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问题就这样了,英美为主导,英国看似取得了主导权,但是却让美国如愿以偿的介入了欧洲事务,从此美国不再是一个局限在北美洲的一个区域性强国,而是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强国了。
法国外交彻底失败,没有顶住英美的压力,将赔款委员会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英美,只是他们的军队还驻扎在鲁尔,尽管口中声称对鲁尔没有领土要求,但心里其实比谁都想占领这里。
事情到了这里就没杨潮什么事了,他私下里做一些勾当,为中国拉一些高端人才,已经是英美能够接受的极限了,直接控制上层英美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也没必要留在德国,很快就去了荷兰,跟奥丽嘉汇合。
在荷兰也得到了热情的接待,荷兰官方跟杨潮热情的交谈,谈的却是经济问题,荷兰人也就只看重一个经济问题了,海上马车夫早就被大英帝国拆的剩俩轱辘了,没什么野心了。
除了荷兰,还有一些国家也来荷兰拜会杨潮,在德国那个是非之地他们不方便,但是在中立国荷兰,他们就没有顾忌了,瑞典人来了,丹麦人来了,挪威人来了,芬兰人来了,连法国人都来了。
瑞典、丹麦和挪威这三个北欧国家中,除了挪威外,丹麦和瑞典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工业化,跟荷兰一样,在19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中,人口增长了一倍,都在500万左右,教育发达,人口素质比较高,制度上也早就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他们是自然而然的迎来工业化的,产业十分合理。
对这种国家,杨潮也是很欢迎的,因为合作会有稳定的收益。哪怕二战中被纳粹侵略,战后也是能收回来的,当然前提是中国足够强大,你强大就能拿回一切失去的。也许还能拿的更多。
但是这几个国家的产业跟中国不太互补,因为他们的工业化是自然而然的,政府参与度低,因此产业都是符合他们国家禀赋的,比如丹麦是以养猪业出名。然后辅助加工猪肉、猪油和猪皮,还有森林产业,航运和造船;瑞典的铁矿资源丰富,含铁量高,加上高素质的教育人力,正在发展高端冶金业,同样森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跟丹麦差不多;芬兰的工业化水平比这几个国家都晚,从沙俄du立出来之后,经济类型变化不大。依然是以森林产业为主,甚至直接就是出口木材原料,工业还比较落后,他们真正发展要等到几十年后了。
杨潮有兴趣跟这些国家合作,这些国家也很想从中国挣钱,中国那么大他们随便分点,就富足了。
可是杨潮实在是看不出这些国家跟中国有什么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只能提出一个建议,邀请他们组建贸易代表团去中国考察,中国愿意跟他们签订优厚的贸易协定。并鼓励互相投资。
几个国家代表都满意的走了,当然官方手续还得走一下,但应该不会有什么阻碍,这种小国。跟他们合作了,不会给潘训加分,跟他们没有合作,也不会给他失分,可有可无,潘训也不会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
最重要的是法国。法国这几年跟中国经济上的互动加深,不但因为法国产品合适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法国对中国的了解上升了,上升的程度比他们上百年的积累都大,因为他们直接留住了20万华工。
在法国政府的努力下,战后有20万单身华工,最终留在了法国。这对曾经高达500万的华工总数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华工问题,法国数量庞大的党派意见很不一致,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个问题提上了议程。
有的势力表示,要保持法国民族的纯洁性,拒绝中国人和其他种族留在法国,但也有的派别希望继续跟华工签订合同,让这些已经适应了法国的华工继续为法国工作,前者是民主主义者的态度,后者则是资本家阶层的意愿。
就好像后世的中国对中国姑娘嫁给外国人很不满一样,认为那些女人是自贱,20世纪的法国也一样,法国是一个民族主义很强的国家,舆论一直仇视法国女性嫁给外国男子,他们的法律和政策长期是不鼓励跨国婚姻的,一旦法国女性嫁给外国人,即刻失去本国国籍。
