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远虑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吴伯与看盘中子鸡,用油炸的焦黄,边上有很多红色的小块菜蔬,他挟了一块,入口之后,感觉口腔猛然有麻痛之感,还好张永安先提醒了一句,不然的话他非吐出来不可。不过,细细嚼过之后,然后咽下口去,倒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爽快感觉,天还不很热,这一筷子下肚后,身上竟是冒出细细密密的汗珠来。

  “哈哈,”张永安见状大笑道:“愚弟第一次吃这东西,也是感觉辣的不行,这东西可是比茱萸和胡椒都厉害的多!”

  “应该是从吕宋那边传过来的吧?”吴伯与道:“弟在南方游历时,也曾听人说起过此味,不过这东西过辣,不能当主食来吃,只能算做调味一种,要想传播开恐怕还得有数十年乃至百年之功。不象玉米或是番薯之类,我进入李庄之后,发觉百姓的屋角场院,田间缝隙,已经到处是种植了玉米和番薯了。”

  “嗯,玉米和番薯已经选育了几年良种,加上不停的改良种法,现在已经颇为高产了。”张永安感慨道:“别处地方,不要说地方官没有心思做这样的事,就算有心,也要和地方官绅事先沟通好,就算官绅也支持,百姓是否能够接受,仍然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不象在李庄这边,张文澜几近一言九鼎,他说能种,可以种,那么底下人便是种了。就算头两年收的不够多,人们也不会说他的怪话,只是跟着孔至之继续改良,现在么,已经是无数人念张文澜的好了。”

  “仅凭此事,”吴伯与道:“其实张文澜已经有大功德在,将来……”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张永安打断了吴伯与的话,指着另一盘菜道:“这是番薯蒸排骨,番薯切丁于其下,排骨用酱油等物腌制了之后放置其上,大火蒸软,排骨味道入番薯之中,甚是美味。”

  吴伯与含笑道:“这也是张文澜的发明?”

  “正是。”张永安大笑道:“你我二人在王心一幕府时,就甚喜研究吃食,当时王心一不喜,说是玩物丧志,到了李庄后才知道,张大人最爱研究这些个东西,他这人没有别的喜好,看来就是喜欢一个口腹之欲。”

  “这样的人其实挺好。”吴伯与道:“以他的实力地位,也是十分难得。”

  两人心情放松,谈谈说说,饮酒吃菜,气氛正好,外间的小厮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一人,两人定睛一看,却是长着一张马脸的司官杨秋。

  “见过司官大人。”

  “在下叩见杨大人。”

  张永安起身作揖,脸上神色是笑嘻嘻的,并不紧张,吴伯与却是跪了下去,两手按在地上,意欲叩首。

  杨秋“哼”了一声,上前一步,扶起吴伯与,说道:“吴先生不要来这套,要叫大人知道了,我又得挨骂。”

  张永安向吴伯与解释道:“张大人废除了不少繁琐的礼节,跪拜叩首就是其中之一。”

  吴伯与不安道:“在下孟浪了,还请司官大人恕罪。”

  “无妨。”杨秋似笑非笑的道:“日后记得不要再这样,就算遇到大人,长揖就可以了。”

  “是,多谢司官指教。”

  杨秋坐了下来,看着桌上的菜,对张永安笑道:“原说要请你,你们倒先吃上了。”

  张永安坐下,缓缓道:“司官没有回府用饭,想必是有事情吧。”

  “瞒不过你。”杨秋一脸苦笑,将今日之事一五一十的说了。

  既然吴伯与被叫过来,张永安肯定不会瞒他,杨秋也就没有了避讳这人的意思。

  待杨秋说完后,张永安立刻一拍腿,说道:“司官是担心张大人生气多呢,还是感觉自己地位动摇多些呢?”

  杨秋拉长着脸,半响后道:“今天的事有些担心,不过还是想着日后的事多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张永安向吴伯与使了个眼色,接着道:“司官的担忧很是。在下在军情司也曾考虑过这些,和裕升的诸司,各有职掌,现在军情司的地位其实是稳固的,司官的不足之处,还是在于并没有鄣显出司官的重要性,没有凌驾于其余诸司之上,不知是否?”

