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1500万两?2000万两?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许多官员与奸商们有勾结,或暗中联系,范家人等落马,未来是否会牵扯到他们?

  是个人都会害怕,各人心怀恐惧。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心里,这些官员自然会联盟起来,打压朱子龙。

  他们这些人,要找理由其实也好找的。

  毕竟,朱子龙最近很是嚣张。做事很直,很快。

  他那怕是五省总督,但这一次事件中,许多城池并不在朱子龙的管辖区之内,朱家军自己行动,跨省做事,这就是一个弱点。

  这年月,路引之事不再百分百执行了,但放在国法上来讲,却是嘴巴上要守的规定。

  光这一点,就可以上告朱子龙为一个罪名。

  还有,擅攻城池,与各地驻军火拼等,这是什么罪行?手,伸得太长了,这是严重的越权行为!

  向厉害了讲,说这些是造反的行为,也一点不为过。

  一时间,弹劾朱子龙的奏折,就像下雨一样的飞进京城之中。

  民间舆论,也是讨论纷纷不停。

  朝堂中,对于朱子龙的行为。支持者与反对者吵成一片,到最后视线全都注焦到了皇后摄政王的身上。

  然而,皇后的态度让人寻味。

  如山般的奏折投入,皆是石沉大海。不见皇后回复只字半言!

  几天后,宫中发出了几道训斥的旨意,但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法。

  立时,让无数上奏折的官员,在气急败坏同时,不免有几许悲凉。

  果然,没有军权,什么文轻武贱,那都是搞笑啊。

  时代不同了,文官的巅峰时代已经过去了。皇后不站在他们这一边,皇帝不醒,如何是好?

  与此同时的各地!

  朱子龙发起的抄家行为,还在继续。眼见一个个商家被抓,家产被抄,又有人再次调整战略,将精力放在,抄家后的财物,朱子龙没有百分百上交朝庭的主意上。

  这一理由发出,立刻更得了更多的官员支持。

  另有,他们认为,朱子龙在抄家时牵涉到一些官将,被抓的人,也应该奏闻请旨。而不是由他行使全部权利,这不符合君权。

  按大明律令,职官有犯,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皆需奏闻请旨,不许擅问。

  连各府州县官犯罪,所辖上司都不得擅自勾问,止许开具所犯事由,实封奏闻。

  此仍国法,名之,还是太祖所定。

  然而,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家产如何分配,朱子龙早以上报皇后,就算是内阁成员也人人有份。比官位大小,最上面的那些人,早就都拿了朱子龙的好处。

  最重要的是,皇后现在是骑虎难下,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的,站在朱子龙这一边了。

  对于朱家军这一次的多省抄家收获,外界众说纷纭,什么数字都有,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朱子龙肯定是发财了。

  那怕说是全部上交国家,但是准确的数字,只有他才知道。

  他说多少就是多少,别人能奈他何?

  所谓奸商跌倒,四海吃饱。一时间,流言传的全国到处都是!

  那么,查抄几大汉奸超级大商人,以及他们连带的同盟府中,多省家产,朱子龙一共收获了多少财物呢?

  呵呵,说出来吓死你。

  只少也是三四千万两银子左右,而且粮草和其它物资另算。

  这已经是堪比后世,李自成进京城后,将满明百官大臣抄家之和左右的财物了。

  在那个没有变动的历史上,李自城攻进京城后。

  他命人遍索皇宫,发现大内府库中只有黄金十七万,白银十三万,骇异之下,失望至极。本来,他“建国”之后当大赏将士,如今金银缺少,如何是好!

  在刘宗敏等人窜掇下,李自成下令“追赃”。

  传令:“以官第献银,一品必须献银累万,以下必须累千。痛快献银者,立刻放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侯。”

  一时之间,棍杖狂飞,炮烙挑筋,挖眼割肠,北京城内四处响起明朝官员的惨嚎之声。

  同时,城中富民不少人也被当作“***份子”加以拷掠,平民的薪米尽被农民军抢掠以供军用。城内饿尸遍地。

  经过数天拷掠,李自成军共得银七千多万两,加上其它物资,只少也得亿两白银之资之上财物。

  可想而知,大明的官员和富商,家中所藏有多么的丰厚。

  现在,朱子龙仅仅查抄了范家等几家,以及他们的多省分行,就收入了最少三四千万两银子的东西。还不包括粮草等物在内,这种情况,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又是数天后。

  霹雳一声响,惊人的消息四面八方传开。

  因为,朱子龙对外宣称,此次查抄的财物总和为一千五百万银,粮草三十万石,其它物资一万车。

  细算之下,这只少可以是以前大明近两年的税收之和了。

  大明各地,得到消息,皆是众情哗然。

  就连有了分成计划,知道自己会有部分收入的内阁官员,以及皇后等人,也是吓了一跳。

  众人惊讶之时,也不免心想,朱子龙等人暗中肯定会私藏一些好处。依此估计,抄查各奸商们,所获的金银,应该只少也是2000万两左右。甚至于还多几百万两!

  这当真是极其的吓人也!

  消息传到草原和塞外,就连在争皇位中的后金众人这边,以及蒙古族各部落,也是不免一时感叹。

  心想大明到底是上国天之朝,真是富有四海,区区几个商贾给抄家。他们的身家,就超过了他们全国的财富总值,真是x死的骆驼,比马大。

  就在四方涌运之时,朱子龙再传,这些财物全部上交国家,当然,希望能保留一部分用于地方治理。

  一时间,浩浩荡荡,将缴获的银两财帛不断运向地方和京城。

  朱子龙这一招,立刻让所有官员和百姓的目光,吸引到了这笔财富如何来分配的心思上。

  户部所有官员第一个站出来,言称库房钱粮枯竭。此多事之秋,大明处处又需要钱,所以这些银两,应该尽数收归库房所有。

  兵部尚书陈新甲反对,言边关和各地战事吃紧,应该全力用于军队之用。

  对此,吏部也有话说。认为各部官员次工资太久,是时候全数发放,并且给予补偿了。

  其它之类的,刑部,礼部,都察院等部门,一样放言出来,希望可以获得一杯羹。人人眼红,争议不停!

  地方官府也是不心甘落后,提出各种开支要求。

  就连民间的各茶楼酒肆,很多人也在争论,这笔钱该如何用。才能让大明中兴起来!

  一片沸扬中……关于朱子龙查抄的事儿,反道没人说三道四了。

  都把目光放在了,如何分配财产上去了!

  朱子龙这一手,转移视线的方法,在现代,让记者和有关人员早就用烂了,但在这里。有了军力做支撑,他有样学样用起来,那是效果显著。

  明明,朱子龙暗藏的财物部分更多,但天下人却是信了他的所言。认为保留也不会太多!

  当真是,扔了一个肉骨头出来,肉大部分却是自己吃了,还把过失之处转移了。

  呵,一举多得也!

  -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