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小心翼翼的伺候李隆基多年,察言观色的本领还是非常高明的,如果他自认为是大唐第二,就绝对没有人敢认第一。
他自然能看得出来,李安对安禄山颇为鄙视,而安禄山似乎一脸的茫然,有些搞不清状况,不明白人家为何鄙视自己。
“安节帅,这位就是我大唐的少年才俊李安李将军,李将军,这位就是平卢节度使安节帅。”
李林甫佯装什么都不知道,热心的为李安与安禄山互相介绍。
“李安,他是就是李安。”
安禄山显然早就听过李安的大名,而安庆宗更是曾被李安狠狠的揍了一顿,对李安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此刻,安庆宗看向李安的双眼之中,充满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似乎恨不得立即将李安碎尸万段,以解自己心头之恨。
李林甫洞察一切,却仍旧佯装什么都不知道,嘴角带笑道:“李将军平定爨地之乱,安节帅在营州统领大军大破两蕃逆贼,二位皆是我大唐的忠臣良将,都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啊!咦,二位好像还不认识吧!”
安禄山忍着怒气,开口冷冷道:“原来是李将军,真是少年英才啊!”
李安侧首道:“不敢,安节帅的大名,在下也早已是如雷贯耳,听说营州孩童一听安节帅的大名,便止住啼哭。”
“李将军是从哪里听来这些谣言的,本节帅可是一向爱护百姓的。”
安禄山脸上怒气更盛,李安刚才的话,等于是把他形容成了无恶不做的大奸人,以至于孩童都因为害怕安禄山而不敢啼哭。
“右相,参见右相,哦,安节帅也在啊!”
就在这时,一群大臣涌了过来,连忙问候李林甫和安禄山,而李安则趁势转身移开十余步,与众人脱离接触。
李林甫与众官员寒暄一阵,看向一直跟在自己身旁的安禄山,小声道:“李将军是营州人,安节帅也一直在营州任职,安节帅以前真的没见过李将军?”
“恩相,营州百姓众多,我不可能全都认识,倒是营州的百姓,应该都认识我。”
“好,好,我去那边看看。”
李林甫发现政事堂的几名同僚全都来了,连忙大步走过去打招呼。
安禄山没有跟随,后退看向安庆宗和史崒干,却见安庆宗正怒目瞪视李安所在的方向。
“大郎,你认识这个李安?”
安庆宗一脸怒气道:“父亲,当年在营州街道上,就是这个小子把我打成重伤的,化成灰我都认得。”
“居然是此人,这可真是太巧了。”
安禄山也没有想到,李安居然就是当年打伤他儿子的凶手。
“父亲,据儿臣了解,刘骆谷就是这个李安害死的,还有我们献给陛下的神鸟,也是被李安烹食的,此人从殴打孩儿开始,就一直在与我们作对。”
安庆宗怒气冲冲向安禄山汇报。
安禄山自然早就知道刘骆谷之事,也知道刘骆谷是被李安害的,只是一年时间过去了,而他在营州又事物繁杂,居然渐渐将刘骆谷之事忘了大半,经过安庆宗一提醒,顿时回想起了往事。
“真是岂有此理,我到底何处得罪他了,为何他处处与我作对,就他刚才看我的眼神,就不太对,满朝文武还没有人敢如此看我。”
安禄山大怒,但现场官员太多,他也不敢过多的表现出来。
史崒干轻声道:“节帅,您怎么忘了,这个李安就是李武的儿子啊!”
“李武,哪个李武啊!”
