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要求可以不考虑,小学校长的请求赵子赟是相当重视的,自从王颂做了他的老师,别的不说,这尊师在他脑海中绝对是第一位的。
“老师,我直接问了,您们打算出多少钱建私立小学?”
唐乃康尴尬,犹豫半天还是实话实说:“子赟啊,你也知道我们这些搞教育的没几个钱,这次我卖了上海的家产,我们几个大概凑了三万元。”
三万元在有些省不算少,在现在的察哈尔,顶多是建两百人左右的小学校,分到年级,也就一两个班。
“老师来察哈尔,怎么也要待在张家口,私立教育察哈尔也非常重视,老师有丰富的经验,到张北太委屈了,我想支持老师。”
“子赟,我不是来…..”唐乃康有些愠怒。
“老师,作为学生,感恩之心要有,我不是要作秀,只是想告诉世人,做人要有原则,我个人投资教育,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拿出钱来,公立私立两花齐放,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唐乃康有些楞了,自己果然没看错,面前的赵子赟绝对是自己一生的骄傲。
“做教育,就是要放得下面子,争取更多的钱,老师,我觉得子赟说得很有道理。”李良也劝道。
“那好吧,子赟你打算出多少?”
伸出一个巴掌,唐乃康有些心跳,五万?赵子赟随后说出的让他吓了一跳,“五十万。”
张着嘴,唐乃康不知道该说什么,赵子赟却还没完,接着道:“我回头和教育厅商量下,看出个规定,以后察哈尔的私立学校,自己出两元,察哈尔给一元,学生也按公立的给补贴。”
“子赟,你这样会亏不少钱的!”唐乃康惊叫道。
“亏吗?老师,我不这样认为。”赵子赟笑了笑,“用一元撬动两元,值了,何况还可以解决多少教师的工作,这样在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时,我们省府负担的教师费用不会成倍增长,这还是表面上的,老师您想想,几年之后,这些学生成长起来,能给察哈尔带来多少收益?”
“你眼光之远,老师自叹弗如,也罢,我就当当你这个典型,就算有人骂我靠你吃饭,我也认了!”唐乃康叹道。
要说这件事引起的轰动比冯少山等人投资察哈尔还大,察哈尔对私立学校的支持力度之大,远超外人想象,唐乃康最终没有采纳赵子赟所说,将学校建在张家口,他认为这里已经有足够资源,他将学校建在了涿鹿,并起了一个仿古的名字,涿鹿书院,占地两百亩,涉及从初等小学到高等小学,并附属一个中学,如果全招满,学生人数可达到两千人!这比有些省立学校都庞大。
教师完全精挑细选,除了跟随来的几人,合适的继续教课,不合适的转为行政,其余教师他唯一考虑的是上海的同仁,私立学校要收取学费,和公立学校相比,必须以教学质量取胜,唐乃康再次返回上海,他已经列好名单,不入他法眼的,就算不要钱,他也不要!
教育是种圣神的职业,唐乃康坚信有志同道合之人,果然,得知他返回上海,很多人都来打听情况,知道他在察哈尔将建立一所让人拙舌的私立学校,很多人夜不成寐,想去,可家人是问题。
有的家里是两口子都从事教育,稍微一商量,便做出决定,去!
