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做意大利国王某种程度上比当法兰西皇帝更靠谱。曾经有人戏谑地称法国只有在女人和外国人的领导下才能打胜仗。众所周知,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而科西嘉是在拿破仑出生前后,才真正变成法国的领土的。拿破仑的母语压根就不是法语,而是科西嘉方言,也就是一种意大利语。在拿破仑进入法军服役后,最让人嘲笑的两点,一是他的矮个子,二就是他可笑的科西嘉口音法语了。
也正是因为在法军中被歧视,才让年轻气盛的拿破仑一度在军校毕业之后,返回科西嘉去搞科西嘉独立运动。
后来的拿破仑接受了自己法国人的身份,但是更确切地来说,是认为法国人的身份更有利于自己的发挥,为自己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究其本质,拿破仑是一个十足的现实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功利,他可以是法国人,也可以是意大利人。
当他来到意大利,带领一支强大的军队,而面对一盘散沙的意大利诸侯,和唐人默许之下,他又翻出了自己“意大利人”的身份,堂而皇之地要为意大利人谋求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去建设一个富强而发达的国度。
这件事对唐人来说很蛋疼,尤其是熟知历史的唐人,觉得格外违和,但是仔细琢磨又十分符合逻辑。另外一件让唐人不太爽的是,大唐支持的是共和国,而波拿巴却一意孤行地给自己加冕成为了意大利国王。
拿破仑似乎也知道自己任性会引来唐人的不满,所以他立即给唐人送出了好处,原属于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地区,被拿破仑当成礼物送给了大唐共和国,而对此最为满意的莫过于海军了。
达尔马提亚多良港,其中斯普利特更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拥有此地,大唐就得到了在地中海的支点,对于地中海沿岸控制力大增。更何况达尔马提亚还是在巴尔干半岛上,对于影响巴尔干和奥斯曼土耳其也拥有一定的好处。
拿了好处,自然就不能再对意大利横加指责,大唐也就顺水推舟,承认了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的统一对于欧洲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一方面这是由激进革命派统一的国度,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君主国。英国和奥地利都希望能够拉拢意大利,从而破坏大唐和德国的布局,增强欧洲传统势力。
当然,在1795年欧洲大战落下帷幕之后,欧洲各国的头等要事还是加速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几乎是所有国家在这方面都格外地用心。哪怕是刚刚实现统一的意大利,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工业发展计划,希望从一个落后和纷乱的南欧国家,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
英国一如既往地走在欧洲国家的前方,尽管一场战争打得英国颜面尽丧,连首相小威廉皮特都下台了,不过英国人也认清了自己跟大唐这种真正强国的差距,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国内建设。为此英国内阁还专门增添了一个工业大臣,由菲茨威廉勋爵担任。
这位工业大臣在上任之后,展现出了巨大的工作热情和投入态度。他首先向首相和王室提出了借鉴大唐的发展经验,在英国国内开设更强有力的国有企业的建议。
作为资本主义老牌国家,英国更推崇自由市场的私人资本企业,但是随着特别多大唐经济学理论的传入,英国很多有识之士也有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在唐强英弱的局面下,很多人都尝试探究英国究竟弱在哪里,特别是在制度上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大唐的地方。
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虽然英国素来是保守势力的大本营,但是相比在另一位面19世纪下半叶,清朝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才从学造洋枪洋炮到学习制度方面的思维转变,而英国人几乎是在一开始就抓住了要点。他们倒是无意变革根本性的政治制度,而是在经济方面学习制度和管理上面的东西。
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显然就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大唐国有企业在全世界横冲直撞,让所有欧洲列强都不由惊叹和嫉妒。之前的欧洲殖民公司们大都有政府的背书,但更多他们是由私人资本驱动着的,而政府虽然有影响力,但是却不够直接。
大唐的国有企业们不从事大而化之的殖民产业,而是更多集中在某个工商领域,背后站着的直接就是政府。他们的收益上缴国家,同时也有国家的直接投资,并且还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企业的工人更有组织性,在特殊时期甚至可以组织成为民兵,参加军事活动。
种种好处让英国人看在眼里,所以工业大臣就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模仿大唐,由英国内阁财政部投资,建立一批国有企业。甚至还提议,王室也应该用资产做出表率,投资一些工业项目,同时还可以为王室创收,进一步降低王室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性。
可以说菲茨威廉勋爵的提议在英国引起了高度重视,虽然很多私人资本家和贵族们反对,认为这会挤压私人资本的生存空间,但是现在英国高层和上流社会的统一认识是,要奋起直追,使得英国更加强大起来,不能再失败于大唐,所以一切有利于英国强大的政策,不管有多少反对之声,必须上马。
就这样,英国火速地由政府牵头和出资,成立了一系列的钢铁、采矿、机械和造船等企业。这些企业比较集中于重工业领域,这是由于重工业的回报比较慢,投资大,所以很多私人资本对此并不热衷,但对于国家而言,这些重工业却关系到国家的直接强大与否。
英国花了大价钱,从大唐采购了相当数量的淘汰设备以及技术工艺,用于这些国有企业,其决心和手段让唐人也是颇为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