方,度量衡都十分混乱,有的大秤一斤能称出十七八两,有的小秤一斤只有十四五两,只要相差不大,官府都没有办法过问。所以店家往往大斗买进,小斗卖出,正是这个度量衡引发的漏洞。例如后世唐朝出土的铜尺,少者不足二十九厘米,多者三十一厘米还超过。
一尺竟然相差近三厘米,这是多么可怕的误差!
若存在这种误差,宋九那个螺丝钉根本就没法玩。
因此还有一件事,河中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会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那就是能使工业标准化,产业化,量产化,为大规模的机械化打下厚实的基础。但绝对不是宋九考虑的事,自己顾不了,那来顾其他人,就是想顾,他有这个能力吗?
重量的十六进制与长度的十进制,宋九不想动,虽那个十六进制计算很麻烦,但这时百姓习惯了。动的就是重量与长度、体积的标准。在河中制造一次小范围度量衡标准化。
不是向全国推广的,也没有必要惊动开封府那个二大王,更没资格惊动皇城的那个武术高手。
实际一尺多少厘米,一斤多少克,一升多少标准毫升,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这个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那么斗、升、秤、尺才能统一。不但制造时成本会下降,成产的部件才能替换,否则一个部件坏了,整体都要更换,成本会严重提高。
宋九想到它的深远意义,但不会刻意去多想。这个得强力人物推动才行,象宋真宗推广了占城稻,朱元璋推广了棉花,否则就象江东犁一样,出来两百年历史了,如今全国各地还没有全部使用这种先进的耕犁,棉花从唐朝就出现了,却一直在岭南与西域种植,中原未见。各种杂粮全部在明朝出现了,但因无大人物强行推广它,结果明末旱灾,农民起义,明朝灭亡,清人入关。
百姓根本就想不到它,宋九说了,胡老大也派人去开封县请来各种度量衡,就以开封县的各种度量衡为标准,制造各种测量尺寸体积重量的器材。
河中只有李铁匠一家铁匠铺,宋朝使用的是两税,夏税与秋税,马上夏税就要到来,吞吐量大,必须提前将各种吊机造好,李铁家一家铁匠铺是不行的,还要在城中找另外找几个家铁匠铺。
事情并未结束,还有,河中地区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一旦拢成一起,必须要有人管理账款,可有几个人识字,能管理好这个账目?还得各户选派一些少年,宋九来教他们。
那样都不容易。
首先是度量衡,不但统一,现有工具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三角尺、直尺、卡尺、还有软尺,前三种尺比较好弄,用木料就行了,软尺当用什么材料?将宋九脑袋砍了,也变不出来PVC塑料和玻璃纤维。
还有大形圆规,各种更精密的测量标准,长度必须精准到五分之一毫寸,也就是零点六几毫米,体积必须精准到千分之一升,零点六六标准毫升,重量必须精准到三十分之一两,也就是四百八十分之一斤,一克多点,这样才能实现器材部件标准化。
教学生也不是好教的,到现在宋九还没有想到该如何教。
听宋九将它讲完,百姓一起默然,原来这个钱同样不好拿,终于服气。
早在他们之前,胡老大同样不大服气,但听宋九将这些难处一一提出后,也不能吭声。
很多事,纷至沓来。
天色渐渐黄昏,胡老大说道:“让乡亲们先回去吧。”
宋九一把拉住他:“胡行头,别急,你还没有覆行赌约呢。”
“唱歌啊?”胡老大并没有忘记。
“对啊,你要带人去唱歌。”
“行,”这个是捣蛋的,胡老大也喜欢,带着一群小弟来到朱家门前引吭高歌,一时间各种黄色小曲儿俚歌儿在朱家门前鬼哭狼嚎,久久飘荡。白天还好一点,晚上夜里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