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拉斯普廷也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不是抱上了沙皇的大腿,他现在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神父,如何能有今天的富贵和威风?再说了,就算最后身败名裂,拉斯普廷也至少将圣彼得堡的贵妇小姐们都玩遍了,就连无不尊贵的皇后陛下也是予取予求,这辈子还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深吸了一口气重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拉斯普廷开始给沙皇尼古拉二世作进一步的分析,“先来看您的敌人,主要有这么几个,先是中国人,这是最强大、最难以战胜的敌人,但他们所要的不过是赔款割地而已,只要答应他们的要求,您就能够腾出手来镇压国内的叛乱。如果协商顺利,甚至还可能像当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释放法军战俘一样,说服中国人释放三百多万俄军战俘,这么多的老兵,就算短期内只能回来一半,您也将有足够的力量平息国内的叛乱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可没想到中国墨门已经跟布尔什维克勾结到了一起,闻言顿时眼前一亮,但是想到中国政府苛刻的和平条件,他还是有些迟疑不定,“可是中国人的要求太过分了,居然说要以伏尔加河、北部垄岗和季曼岭为界,这还答应的话,朕就是俄罗斯的罪人了。”
“人家都能打到莫斯科了,提出那样的条件哪里过分?如果换成是您的话,取得了这样大的优势之后,还会只满足于收回那点以前的国土?再说这只是他们的开价,又不是不能协商。”,拉斯普廷急道,甚至不自觉地拍了一下桌子。
沙皇尼古拉二世跟拉斯普廷的关系非比寻常,对此并不在意,反倒是点了点头听了进去。不过真正彻底打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还是拉斯普廷接下来的一段话,“国土割让再多,陛下还是尊贵的沙皇,而如果是那些叛军得逞了......”
尼古拉二世顿时瞳孔一缩,迅作出了决断,“爱卿所言极是,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这一点想明白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就算不够聪明,也能够很快理解拉斯普廷对另外几股敌人的分析:那些无组织的暴动不足为惧,什么时候都可以收拾,先放到一边;而在有组织的叛军当中,以民族解放为口号的那些要的只是独立,可以先放一放,实在没办法的话就同意吧,反正对自己的皇位没有直接威胁;而那些由俄国国内的反对势力领导的叛军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的大部分都只是为了争取权利,完全有拉拢的可能,就连一直主张推翻沙皇的社会革命党也不例外,唯一无法妥协的只有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领导的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
布尔什维克要的不仅仅是沙皇下台,更要彻底夺取政权,而且他们的手段又一贯激进,如果其他党派上台,沙皇只需要退位就行了,一家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不必担心,但如果是布尔什维克得胜,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儿女肯定会死得很惨。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作出了最明智的决定,对其他的势力尽量拉拢,先集中力量把布尔什维克给消灭掉!
而拉斯普廷还帮沙皇尼古拉二世找出了他目前最能依靠的力量,贵族和官僚虽然是沙皇政权的基本盘,但腐朽无能的他们只会帮倒忙,中上层的军官虽然还普遍对沙皇忠心耿耿,但也大多是尸位素餐之辈,更重要的是,光靠中高级无法确保对部队的控制,而下级军官则因为出身问题而不再可靠,拉斯普廷的建议是大量启用士官生,他们对沙皇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且尚未像他们的前辈那样腐朽堕落,又有足够的能力充任中下层的军官,以之作为骨架,沙皇可以在短时间内牢牢掌控几十万核心部队,这就是翻盘的本钱啊!
“军队固然重要,但人心更重要的,贵族和官僚靠不住,但是我们还有教会!”,拉斯普廷自己就曾经是一位东正教的神父,自然深知东正教会在俄国有多大的影响力,“陛下,我们俄国过八成的国民都是正教的信徒,尤其农民更是几乎个个信教,只要正教会坚定地支持陛下,布尔什维克的扩大就会大受阻碍......而正教会的态度嘛,完全不必担心,他们对皇室的忠诚,就连士官生也无法相比!这一点,您从微臣身上就能看到!”
听完拉斯普廷的这番阐述,沙皇尼古拉二世感觉自己的信心又都回来了,不过先得要尽快与中国缔结和约才行,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就算知道解决危机的办法也来不及了。虽然李晖已经将第一骑兵军召了回去,但这并不等于中**队就此停止了进攻,召回第一骑兵军除了不想成为俄国各阶层团结的纽带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孤军在外,外线作战损耗更大不说,就算真能一鼓作气灭了沙俄,也只能覆灭沙皇政权,却占不下什么地盘,反而是在给别国做嫁衣,而东边主力部队的进攻就不一样了。
事实上,在召回第一骑兵军的同时,中国第四、第五山地师和尼泊尔派来的廓尔喀旅这十万精锐一直在步步为营地向西推进、不断扩大战果。当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下决心求和的时候,其前锋甚至已经逼近了莫斯科东边的屏障——下诺夫哥罗德,连同莫斯科守军在内,几乎有一百多万俄军被他们给牵制住了,不将这个威胁解除,沙皇尼古拉二世根本腾不出多少兵力来镇压革命......
注1:沙俄高层都猜到了导师是中国放回来的,但却以为中国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其拖自己的后腿,怎么也想不到中国已经做好了与整个西方全面对抗的准备、而要扶植布尔什维克来保障西面的安全,更想不到中国政府居然在帮着布尔什维克将其俘虏的俄军转化成为红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