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听到姬平要实行盐事官营,袁基第一个拜倒在地,急声道:“盐铁官营,乃与民争利之举,如今天下大乱,主公此举,恐失人心,当三思而行!”
“与民争利?”姬平哼了一声,站起身,道:“两百年以来,倒是一直实行盐铁私营,且看如今天下是个什么情形?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却不知这盐铁私营,百姓得利何处?”
“盐铁私营,不过是肥了世家豪强!”姬平不待袁基诉说,直斥道:“如今诸多世家大族、地方豪强,有家无国,无有公心,尤是灾荒之年,哄抬物价,致使民不聊生,天下乱起!而他们则盐铁自足,募兵纳民,高垒堡坞,自成一国,自征其税,致使朝廷司农府库空虚,无力赈抚灾民,张角之流才能趁机以骗术施惠于民。”
“故天下大乱,半在盐铁私营!”姬平这一番话毫不留情面,一阵见血指出了世家豪强所谓“与民争利”的本质。无论如何,盐铁乃国家命脉,着实不宜掌控在地方豪强手中。
袁基嘴巴动了动,却无力反驳。
其实他们也知道,盐铁官营,统一管理,避免豪强哄抬物价,于寻常百姓而言自是更有好处,唯一损害的就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的利益,而且是最大的利益。
姬平绝不是那些长在深宫的天子,似乎也不是那种拘泥于仁义的主,他更是个杀伐果断的主,他看的如此透彻,袁基也不敢多说。
这时,卢植面带忧色,沉声道:“主公,自古唯有以德治天下,教化百姓,广利农业,方能长治久安,若盐铁官营,收山海之利,乃示‘利’字于天下,恐百姓亦生逐利之心,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弃农从商,舍本逐末,则饥寒生,天下大乱,为时不远。”
卢植的意思很简单,朝廷应该为百姓做表率,教化天下,重德轻利,如果朝廷将盐铁官营,就是参与商业,将会导致百姓跟从,追逐利益,而放弃农业,导致粮食缺乏,天下大乱。
这也是儒家一贯的立场,重农抑商,进本退末。
姬平不以为然道:“朝廷掌控盐铁,稳定物价,宏观调控,正是惠及天下百姓之大利,乃无上大德,君子所为,否则朝廷何用?百官何用?天子何用?只要宣教得当,百姓自然知之。”
卢植面露沉吟之色。
“农业乃本,商贾乃末,但不可进本退末,只需重本平末便可。”姬平又道:“重商之税,充实府库,平其利,使无暴利可图;轻农之赋,使民乐耕,四海富庶。”
“注重德治,使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士农工商,国之柱石,皆不可缺,凡属王土,皆受教化,如此天下自定。”
这也是姬平的理念,商人也接受教化,讲究诚信,不卖那些无用的东西,比如后世,几块破月饼一精装,就是成千上万,这已经失去了商业互通有无的本来意义。
他知道儒家一向主张重义轻利,要他们支持商业难上加难,但他正好借助儒家教化的核心教义,只说商人也是百姓,也应当教化,只要教化得当,自然不会导致趋利轻义的问题。
至于能不能教化出来,就是儒家的课题了。
听姬平如此一说,卢植才躬身行礼道:“如此,植附议。”
姬平这才松了口气,若是他连卢植也说不服,恐怕政策实行的压力会更大,幸好卢植不是那种腐儒,毕竟是打过仗的,不会认为单纯以德教化便能平定天下。
这也是汉末儒家的一个进步,经过百年发展,儒士融入官僚集团,参与治理国家,逐步将原本的理论融合到经世治国之中。
其实对于盐铁官营的争论,在汉昭帝时便有过一次大型的讨论。
汉武帝打了四十四年仗,导致国库空虚,所以重用桑弘羊,将盐铁收归官营,收拢军资。汉武帝死后,其子汉昭帝当政,因为连年征战,国家已经不堪承受,流民遍地,民怨极大。
霍光辅政,与桑弘羊不和,霍光为了收拢民心,要恢复文帝时的休养生息之道,便召集了六十多名全国各地的贤良大儒、天下豪富民代表,与桑弘羊一系的官员就盐铁官营还是私营,展开了一场辩论,辩题就是“问民间所疾苦”。
结果是桑弘羊失败,废除盐铁官营,转为私营。
其实民间疾苦,与盐铁私营关系并不大,根由在于汉武帝过于穷兵赎武,打了四十四年仗,搞得民生凋敝,桑弘羊也算有本事,在这种情况下搞了四十多年经济,还没有出大问题。
但是为了收拢军资,桑弘羊除了盐铁私营外,还搞了一个很损的政策,正是这个政策,造成了百姓对他的极大怨恨,连带着盐铁官营也受了牵连,被地方豪强利用,夺为私营,乃至到了后汉,连收也收不回来了。
这个很损的政策名为算缗令和告缗令,实际上就是一个征收富商和豪强财产税和打击逃税的办法。
