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斗,但日军却并非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中国军队的特点是装备好火力猛,在这种特点下,中国军队就很容易忽略一点,那就是射击时的精度……这其实是在美式装备、美式战术及后勤下的一个后遗症,有大量的子弹和炮弹随便中国军队怎么打,那么打仗似乎就不需要讲究精度的问题,一上来先打一片炮弹再说。
这种习惯同时也会影响到步兵,跟在坦克后的他们往往就是一探出身子也不管有没有看到目标,只管扣动扳机“砰砰砰……”一口气把弹匣里的八发子弹打完了再说。
这倒不是说张弛舍不得这些弹药,事实上美国佬有的是弹药,而且美国佬还提倡这种打法,但张弛却知道一点……战场上不管是什么战术什么打法,只要是形成了规律就不是件好事。
规律这东西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有时形成了自己还不知道,但敌人却是分析你、研究你,在抓住规律之后马上就会针对这个规律做出反击。
因此有句话叫:“最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敌人”。
远征军战士的这个规律很快就被日军掌握了,于是日军就分成几组举着步枪分别盯着坦克中间的空隙处,等远征军战士探出身子扣动扳机时就射出一发发子弹。
由于战士们习惯打完两、三发甚至有的还打完八发子弹才缩回去,所以日军有充足的时间瞄准,再加上日军枪法又奇准,于是探出身子的战士一个接着一个的倒在了血泊中,甚至他们大多还是头部中弹牺牲的。
日军这种战术十分有效,战士们后来甚至有一段时间都不敢冒出头去射击,这么一来坦克在步兵掩护上就出现了真空,鬼子就乘着这时候抱着手榴弹和炸药包冲了上来……
但鬼子最终还是没有得逞,因为这时张弛手里的狙击枪发挥了作用。
“砰”的一声,一名抱着炸药包的日军被打倒在坦克前。
张弛没有像其它战士一样从坦克后探出身子去射击。他知道日军已经锁定那些位置,以日军的素质,就算自己探出身去只打一发子弹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回头也一样会有危险。
所以张弛是趴在地上,透过坦克底盘与地面的空隙瞄准前方的日军。
当然。因为这空隙的只有几十公分,所以张弛第一发子弹只能打目标的脚,但这并不影响张弛将其击毙,他要做的只是等日军脚部被命中倒下时再朝其脑袋上补一枪。
“砰!”一名抱着磁性反坦克雷的日军被张弛打倒在地。
这名日军几乎就要成功了,他靠近坦克的角度正好是坦克履带的位置……这应该是个巧合。因为日军也想不到张弛会利用坦克底盘下的空隙狙击。
这个巧合使张弛无法瞄准他,但张弛又分明在履带的空隙间发现了那双朝坦克靠近的腿,而且已经十分接近。
情急之下,张弛从地上一跃而起,单手抓着坦克后部的抓手手脚并用的一撑就跃上了坦克的后部,接着猛地举枪站起身来射出一发子弹后又用最快的速度缩了回去。
就是这发子弹将日军击毙,而所有担任掩护任务的日军都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突然站在坦克顶上射击。
“砰!”第三发子弹射出时就再次将一名抱着反坦克雷的日军击毙。
这一回,张弛冒了一个险……他像其它战士一样探出身射击。
但张弛探出身又与其它战士不一样,其它战士是探出身打完几发子弹再缩回来,如果张弛也是这样做的话。只怕此时的他就是地上的一具尸体了。
张弛是飞快的从一辆坦克跑往另一辆坦克,因为他在不住的跑动没有在坦克边缘停留,这使得所有将准星对准坦克边的日军都失去了狙杀张弛的机会……或者也可以说,那些日军都比张弛慢了一步,因为张弛只听到耳边一声声子弹飞过的“嗖嗖”声,而这些子弹显然都都是以他为目标。
就在张弛跑动的期间,他举起步枪朝前方射出一发子弹,这发子弹再次为前方的坦克解了围。
接着日军就没有机会再发动这样类似的攻击了,因为此时坦克已经越过了日军所藏身废墟,随着一片“哒哒哒”的机枪声。日军就在一片惨叫声中倒在了血泊里。
这仅仅只是在战斗中突如其来或者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一次危机而已。
这种危机并不是说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或是火力对比悬殊就不存在或是不会发生,就比如现在,新一师及英印第三十六师要拿下这昔卜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战场的危险往往就会出人意料的发生。
张弛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昔卜的战场还有另一个更大的危机……
日军大佐山崎信和知道昔卜守不住,于是就决定孤注一掷,他准备用昔卜仅有的十辆九七式坦克掩护步兵对敌人发起反冲锋。
这个选择是正确的,首先坦克这东西在绝大多数都应该把它放在进攻的位置上。其次就是昔卜无险可守,与其坐等被敌人给冲散击溃,还不如发扬日军肉搏战的优势反戈一击。
也不知道日军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选择的突破口是英军三十六师。
而此时的英军三十六师,却是趴在单兵工事里等着……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等中国军人将日本人打得差不多的时候,再一拥而上取得最后的胜利。
他们当然知道这“最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那说难听点就是去接收战果的。当然,英印师中无论是英国军官还是印度士兵都很乐意服从这个命令。
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此时一支日军正计划朝他们方向发起反冲锋,而且这支日军还是带着必死的决心的……以两个中队三百多人的兵力去冲击敌人一个师,就连山崎信和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冲得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