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以忍受的,是在宦官和外戚的争斗中,受伤害的往往是士人,成了他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恒、灵二帝期间,发生了两次党锢事件,数以千计的士人被杀戮、囚禁、流放,甚至连这些士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不能幸免。
残酷的现实逼得士人们不得不思考,寻找着治国的良策。作为大汉王朝的统治阶层,朝廷的安宁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不得不有所作为。但是长期的奴役教育,使得他们不敢违背君臣大义,他们只想在朝廷当一个效忠者和执行者,而不敢当一个决策者。
也有不少的士人开始对君权神授产生了质疑,如果拿着屠刀就能拥立一个皇帝,难道天神的意志就靠屠刀来体现吗?如果宦官、外戚都能拥立一个皇帝,还要这些士人们何用?
……
“杨林小儿,真是欺人太甚!”杨林的檄文传遍洛阳,董卓气得把酒杯都摔在了地上。他立即命人找来李儒,气呼呼地命令道:“立即调集兵马,我要与杨林小儿决一死战。”
“太尉大人不可动怒。”李儒连忙上前,劝阻道:“我仔细看过杨林的檄文,他并没有与太尉大人兵戈相见的意思,那不过是杨林几句泄愤的话而已。而且他提的那些倡议,要求选举、监督、罢免皇帝,士人们能答应吗?他几乎是天方夜谈,谁也不会当真的。”
“我也知道他没有动武的意思,可是他骂得也太恶毒了,我怎么咽得下这口气?”董卓可是很少被人欺负的,差不多从来都是他在欺负别人,怎么可能吃这个亏:“不行,你得给我想想办法,我非出口恶气不可。”
“太尉大人,我们现在刚刚控制洛阳,确实不宜与杨林决战。不过,让北军、西园军动动也好。”李儒皱了皱眉头,想了一想说道:“前几天接到河东郡急报,盘据在白波谷的叛军突然进攻河东,而且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率领数千骑兵联合白波叛军共同攻击河东郡县。太尉大人可以平定河东叛军为名,调集军队渡过黄河,屯兵河东,随时威协杨林的大军。”
原来,黄巾军余部郭太等人在中平五年二月,在西河白波谷重新起义,号为白波军。至中平六年十月,白波军挺进到河东郡,队伍达到十来万人。河东郡太守率军镇压,不能获胜。
同时,已经归顺朝廷的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继位后,谋杀他父亲的南匈奴人于是叛变,共同拥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於扶罗到洛阳向朝廷控告他们。正赶上灵帝驾崩,天下大乱,於扶罗便率领数千骑兵联合白波叛军共同攻击河东郡县。
当时百姓都聚集在坞堡里自守,於扶罗没有抢掠到什么东西,自己的部队却有不少伤亡。他想再回到自己的领地去,但南匈奴人不接纳他,他便停留在河东郡的平阳县。
“善!就让牛辅去吧。叫他一面进攻白波叛军、匈奴叛军,一面监视杨林。要是杨林有什么风吹草动,让他立即进攻。”董卓挥了挥手,恨恨地说道:“别人都怕杨林,我倒是要看看,杨林的骑兵究竟有多厉害!”
“太尉大人,杨林的檄文一出,洛阳肯定有人蠢蠢欲动。我们在派兵威协杨林的同时,你要把朝廷大军集于一身,千万不能让那些士人们钻了空子。”李儒眨了眨眼睛,献了一计:“请太尉大人立即上奏,设立相国一职,由你总揽朝政。”
……
对于李儒的提议,董卓当然赞成,立即召来对自己亲近的两个士人大臣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把自己要当相国的意思告诉了他们,并要求他们联名上奏,让天子下诏。
相国就是丞相,也就是朝廷大臣之首。刘邦开国之处,也设立过相国,可是由于相国位高权重,甚至威协到了皇权。刘秀建立东汉以后,为了防止篡权,再也没有设立相国。
对于董卓的狼子野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当然明白,不但没有劝阻,反而还一个劲的拍马屁:“太尉大人英勇善战、功勋卓绝,为平定西凉立下汉马功劳。如今又平定洛阳之乱、拥立新帝登基,犹如伊尹、霍光在世。确实劳苦功高,朝廷大臣无人能比,官拜相国当之无愧。”
“呵呵……小时候,长安的算命先生给我算过命,说我的相貌,是尊贵无上的!将来必定大富大贵。”经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这么一吹,董卓连自己姓什么差点都忘了,自己也跟着吹了起来。