算缗令规定,除了官员、三老,北边骑士外,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有钱,、有物、有车、有船,都要征收财产税,比例是以前商人交税的五倍。此令一出,凡是富豪皆争匿财。
于是又有了告缗令,有敢于告发的人,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
这两项政令开展了三年,中等以上的商贾豪强大多数都被告发了,没收了大量的财产、成千上万的奴婢、佣工,没收的田地更多,大县几百顷,小县百余顷,这些商贾几乎全都倾家荡产。
桑弘羊因此而深得汉武帝重用,而富户商贾百姓却对桑弘羊恨之入骨,所以这次辩论,桑弘羊失败了,盐铁划为私营。
有趣的是,在这次辩论中,桑弘羊认为北方仍有匈奴不时寇边,需要军队防守,因此需要盐铁官营,充实府库军资。
而很多儒士都认为,应当废除盐铁官营,以德治国,敌人不服,则苦修文德,国家富庶、政治清明,吸引敌人过来,然后再教化他们,让他们安心住下来,大家一起过日子挺好的。
姬平对此嗤之以鼻,这确实是个美好的理想,但纵观几千年历史,没有通过武力威慑而让敌人来降的几乎没有,你越富庶,敌人就越觊觎,毕竟与你一道投入生产,还不如直接抢来轻松,这也是大多数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幸好卢植不是这种腐儒。
这时,卢植突然又开口道:“主公不会行算缗、告缗之令吧?”
看来卢植也是被桑弘羊吓怕了,姬平失笑道:“这个自然不会,算缗夺民之产,告缗乱民之心,我志在安抚百姓,岂能行此昏聩之举。”
卢植点了点头,又道:“主公此举,必招来天下豪强反对,需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姬平笑道:“盐铁,国之命脉,必由朝廷掌控,如今天下乱起,亦是良机,此国策,我等占据一地,推行一地便是。”
卢植所有所思,他忽然明白了姬平没有在雒阳显露身份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这盐铁官营。若姬平以帝王身份提出,必然遭受诸侯和群臣反对,政令难下各州郡,因为东汉的前几代皇帝都尝试过。
但姬平如今从一州一郡起行,反而易于实施。
想到这里,卢植对姬平不由更加佩服起来,这个年方十六的少年,不止能冲锋沙场,更是有了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和政治手段。
他不知道,其实早在皇宫时,荀攸便向姬平提出了这个建议,占据河东,掌控盐事,无异于就是盐事官营。
看到卢植点头附议,袁基和伍琼、周毖几人也纷纷附议,至于其他将领,对这方面都是外行。
但座次最末,徐晃对面那个少年却是若有所思,看着姬平,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事情计议而定,张辽等几个将领各去忙碌平定诸县的战事,姬平则带着卢植、袁基、伍琼、周毖、典韦,还有徐晃和那个少年,随着关羽大军南下。
用姬平的话说,要治理好郡县,首先就要了解最基层的情况,姬平这次带着他们,就是要了解河东郡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生情况。
一路上,姬平与众人就各处情况闲聊着,走了一程,蓦然想起一事,便指着卢植朝一旁的关羽笑道:“云长,可曾听过卢中郎之名?”
关羽向卢植行了一礼:“卢中郎,乃吾兄之师,国之良臣,海内人望,羽常听兄长提起,敬仰已久。”
卢植一愣:“却不是云长兄长何人?”
姬平大笑道:“刘备刘玄德,想必卢中郎不会陌生。”
卢植抚须叹道:“不想云长却是玄德之弟,玄德虽不好读书,难成大儒,然折而不挠,勇而有略,弘毅宽厚,入我门下,算来已有十五年矣,随后十余年未见,却不知玄德身在何处?”
姬平笑道:“如今我据有三郡,上党郡太守荀攸,河东郡太守卢中郎,河内太守正是刘备刘玄德,想必不久之后也会来拜望卢中郎。”
卢植一惊,随即连叹道:“不想玄德也到了主公麾下,更是任以重职,非植自称,主公之知人善用,良臣猛将,无不是精英,胜于先帝,天下百姓有望,汉室可兴矣。”
这时,跟随人群的那个少年眼中突然露出惊骇之色。
很快,他身边的徐晃也反应过来,震撼的看向姬平。
他们,都从卢植口中一声“先帝”,猜出了些什么。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