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3回:大兴土木
当顾雍上书的越加频繁以后,彭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是自己修建了府邸,而麾下皆没有之故,所以他们眼红罢了。
如此彭羽为了避免再被这些麾下说三道四,大手一挥,建!
所以此地突然之间,各府邸就拔地而起了。
不仅如此,彭羽习惯于大手笔,当亲自眼见“骠骑将军府”及周边府邸落成以后,忍不住冒出要将此地建设成为西凉政治中心的想法来。
政治中心的想法冒出,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如此一来,小建变大建,小兴变大兴!
彭羽闲来无事,更是亲自设计,大刀阔斧的对当地进行建设了。
扩大规模以后,光给麾下建造府邸已经无法满足彭羽的大手笔了。
以彭羽“骠骑将军府”为中心,在四周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宅第,再加上人数众多的老兵混得的住宅,短短时日内,此地焕然一新,兴旺不已。
不但彭羽麾下的将领在此地皆得到一处宅第,就连跟随彭羽多年的老兵们也在此地混到了一块住宅。
借此时机,彭羽更是将“改革”深入到军卒之中!
东汉自灵帝开始,天下一直动乱,所以东汉的兵丁实行的皆是募兵制。
何谓“募兵制”?
说简单些,就是出钱出粮招募的百姓凑齐的兵丁,这些兵丁几乎算作招募者的私兵,而且当兵几乎要当一生的。
除了在军营九死一生屡立奇功获得晋升的机会以外,其他的兵丁几乎都要在军营度过漫长的光景,直到其年老体衰,身体不足以支撑军旅生活以后,才会从兵营迁出,可也因此,这些老兵的下场往往甚为凄惨,几乎都是孤苦无依的死去。
当兵的待遇如此凄苦,而彭羽麾下的兵丁似乎比“募兵制”的兵丁更为不堪,这只因彭羽军中更多的兵卒都是黄巾的俘虏,如此说来这些人皆是彭羽的战利品而已,所以这些人更算是彭羽的私兵了。
彭羽饶其不死,其哪里还敢与彭羽提待遇?
所以彭羽的麾下兵卒的日子,除了衣食无忧之外,倒是过的挺苦的,至于成家立业一事,更是不敢想了。
可对于彭羽来说,这些兵丁虽然是黄巾的俘虏,但多年来跟随彭羽南征北战,彭羽岂能还将他们另眼相待?所以“军卒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彭羽的队伍越发臃肿,这只因屡次的大战,彭羽的俘虏都越来越多,手下的兵卒几乎达到数十万之众,当然这些兵卒并未上前线杀敌,只是在后方屯田而已。
但这些屯田的兵丁,也是兵卒,这些人没日没夜的劳累,却得不到相应的待遇,彭羽岂能心安理得的就此“剥削”着他们?
第二,西凉的环境越来越好,百姓们都能丰衣足食了,内部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少,境内根本无需再养着如此庞大的军卒来震慑百姓们了。
第三,彭羽庞大骑兵的建立,全体上下早已被骑兵所震撼,纷纷感叹骑兵的好处,如此对于步卒的需求反而淡化了许多,所以与其养着如此多的兵卒,不如让他们解甲归田,去成家立业去。
总而言之,彭羽不想还没什么,一旦考虑到军卒之中发现需要解决问题甚多,综合来讲,就是兵卒太多,待遇不好,无家无室,老无所依。
彭羽既然发现了此些不合理之处,岂能视而不见?“军卒改革”就犹如大兴土木一般在西凉大刀阔斧的进行了。
军卒改革相对于彭羽的政治改革就简单许多了,这是因为,西凉越来越富庶了。
乱世愿当兵的人,都是因无路可走,只能依靠当兵谋条生路而已的人,这些人刀口上舔血,死人堆滚爬所为的却是生存二字罢了。
现在的西凉,可不同往日,乃是一风水宝地,到处都是良田,养活一家老小,早已绰绰有余,而军卒获得的待遇只比普通百姓好不了多少,如此一来,只要彭羽松口,让其能够选择性解甲归田,军卒之中愿意的人大把。
所以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当彭羽与顾雍商议过后,开始在西凉缓步实施了。
先让年满三十五岁者,立即解甲归田,并由当地太守负责置办家业,并且按照其在彭羽卒伍之中的年月来免除赋税。
如在彭羽军中待满了三年者,相应获得免除赋税三年的待遇。
如此一来,这些年龄偏大的兵卒虽依然“无家”,但至少“有室”了,而且还有一定的生活保障,这些兵丁自然对彭羽感恩戴德了。
当这批人被安置以后,再慢慢的将“军屯农”改制为“民屯农”,让这些黄巾的俘虏不再以军卒的身份屯田,更加大他们的收入比例,如此一来,这些兵卒自然喜出望外,皆兴高采烈的从军屯改为民屯了。
各地太守在其中只是起到监督的作用罢了,当军屯农彻底改制成为民屯农以后,彭羽更计划彻底的收手,让他们自由的在西凉生活。
这批兵丁也不容易啊,跟着彭羽多年,也苦了多年,虽然如此使得彭羽似乎损失很大,但彭羽觉得不可再“剥削”这批兵卒了,尤其是西凉的处境如此好,光赋税收入就足够彭羽养兵了,所以彭羽义无反顾的在西凉之中畅行此事了。
但彭羽也不能将所有的兵卒全部解散,尤其是自己的骑兵,那是千辛万苦才凑足出来的兵丁,更是彭羽手中精锐中的精锐。
如此一来,为了平衡此事,彭羽还要提高精锐兵卒所得到的待遇。
彭羽大手一挥,在西凉之中,将兵卒的待遇提高了一倍不止,甚至若非顾雍与卫宁强劝,彭羽还要提高到二倍以上!
这又引起了西凉之中许多人愿意前来充当兵卒。
要知道彭羽所施行的一切,百姓皆有目共睹,兵卒待遇甚好,且年满三十五岁后,官府还为其置办家业,如此待遇数百年未遇,所以前来充当兵卒的百姓络绎不绝。
为了解决此事,彭羽只好施行精兵政策,对新召集的兵丁要求必须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身强体壮到苛刻地步,且家中必须有兄弟才行。
如此一来,这才将彭羽的兵丁控制在十万数以内了。
彭羽在西凉施行着“军卒改革”,因为顾雍与卫宁的密切合作,也因为彭羽舍得花钱,使得兵卒与百姓几乎人人皆是感恩戴德的地步,而彭羽自然对此得意洋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