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泽和森林的交接处,几十号码头工人手执消防斧,分散在一片杉树林内。高大的树干在一阵阵“咄咄”地砍伐声中微微摇晃。仅有的几把原本属于码头设施建设单位的钢锯成为了最高效率的工具。
随着高声的呐喊,树木四周的人们果断的闪开,巨大的树木吱吱呀呀地倾倒,残枝碎叶纷纷而下。简单地砍掉分枝后的几根原木被套上绳索捆在一起,然后由几辆略微经过改装的码头叉车在远处缓缓拉扯而走。
施工已经展开了三天,距大灾难也过去了整整十天。工人从最初的热火朝天逐渐变得懈怠起来。起因主要还在这段所谓更适合施工的沿岸小平原地方有着太多让那些小年青工程师们不曾算计准确的地方。
没有多少更准确的实地勘测数据,图纸基本是在某个地理老师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上的世界城市旅游地图上临摹而来的。
历史中的几百年光阴,曼哈顿几经扩建,连哈得孙河河岸和东河河岸都屡次填补修整过。至于以后的炮台广场,目前更是被茂密的森林占据着,所以从一开始自救委员会就放弃在那里建立定居点的打算。
除去老幼妇孺,以及必须占用的物资搬运和负责最低程度警戒安全的人手,参与新定居点修建的人只有200多人。虽然人手明显不够,但这些人大多都是曾经的码头工人,来自各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前农民工们在建筑规划小组的指引下还算努力。
曾带头进行讨薪的董久楠这次成为了定居点工程的施工领头人,而几个土木工程系专业毕业且有在建筑公司工作经验的人成为了规划小组工程师。
在董久楠看来,薪水什么的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虽然整个建设队伍不可避免地带着各种迷茫和抱怨,但董久楠还是尽量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在施工中转移着大家的视线。
填埋沿岸水泽的工作占用了最多的人力,即便动用了全部的手推车和仅有的几辆还算完好的码头拖车,大量的碎石和泥土的运输量依然不足。
超过100亩方圆的沿岸水泽地带是必须搞定的,甚至还要挖掘几条通往河岸的排水沟以加强水泽的渗排工作。
光是填埋这一小片溪湿地沼泽就预计需要花费至少一周的时间,这还是在有几辆修复的机动车的辅助下的进度。而那些圈围着这片平原的高大的北美乔木组成的森林,更让所有人头疼不已。
大灾难前码头扩建工程的少量水泥钢筋等建材成为了当前能直接使用的最宝贵的原料,而更多的工程必须依靠就地取材,比如大量的原木将用来修建房屋、防御围墙以及那个被欧洲人废弃的小码头。
整理出来的各种码头施工单位的工具里面,唯一就没有油锯,而使用的消防斧和传统的钢锯根本没法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整整两天,才砍伐了不到3亩地见方的森林。经过图纸规划计算,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几乎高达40亩。
但困难已经不是现在的人们所能顾虑的,根据某个中学青年地理老师的估算,最多一个月,曼哈顿就将迎来寒冷的天气。到时如果没有一个真正的居住地,那幸存的人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自然考验。
……
……
在狭小的一片河岸平原角落,简单搭建的窝棚区成为了大灾难幸存者们临时的居住地。用玻璃瓦和树枝搭建的简陋棚户成为了定居点修建完成前唯一的栖身场所。大部分现代都市的女人不得不放弃她们惯有的娇滴滴形象,在年长的妇女组织下,负责为劳动的工人们提供最基本的后勤保障。
杨雯雯从渔船跳上了还在修缮的码头,手里紧紧拽着一个大塑料包装,几乎是头也不回地朝自救委员会为自己和几个临时认识的小姐妹划定的窝棚区走去。
“嘿!看我在废墟那里找到了什么!”