  杨秋脸上有些尴尬之色,不过还是重重点头。

  张永安笑道:“其实司官有这样的进取心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对和裕升的将来十分看好,若是这般,我等也更加信心十足。其实今日之事,好办的很,主要是从文宣这两字上入手就可以了。”

  杨秋道:“先生请仔细说说。”

  张永安看向吴伯与,笑道:“老吴说说看。”

  吴伯与也不客气,直接道:“和裕升的有个文宣局在侍从司,但多半是代张大人写文告,也做些宣传之事,但并不精细。我和永安兄通过几回信,我们考虑过,有些事要刻意为之的话,效果比现在的做法要好的多。就以今天的事来说,很可以做一番文章,只是要司官牺牲一下形象。”

  杨秋起身道:“这个好办,我原本就该形象不佳才是。”

  张永安和吴伯与齐齐起身,拜道:“司官大人雅量,此事我二人一定替大人办好。”

  ……

  阳光从琉璃所制的窗子透进来,把房间照的通明透亮,比起以前的木制纸糊的窗子,琉璃窗户一样能打开透气,平时有风的话关闭起来,又比纸窗户透亮的多。

  这是张瀚新搬的办公地点,此前的西屋是冬天所用,保暖做的很好,采光略显不足,搬到这里来之后,墙壁上迅速被侍从官们贴上了各地的地图,墙壁的柜子里满是各处送来的档案公文,还有一些章程典范之类的文书,便于张瀚查询。

  也有一些李庄出的典籍,包括汤若望他们翻译过来的泰西书籍,赵士桢的兵书,茅元仪等人的火器和兵学的著作都有。

  汤若望和弗雷德里克等泰西人提议替张瀚专门烧制一些玻璃窗户,不过他们也就是知道一些原理,还是要花费大量的银两试制方有可能成功。

  张瀚考虑了一下,感觉此时还不是时机,现在军司把主要的利润目标放在铜矿上,前期投入巨大,易开采的铜矿石不会支撑太久,底下还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在矿区,另外就是垦荒的费用还有招募新兵的费用支出,再拿出银子来开辟玻璃工场,虽然盈利可期,但前期投入巨大,要真的做这件事,张瀚颇是担心田季堂会急的上吊去。

  张瀚正在翻阅最新的文告,近来各地的情形都较为稳定,眼前这份是军情局送过来的,杨秋汇报了两件事,一件就是他在军情局内部成立一个军情文宣局,专门根据突发情况来编写一些文告,并且通过和裕升发行的报纸,还有话本评书,皮影戏,杂戏来演出,消弥一些不好的影响。

  杨秋向张瀚汇报,上次俄木布洪的事,他已经叫人编成了皮影戏在核心地区演出,估计很快会流传开来。

  另外杨秋提出对各地进行初步的舆论管控,尽量做的隐秘,但也要防止不利于和裕升还有张瀚的消息流传。对这两件事张瀚都饶有兴趣,第二件事他有些犹豫,思索着没有下决定。

  在张瀚忙碌的时候,已经穿了一身新衣袍的俄木布洪就在一旁看着,但还是照蒙古式样裁剪出来,他已经快十五岁,其实在大明这里和成年男子相差也不多,最少在很多人家,这个年纪已经在准备娶媳妇,十五六岁结婚生子的,也大有人在。

  在张瀚房里,俄木布洪算是一道风景了,不高的身高,但和蒙古人一样圆滚滚的体形,十分壮实,额顶的头发剃光了一块,剩下的结成了小辫,在他的腰间还有一柄宝刀,是甲仗局按张瀚的意思特意给这个小台吉打制出来的,原本侍从官们都不赞同给这个小台吉佩刀,还是张世雄等武官感觉无碍,张瀚虽然早就不练武艺,早年的底子并不差,当初起家时张瀚曾经当街杀掉一个喇虎头目,现在更是被引为传奇,不少地方的戏剧都在演,也有说书先生编出了评书,先把被杀的那个喇虎头子编成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的豪杰壮士,然后被张瀚以高明武艺所杀,事实当然不是如此,不过最少张瀚的武艺不差,身边又从来不少护卫,一个半桩大的娃子,还是吓破了胆的,绝不会有敢于行刺的胆略,也没有这个本事。

  “叔父。”看到张瀚不停的忙碌,侍从们也不断的把档案归档,俄木布洪忍不住问道:“为什么处理政务要这么繁琐?”

  张瀚停住,想了想,说道:“有些事情看似做的很烦,但事实上做了之后会叫你很省事,有的事情你不做了,反而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比如这文书之事,就是如此。”

  俄木布洪似懂非懂,张瀚微微一笑,也并不多做解释。

  若这蒙古小子能懂,迟早会懂,自己将他带在身边,除了扭转此前这小子可能存在的怨气外,也就是要对此子稍加栽培,最少在自己身边能学到一些东西,将来立此子为大汗,多少不是完全的傀儡,可以尽量帮得上忙。

  归化城是肯定要取的,板升城和各大板升地也要取回,这样土默特部就只剩下牧场,不过有和裕升的贸易输血,断然也不会再穷困到需要南下打草谷的地步。

  俄布木洪先是面露沉思之色,接着拱手拜道:“多谢叔父教导,您的意思是把事理清了做,可以事半功倍。”

  张瀚微微一笑,他已经考虑清楚,提笔决定叫杨秋暂时试行,但一定要做的隐秘和柔和些,不要给人家李庄这边在管控舆论,为难读书人和钳制清议的印象,在批复过后,张瀚指示这份文书只转内情司的王勇知道,对侍从司和军令司都不必转发,直接归档。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