“节帅,就是当初不太听话,被节帅除掉的校尉,都好几年了,节帅或许是真的不记得了。”
史崒干小声提醒道。
“呵呵,原来是他的儿子,真是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安禄山恶狠狠的说。
就在安禄山三人在谈论李安的时候,李安正站在一处高地,俯视整个太液池,欣赏风景可以让他的心情好很多。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高昂的叫声,皇帝李隆基在一大群太监宫女和护卫的簇拥下,来到太液池旁。
顿时,所有臣子全都向李隆基跪拜,并欢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看上去心情似乎不错,从步辇上轻轻走下,并向众臣子挥手致意,让众臣子起身。
紧接着自然又是一阵谢恩之声,而后,众臣子才相继起身,围拢到李隆基的身前。
此时是下午,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而李隆基选择在这个时间,召集众臣子前来聚会,是为了方便让众臣子既能欣赏白天的节目,同时,还能欣赏夜晚的节目。
“大家,节目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鱼朝恩小声道。
李隆基轻轻点头:“好,那就开始吧!”
随着命令的下达,两支分别十人的滑雪队伍,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这两支队伍分别穿红色和蓝色的衣服,看上去泾渭分明。
而在这两支队伍的中间,放着一枚红色的小球,两支队伍的后面则放着两个球门,球门的位置还站着防守的队员。
这显然就是后世的冰球比赛啊!只是,这与后世的冰球比赛还是有不小区别的,人数不一样,装备也不一样。
而据李安了解,大唐这个时代是没有冰球这项运动的,倒是有马球运动,但自从李安发明滑雪板之后,历史悄悄发生了改变,聪明的大唐人在滑雪板的基础上,创造了冰球这项运动,就像当初利用战马发明马球一样。
只是,用滑雪板这么笨重的装备打冰球,会发生什么状况呢?李安感到非常好奇。
随着一声口哨,两支队伍开始进行比赛,只见这些身手矫捷的滑雪高手,在光滑的冰面上来去如飞,并用手中经过改造的滑雪杆击打小球,让其往指定的方向运动。
不得不说,这两支队伍训练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几乎是个个身手矫捷,倒是有比赛的样子,而且非常的精彩。
“好,好。”
李隆基带头喝彩,众大臣自然也全都跟着喝彩。
只要看到某支队伍进球,李隆基更是兴奋的站起身来,而众臣子为了让皇帝高兴,也都跟着站起身来,大声喝彩。
“陛下,这是什么球,臣还是第一次看过这么精彩的球赛。”
李林甫就站在李隆基的身旁,小声问道。
“哦,这是朕特意训练的一支雪球队伍,都训练两个多月了,今日是第一次正式比赛,你们有幸赶上了。”
李隆基看上去心情不错。
“臣记得去年冬季,李将军带着一支队伍绕着太液池转圈,当时臣就觉得特别精彩,可如今陛下让这些滑雪人在冰面上打球,这可比绕圈有趣精彩多了。”
李林甫微笑着说。
“哈哈!若不是李将军发明滑雪板,朕也想不到在冰面上打球,这种打球方法比马球还精彩的多。”
李隆基说着突然一愣:“右相,李将军呢?他应该也在邀请之列吧!”
“是的,陛下,李将军还是第一个抵达这里的,哦,他就在那边。”
李林甫说着,伸手指向右前方,正在聚精会神看球赛的李安。
李隆基轻声道“让他过来。”
“是,大家。”
鱼朝恩应了一声,走到李安身后,轻拍李安的肩膀:“李将军,陛下叫你过去。”
李安一愣,忙转身走向李隆基处,并弯腰行礼。
“李将军,朕能够想到在冰面上打球,有一半是你的功劳。”
李隆基指着李安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微臣发明了滑雪板?”
