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金州羯鼓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牛天赐听到高赞的喊声心中一惊,他急忙站起身迎了出去。~,高赞气喘吁吁的跑进来,什么话都不说就把邸报和太子的书信塞进牛天赐手中。

  天赐接过来仔细一看,心中立时震荡不止。造反了,果然是造反了,而且是声势巨大如烈火燎原一般的趋势。

  在此之前,天赐接到了西门庆的绝密级的书信,在信中西门庆第一句话就是:“主公,你的预计怕是要成为现实了。”

  “庆已经看出百姓有造反的苗头,其原因皆是因为修筑边墙所致。主公远东大胜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大燕军民无不欢声雷动。借此大胜的时机,温敬酒等人向陛下建议停止修筑边墙。但是李克之流执意劝谏陛下继续完成边墙的修建,陛下最终同意继续修筑边墙。但以庆之见,修筑边墙实属劳民伤财之举,白白加重百姓负担不说,也为贪官污吏提供了压榨百姓的途径。庆和冀州、幽州、辽州、辽东刺史商议过,决定阳奉阴违。此四州之地是主公的根基所在,不可受到半点损伤。主公身在远东还须小心,一是小心鸟尽弓藏,二是小心背后暗箭。为今之计庆有三个建议。其一是固守远东,暂缓对戎部的清剿,并以此为借口不离远东。其二是如果陛下调集远东兵马平叛,主公先派出步军然后要求坐镇天狼都护府,坚守乌拉坎,并谋求节制四州的实权,此事庆已有安排。其三是主公应开始安排退路,就如庆和主公当年所议,如果百姓造反,陛下怕是要下定决心舍弃远东了。到那时主公应借平叛之名速速率军返回,占据四州之地自保。另外,孝贤已到辽东开始布置,请主公放心。”

  西门庆的预计和牛天赐的预计不谋而合,三个建议也是切中要害,天赐已经命人开始布置,苍山府的要害部门已经开始向幽州搬迁。

  但是牛天赐怎么也没想到,造反来的这么快,规模这么大,声势这么骇人。天赐把邸报放在一边,打开太子龙兴荣的书信,只见第一张纸上写着大大的几个字。

  “大哥!百姓们造反了,我该怎么办?”

  接下来龙兴荣仔细的叙述了百姓造反的前后经过。

  远东大胜收复靖远的的消息传回奉天之后,大燕上下举国欢腾。这次胜利是从肃正帝龙延嗣即位之后,大燕针对戎部的首次大胜。一时间飞虎军团的威名盖过了北方军团,牛天赐成了大燕军民心目中正在崛起的新一代战神。大燕礼部己经开始编纂牛候列传了,老牛家上溯三代的先祖都名列史册,这是在为牛天赐今后进一步高升做准备。借着这次大胜的机会,温敬酒、陈九龄等人向肃正帝建议停止修筑边墙。理由是如今远东局势日渐稳定,戎部苟延残喘已经无力进犯,只需飞虎军团大军坐镇远东就可保我大燕无忧,此时再修筑边墙徒伤民力财力却劳而无功,不修也罢。

  其实肃正帝也有这个打算,那些征调的流民屡屡闹事,吵着要返回家乡重操旧业,边墙修筑的工程拖拖拉拉,各地刺史阳奉阴违的大有人在,这主要是因为边墙修筑到哪个地段,那里的州府就要承担粮食物资的供应,流民不足还需要抽调本地的人力补充,这无形中加重了州府的负担。再说大燕最大的敌人戎部,如今被飞虎军团打得像老鼠一样到处躲藏,这边墙修好了有啥用啊。于是各地州府纷纷上书要求停止这项工程,而且不约而同的故意拖欠粮草物资的供应,这让肃正帝很是头疼。

  肃正帝很想借这牛天赐大胜的机会把修筑边墙的工程停下来,但是李克一伙人却拼了命的阻止肃正帝,这伙人的理由是凡事要居安思危,虽然戎部被打败了,但是保不齐还有其他的国家和势力觊觎大燕。比如南方的各国,比如西方的莽古尔国,一旦他们对大燕群起而攻,大燕如何应对。

  这个理由似乎也很有道理,尤其是李克提到了莽古尔国,一下子就让肃正帝的心悬了起来。莽古尔是大燕的友好邻邦,其国力不次于大燕,是这片大陆上第二大强国。更让肃正帝疑心的是莽古尔国王室和燕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和大燕皇族正根也就是燕王龙昌寿那一支的关系更为密切。经过李克这么一渲染,肃正帝对莽古尔的疑心更重,于是不顾众臣的反对,支持李克等人的意见,继续修筑边墙。

  圣旨一下各地反应尤为激烈,百姓们怨声载道,埋怨肃正帝不知体恤百姓辛苦,加重百姓负担,修这么一道边墙耗时耗力不说,还狗屁用处没有。流民们更加不满意,本来他们的家乡已经稳定了,家里有田有地的人谁不想回到家乡过好日子。可是肃正帝一道旨意把这些人的期望全部打碎,积压在心中许久的怨气猛然爆发出来。他们消极怠工,和工程督监以及各级官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工程督检大多是李克之流,他们贪腐成风,鱼肉百姓成瘾,哪管什么百姓的心声和死活,捞足捞够才是他们所思所想。这就如同在一堆已经冒烟的干柴上面再泼上一层油,就只差一颗火星了。