众人都知道唐乃康那里虽然庞大,但名额也是有限的,一有人决定去察哈尔,其他人就难受了,迟了可没机会!有些人私下里偷偷瞒着家人和唐乃康签署合同,前往察哈尔任教,想既成事实后再说服家里人,这闹出不小的乱子。
不过多数家庭最终还是认了,察哈尔不是什么不能去的地方,听说生活确实不错,上海……,还是离开吧。
当唐乃康带着大队人马准备前往察哈尔时,上海教育界真是坐立不安,条件…..,没得比了,大上海又怎样?教育界担心的不是唐乃康挖走了一批优秀人才,而是他证实了察哈尔的一些说法。
既然有报恩带作秀的一些成分,赵子赟干脆把此事当做一件向世人宣扬的大事来办,教育厅厅长马麟亲赴上海,他手拿察哈尔省府文书,再通过俞鸿钧的一些老关系,直接在上海港包了英国的一艘小型客轮,准备让唐乃康等人乘船北上天津,大张旗鼓的宣扬此事。
随后,马麟又在华懋饭店召开了记者会,向上海教育界通报此次唐乃康到察省办学的情况,并介绍了察省教育厅今后的一些设想和扶持,不少私立中学学校的董事会都派人和本校校长一起参加了这次记者会,听完情况通报和扶持政策,会场顿时炸锅,上海市教育局派来旁听的人看着这场景有些无可奈何,他们听说过也见过把教育挂在嘴上的大人物,但从来没见过把教育放到如此高位置的地方实力派。
教育对于地方政权来说,本就是个不赚钱还赔钱的行当,上海和北平教育相对发达,和外国人有一定的关系,很多时候,欧美列强是把教育当做亲善和建立与地方实力派合作的基石,国民政府的有限投入也不过是为了粉饰太平而已,察省为了形象,搞搞教育还是说得过去的,比如弄个北方大学什么的,如今马麟的介绍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教育界传言察省多年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各省,甚至比南京国府还要重视,这个传言以往让人半信半疑,现在看来,察省的想法和做法当真匪夷所思。
“马厅长,我有一个疑问,察省在教育上投入这么多,有那么多学生来读书吗?他们交得起学费吗?”有人问道。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对啊,这可不是生产个什么东西,办了学校,没有学生那不是白搭?
“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在察省办学就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察省教育厅和民政厅有联署办公机制,每年民政厅都会把适龄入学的人口统计数字通报教育厅,那些地方缺学校,教育厅一般可以提前一年掌握,根据这些数字,教育厅会与建设厅会商,提出建设计划,如果有私立学校进入,也会一并考虑。”马麟首先解释了学校设置的方法。
“至于学生,我想告诉诸位,大可不必担心,察省人口持续流入,虽然省府投入多多,但学校数量依然不能满足,尤其是中小学。学费一事……,要看各位怎么看了,察省民众的收入不高也不低,基本的负担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诸位是打着办学校发财的想法,那我劝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好不要去察省。”
在场之人多数点头,办学是一种付出,是为一种理想,赚钱并不是最主要的,接着有人又问道:“察哈尔多为蒙区,到蒙区办学安全吗?”
“安全不是绝对的,我不能保证什么事情都不出,我只能告诉诸位,在察省,学校可以算是禁地,任何到学校闹事的行为都会受到严惩,现在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警察负责定期巡访,学校也随时可以打电话到各地教育局或者省教育厅反映情况,甚至可以直接打给赵主席或陈秘书长。可以说,在蒙区办学安全能够保障。”
“说到蒙区,我还可以通报一件事,在来沪之前,赵主席特意和我交代,如果上海教育界同仁愿意到蒙区办学,察省可负责学校建设的一切费用,免费提供给诸位使用。”马麟抛出了今天最大的一个诱饵。
白送?那岂不是带着人去就可以开始招生教书了?窃窃私语声四起,马麟见状暗喜,他掌管教育厅,这些年下来,他已经发现学校的硬件支出并不大,相反是教师费用始终高居不下,公立办学已经难以维持一个高投入,他需要私立学校来弥补这个缺口,以往说服上海这些大城市的人总是有些难度的,现在有了唐乃康这个绝佳的例子,他不大做文章才怪。
“马厅长,可否组织我等去察省看看?”
“可以,我在这里郑重邀请感兴趣的同仁随我一同返回察哈尔,当然,这次没有想好的,随时都可以前往,我的邀请长期有效!”
马麟的到来引起上海教育界地震,吴铁城对此恼怒异常,这明显是对他的一个挑战,可他也没法反击,上海是大城市不假,但上海市府并不是富得流油。
报纸的成篇累牍的报道,让不少从事私立教育的人蠢蠢欲动,上海的秘书长已经走了,商会会长也常驻察哈尔,看样子是不打算回来了,如此多的先例,只能证明一件事,察省比传言要好,等唐乃康等人打包行李,准备登船时,已经有人早已在码头等候,和他一起返回察哈尔考察,真的可行,不排除去察哈尔建私立学校!
这种动荡一直持续到三七年,日本人大举入侵上海后,教育界集体大逃亡,首选便是察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