李安当然能猜到这个原因了。
李隆基笑道:“没错,两个月前,朕在西苑看了马球比赛,紧接着又到这里看这些人滑雪,当时,朕突然就想到,完全可以在冰面上打球,并让这些人日夜练习,他们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是陛下聪慧过人,看过微臣滑雪的大臣有很多,但却没有一人想到将滑雪和马球合二为一,只有陛下想到了。”
李安来到大唐,居然也学会了拍马屁。
“陛下英明,我等远远不及。”
几名重臣全都谦逊的拍马屁。
接下来的比赛就比较有意思了,几乎每次红队进球后,蓝队总能通过一番努力扳回一球,然后红队再次进球,蓝队立即追赶,可谓咬的非常紧,差距也拉的非常小。
这给李安产生一种打假球的感觉,只有打假球才会配合的这么默契,李安觉得这两支球队对输赢并不看重,而看重的是比赛的精彩程度。
任何比赛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比赛才有真正的看点,若是一边倒的比赛,任何观众都能猜到结局,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李安不得不佩服这些比赛的滑雪队员,他们知道皇帝李隆基喜欢看精彩的比赛,所以,两支队伍肯定早就商量好了,要尽可能的让比赛精彩,从而让李隆基高兴,为自己获得更高的赏赐。
果然,比赛刚一结束,李隆基就下令厚赏两支队伍,让参加比赛的队员收获颇丰。
比赛结束后,两支队伍绕着太液池,以最快的速度滑了三圈,让李隆基和众大臣体验速度的快感,而后,便悄悄退下。
第二个节目是杂耍,与后世的杂耍也差不多,不过,服装更华丽,节目更精彩。
两个节目结束之后,天色也暗了下来,在李隆基的带领下,众人全部前往附近的大殿落座,根据官职的高低,分别坐在不同的位置,官越高距离李隆基的距离越近,当然,也有一些是特殊的,比如,李安的位置就被安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堪比重臣。
进了大殿之后,大批宫女便开始上菜,从李隆基开始,依次将一盘盘美味菜肴,端到各位大臣身前的案子上。
大唐的宴会与后世不太一样,后世的宴会都是十余人坐在一个桌子上,吃着同一盘菜,喝同一瓶酒,而大唐则是每人有一个单独的小桌案,上面放满各种各样的菜肴,而这些菜肴显然都是一个人的。
李安觉得,大唐这种宴会样式,比较卫生,但也比较浪费,每个人身前的菜肴太多了,而且,由于桌案面积有限,一次性不能上菜太多。
最让李安感到不爽的,是大唐宴会居然是跪着吃饭的,这比坐着难受多了,不过,好在李安来到大唐也有一年了,对此,还是比较适应的。
看着桌案上摆放的六叠小菜和一壶酒,李安的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来,为了等这顿宴会,他早饭吃得很少,午饭更是没吃,此时,早就饥饿难耐了。
不过,只要李隆基不说宴会开始,李安是不能随便动筷子的。
李隆基举杯之后,众大臣全都跟着举杯,随后,宴会正式开始了。
皇帝巨型宴会,歌舞自然是不能少的,宴会刚刚开始,一大群姿色超群的宫女便进入宴会的大殿,并跳起了舞蹈,一侧还有几十名奏乐的乐工。
众大臣推杯交盏,互相交谈着,而李安则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吃喝上了,虽然最开始只有六盘小菜,但每一盘都是精品,有些还是李安从未见过的食材。
对于这些珍馐美味,李安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吃,将他们全部吃光。
几曲歌舞过后,热菜端上来了,每人三盘,全部是荤菜,看上去油腻腻的,非常诱人。
李安连忙将被自己吃空的六个盘子摞在一起,并在接下三盘荤菜后,将六个盘子摆放到宫女手中的盘子上,这倒是让宫女以诧异的眼光看向李安。
毕竟,李安太奇怪了,别的大臣最多每盘才吃一半,甚至,只吃一口,而李安居然将六盘菜吃了个干干净净。
虽然冷盘菜的量都不多,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六盘冷菜全部吃完,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李将军真是好胃口啊!哈哈!”
“真羡慕李将军啊!哈哈!”
坐在李安附近的大臣,见李安吃的这么干净,笑着与李安打招呼,而李安也只能笑着回应。
当然,若这几名大臣知道李安为了吃这段大餐,几乎饿了一整天,估计会笑的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