  金州是沟通大燕和莽古尔国的要冲,也是一条繁忙的商路,从金州西出顺着大路越过草原就能到达安西城,出了安西城就是莽古尔国。自古以来,这条商路就被称作流淌着黄金的大路,这说明大燕和莽古尔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这条商路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富甲天下的大商人,冷锋四家之一的呼延家就是依靠这条商路起家的。

  由于受到李克一伙的蛊惑,肃正帝把注意力转向了西方,所以修筑边墙的重点就变成了金州。原设计一改再改,最后要求把金州打造成像镇北城那样的雄关锁钥之地。这实在是多此一举,即便是要防备莽古尔,直接把安西城建成雄关要地就好了,也用不着把金州建成一座堡垒。金州离着安西城还有差不多有七八千里地的距离,把金州建成一座堡垒到底是防谁呢。

  肃正帝不管这些,反正也不用他干活,一道旨意下去,大部分流民被派往金州。流民们本就不愿意,这又被官府像赶牲口一样赶往金州就更不愿意了。他们一路连哭带骂的来到金州,却发现指定的居住地是房无一间,粮食干脆一粒都没有。这下子流民们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们围住工程督检吵着要粮要房。督监被闹的也发了怒,调来了军队想要震慑一下流民。没想到的是这帮流民丝毫不怕军队,连踢带打的和军队发生了冲突。地方府兵都是本地人,哪里愿意被流民欺负,那带兵的都尉一怒之下下令镇压。只这一声令下顷刻间人头落地,挑头闹事的流民被砍了一百多,这才制止了流民们的骚乱,但也正因为这样引发了一场席卷大燕全国的造反浪潮。

  深夜,流民营地。流民中的两个屯长吴胜、陈广悄悄带着几个心腹凑到一起。

  吴胜说:“如今的皇帝是个昏君,手下全是一帮奸佞之人。他们不顾百姓死活只知道欺压百姓、谋取私利。我们这些人原本是有家有业的,可是现在呢,先有瘟疫害得我们家破人亡,后有昏君下令军队杀戮百姓,如今更让我们有家不能回。我们留在这里没吃没喝,没有工具和物资,完不成边墙修筑按律当斩,我们现在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鬼门关了。反正早晚也是死,不如我们造反吧。留在这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也是死,同样都是死,死的轰轰烈烈不好吗?”

  陈广说:“自从昏君登基以来,大燕百姓倍受其苦,我听说太子殿下还是不错的。太子殿下屡次规劝昏君要爱惜百姓,可是昏君就是不听,那昏君就只听信李克一伙人的话。就连大燕军神秦国公都被他们弄得多年不曾领兵,要是秦国公还在,也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据说当年秦国公的夫人是生了一个儿子的,被那个昏君弄得不知所踪。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如我们假称自己是秦国公的儿子,传檄天下百姓,我们是清君侧、除奸佞,扶保太子登基如何?我想这样向天下百姓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

  吴胜完全赞成陈广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们起义,哥俩想出一个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上“吴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进一条鱼肚子里。第二天督监的下人买了鱼回去剖开鱼肚子,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下人立刻报告了督监。督监看了之后心中十分惊奇,他命人暗中仔细观察吴胜。

  接连几天每到半夜时分,营地附近的一座破庙里就燃起点点火光,先是夜猫子的叫声响起,然后是一个很诡异的声音在喊:“大秦兴,吴胜王。”如此一来,大伙儿看到吴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再加上吴胜平日待人和气,所以大家就更加尊敬吴胜了。

  有一天,督监喝醉了酒。陈广故意跑去激怒督监,陈广跟督监说:“反正也完成不了工程,干脆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家吧。”那督监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要责打陈广,还拔出长刀来威吓他。陈广夺过长刀来顺手杀了这个都监。而此时吴胜也赶上前去,把金州府都尉给杀了。

  吴胜把大家们召集起来说:“我们都是父母所生,凭什么就要受人欺压,身为七尺男儿,不能白白去送死。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圣人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大燕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是所有大燕百姓的天下,如今上有昏君不仁,下有奸佞当道,百姓已无活路,我等今天就高举义旗铲除昏君,杀光奸佞,还大燕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清君侧,除奸佞,保太子!”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清君侧,除奸佞,保太子!”

  吴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秦”字。又拿督监和都尉的人头对天起誓,并袒露右臂为标志,表示要同心协力,推翻昏君。五万流民公推吴胜、陈广为首领,而此时陈广当着大家的面宣称吴胜其实就是秦国公燕承宇的儿子,真正的名字叫做燕胜。老燕家的名声在大燕民间简直就是金字招牌,当吴胜当着大家的面耍了一段盗版燕家槊法之后,秦王燕胜的称呼就取代了吴胜这个名字。

  五万流民选出了两万青壮,而此时陈广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不少的兵器盔甲和军械,两万青壮穿戴整齐迅速攻占了附近的大河镇。附近的百姓们得知这支起义军的消息后,送来了大量粮食,青壮们争相来投。起义军的队伍瞬间暴增,当起义军攻克金州之后,燕胜召集金州父老商量,大家都说:“将军替百姓伸张正义,驱逐昏君,铲除奸佞,扶保太子。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

  于是燕胜称王,国号大秦。燕胜、陈广发动起义以后,各地的流民纷纷杀了督监响应起义。没有多久,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大燕。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