“不过太尉大人,如今杨林广发檄文,蛊惑人心,太尉大人不得不防也。”尚书周毖上前一步,朝董卓拱了拱手:“太尉大人,杨林如此行事,无非是与太尉大人争夺人心。下官以为,太尉大人当厚待天下士人,以收天下士人之心。”
“言之有理。”董卓自从进入洛阳,就一直向士人们示好,他十分清楚,自己只是一个武将,治国还得靠这些士人。同时他也希望这些士人们能抛弃前嫌,站到他的阵营里。对于尚书周毖的提议,他当然也不会反对。
“太尉大人,袁氏一族,门生故吏遍布州郡,只要善待袁氏一门,则天下士人归心矣。”尚书周毖抓住机会,向董卓建言:“废立皇帝这种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绍不识大体,得罪了您以后,心里害怕而出奔,并没有别的想法。如今急着悬赏捉拿他,势必会使他反叛。假若袁绍收罗豪杰以聚集徒众,其他的豪杰便会乘机起事,那样的话崤山以东地区就不归您所有了。不如赦免袁绍,任命他为一个郡的太守,他因赦免而感到高兴,就必定不会再有后患。”
董卓想了想,朝廷大臣不少人逃出洛阳,如果自己不再追究,他们必定也不会反叛。而且袁隗一直非常配合自己,自己也应该有所表示。他点了点头,痛快地说道:“你说得有理,命袁绍为勃海太守,封祁乡侯,同时任命袁术为后将军。”
……
“叔父大人,你找我有什么事?”刚刚穿上后将军的官袍,袁术就接到了袁隗的传信,心里不由得非常纳闷。叔父大人平常只看得起庶子袁绍,根本没把他这个嫡子放在眼里,是不是见自己当上了后将军,要祝贺自己?
“呵呵……穿上后将军的官袍,倒是也象个将军大人了。”袁绍冷冷地看了一眼袁术,嘴角边露出了一丝嘲笑,他没好气地说道:“你别高兴的太早了,知道董卓为什么封你为后将军吗?”
袁术当然明白,凭他的声望和功劳,怎么也当不了后将军。而且他火烧皇宫,没杀他的头已经很幸运了。他以为袁隗又要教训他,便恭敬地说道:“我知道,董卓这是要巴结我们袁家,他不仅封了我后将军,而且还封了袁绍勃海太守,祁乡侯,就是为了让叔父大人听他的话。”
“唉……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袁隗摇了摇头,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可是这毕竟是他的侄子,便耐心地问道:“你知道那些朝廷大臣们为什么纷纷逃离洛阳吗?”
“我知道,他们都说天下不久就要大乱,洛阳首当其冲,他们这是躲避战火去了。”袁术少以侠气闻名,也有几分胆色:“他们这是杞人忧天,连手握重兵的骠骑将军杨林也就敢发发檄文、骂骂董卓而已,谁还敢把董卓怎么样?”
“糊涂!咬人的狗不叫唤,叫唤的狗不咬人。”袁隗猛地挥了下手,板着脸说道:“那杨林虽然没有公开宣战,可是他把自己的目的说的清清楚楚。他要是不准备打仗,他花那么大本钱把檄文印发全国干吗?他这是在争取民心、民意,你懂吗?”
“这么说,我还得感谢杨林啰。就是他的一道檄文,把董卓吓住了,才想起拉拢我们?”袁术笑了笑,不屑地说道:“董卓不会这么胆小吧?他那道檄文都是些梦话,建立什么监察御史会议,选举、监督、罢免皇帝,而且皇帝还实行任期制,他一定还没有睡醒!”
“我看是你没有睡醒。”袁隗指了指袁术,恼怒地说道:“自汉以来,皇帝不断地被废、被杀,而且宦官、外戚互相争权,天下不得安宁,士人们早就在寻觅长治久安之道。杨林提出的监察御史会议制度,古以有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自董卓废除少帝刘辩、强立献帝刘协,袁隗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保证朝廷正常的世代交替,不至于出现宦官、外戚、权臣争相拥立小皇帝,以独霸朝政的办法,而杨林的檄文,似乎让他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
“天下士人、百姓确实需要一个皇帝,他并不需要伴随皇帝而来的宦官、外戚、权臣,也不需要那些年幼不懂事、昏庸无能的皇帝。谁来保证皇帝正常行使权力呢?圣人的教义已经无法约束皇帝,只有各地派来的监察御史来选举、监督、罢免。”
“呵呵……叔父大人,要是真的让各郡的监察御史选举皇帝,恐怕不能只选姓刘的吧。”突然之间,袁术的眼睛里似乎放出了绿光:“如此以来,说不定我都有可能选上皇帝。”
“嗯……”袁术的话太大逆不道了,袁隗吓了一大跳,要是在平日里,他恐怕马上就会责骂袁术,可是他今天并没有指责袁术,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有想到。他不由得在心里问道:刘家的人就该永远当皇帝吗?
第373章 寻找 治国 良策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