只不过人穷志短,战争中死亡了几百万法国适龄青年后,面对不留下国外劳动力就没有劳力可用的状态,法国人最后在现实面前低头了,他们修改了法律,对跟法国女性跟外国人的婚姻采取了一种妥协的态度,不但允许法国女性保留国籍,而且允许外籍男性加入法国。
在这种制度下,战争中跟法国女性发展出了爱情的20万华工留下了,当然更多的华工回国了,带回去了20万以上的法国媳妇。留下的华工中,相当一部分是娶了法国战争寡妇,还帮着法国人养孩子。
中国人是对自己睡过的女人感觉到有责任,但同时不认为自己对女人有专一的责任,所以这些人一边用辛苦的劳动养活法国女人和法国孩子,一方面在男女问题上也不干净,往往勾搭不止一个姑娘。
沉重的压力下,这些人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幸好中国人吃苦耐劳,压力之下也懂得变通,很快开餐馆的,开小商店的,洗衣店的,大量的华人开始从事商业,其中就有一些开始了对中国的贸易。
这些人在国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亲戚关系,同乡关系,都助力了他们的生意,所以法国产品竟然开始深入中国的乡村,雷诺的小型农用机械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却不是唯一的畅销品,法国的各种时尚产品,服饰、香水、化妆品、红酒、香槟等奢侈品则进入了日益富裕的城市中产阶层的生活中,法国的电线电缆甚至灯泡则进入中国快速发展的电气化事业中。
在多达数万的懂得中国文化的大小商人努力下,中法贸易的规模飞速增加,中国已经成为法国最大的贸易对象,每年出口额达到了5亿金元券,顺差就有1亿金元,已经引起了中国农商部的高度关注。
杨潮这次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法国人每年从中国弄到1亿金元,那意味着100吨黄金流入了法国,法国当然不愿意放弃。
满口说着也愿意合作解决目前的高度逆差问题,但是不同意修改税率,法国人认为税率很合理。目前的贸易是因为法国的商品质量好,中国消费者喜欢。
杨潮说,法国对中国的机械产品,造船、机车、钢铁产品和布匹、皮革的关税太高了,如果不降低关税,中国将对法国的拖拉机、丝织品、成衣和电子产品加征关税。
中国的机械制品是德国、美国给打的底,而且不是落后的产品,杨潮当初可是不遗余力的扶持了一批高端产品的,迪塞尔的柴油机,希思的机床。造船业也是源自德国美国技术,后来还吞并了日本的造船精华,技术能力堪比英美。使用迪塞尔柴油机,采埃孚传动技术,还有西门子技术的柴油、电力机车,现在也是世界先进产品。庞大的钢铁规模,已经从高端降低到廉价的花扦布料,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蒙古的牛羊皮货。
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比法国那种中小型同类企业有太大的优势,但是法国的关税很高,对这些产品进行保护。
“我们双方可以降低更多的关税,关税除了增加一丁点财政,只会限制双方的产业分工,如果你们愿意,我们甚至可以进行完全自由贸易的试验,建立中法自由贸易区,在一个时间段内,双方互免全部关税,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如果你们不同意,我认为我们将迫于无奈,提高某些法国商品的关税。”
杨潮高傲的向法国人通告。
他是跟潘训沟通过的,他的态度就代表了中国的态度,潘训也认为让杨潮这个扒皮出面,能争取到的利益,比农商部那些要脸的家伙多得多,于是给了杨潮一个中法贸易全权特使的临时职位。
全部免除关税,这种手笔,让法国商务代表血压有点上升,如果真的这样,无疑会大大提高法国产品的出口,但是也会促成进口大量的中国商品,他真的做不了这个决定,法国得评估一下是否对法国有利。
杨潮一点都不在乎,他只是抛出了这个概念,中法自由贸易区的概念。
杨潮知道,法国人是无法答应的,不是法国的有识之士不想答应,而是他们的国会乱七八糟的,七八个党派实力相当,完全达不成共同意见。
在对法国问题上,他们自己就僵持不下,导致各种昏招迭出,让英美主导了德国事务,要知道德国可是在欧洲大陆上的,就在法国边上,还是世仇,他们竟然失去了对这个国家的控制。
这届法国政府中,为了达成一致,总统竟然直接让前五界政府的总理加入了内阁,希望笼络各派来达成一致,但争斗更大了。
但法国人不上心,有人很上心,荷兰人对此非常上心,他们是一个小国,他们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如果能把那些他们制造不了的大工业交给中国,换取中国免除他们其他产业的税收,于是荷兰想要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