负责协助物资收集运输队进行物资登记整理的服装设计师晃着自己手里的塑料包装,略有风尘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得意笑容。27岁的时尚达人此时故意在卖着关子,晃荡的包装发出了几声清脆的玻璃碰撞。
几个正在烧水的年轻女子侧过了头,其中一位还穿着警服,臂章上印着法警二字。32岁女法警刘兰曦在陪伴退休老警察父亲外出旅行的过程中遭遇了穿越大灾难。
“应该是化妆品吧?”刘兰曦抹了把自己的短发,笑呵呵地走到杨雯雯面前,指了指对方手里的大包装。
“嗯哼!正确!”女服装设计师得意地打开包装,掏出了几样或塑料或玻璃的瓶瓶罐罐,又压低了声音,“穿越点废墟那的船上,发现了好多进口化妆品,全是名牌哦!嘿嘿,我随便怎么拿,都没人管……”
“哇!”除了刘兰曦,旁边的几个小女子都围了过来,个个都抢过还未开封的化妆品,乐滋滋地看着。
这些进口化妆品,倘若放在大灾难以前,几乎每一样都可以消耗掉一个都市小白领女性小半个月的收入,但现在,却成了可以在废墟中像拾荒一样随手可得的垃圾。
“现在这些可不是最重要的了。”刘兰曦如大姐一样将对方递来的一瓶香水推了回去,然后小心翼翼地看着远方热火朝天的工地面露担忧,“真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房子住,现在人手不足,连老人都在帮忙。”
“我们也没闲着啊,像我,要跟着运输队记录登记检查物资;袁欣艺,要和几个姐妹负责送水送吃的;你刘兰曦姐不也要负责整个妇女棚区的安全吗?”
杨雯雯说完,指了指刘兰曦腰间,知道对方在那里有一把自救委员会发下的手枪。
这把手枪有用吗?虽然自己也曾被称为警队之花,市女子散打冠军,但在这样的局面下,倘若没有海关缉私队和警察力量的强力维持,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刘兰曦看了眼不远处负责站岗的一位防暴警察打扮的男子,心里多少还有点打鼓。
“是刘兰曦警官吧?我是自救委员会派来的联络员。”这时,海关缉私队的周可民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年轻的脸上带着几丝腼腆,“伐木区有几个工人因为没经验受伤了,土木组那里也发生了事故,医疗组的人手不够,郑泉首长想让您赶紧找几个女的去帮忙一下,懂医疗护理的更好!”
“好吧,我马上动员一下大家!”刘兰曦对着面前大男孩笑笑,然后取过一瓶矿泉水递了过去,“麻烦给郑首长说一下,这段时间晚上能否给这里多加点岗哨。”
“啊?现在到处都缺人,晚上都要加班加点,连郑首长都在施工现场。”正大口喝着水的九零后大男孩一愣,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女法警,有点迷糊。
“那……能否再多给几把枪……”刘兰曦脸一红,语气有点不自然起来。
周可民又是一愣,顺着对方的目光环视着这片专为妇女儿童划分出的独立窝棚区,慢慢明白过来。
“刘姐,现在大部分人手都在四周警戒,你放心,晚上我过来吧!”周可民不好意思地笑笑,表示自己已经会意。
见刘兰曦如此大张旗鼓地和一位海关缉私队员如此交谈,包括杨雯雯在内的几个女子都放下了手里的化妆品,带着不同的隐忧表情看向了不同方向。
……
……
还在零敲碎打的码头区,七八个男子聚在一起,对着一张手绘的定居点规划图指指点点,其中大部分都是身穿武警、警察或海关缉私队制服的男子。
“老郑,可能我们要调整下思路,这样全面铺开恐怕根本无法保证进度。”前Y市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陈礼文皱着眉头,手指点着图纸一侧,“边缘的沼泽其实不用那么着急去填埋,只要能够弄出能够修建第一批的房屋的空地就好。”
“嗯,我同意陈队长的意见。虽然那些年轻小伙子们做事很积极,用得也是他们所学的知识在规划,但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嘛……我看集中人力办大事,就先解决住的问题!”前Y市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中心副主任齐建军也频频点头。
“老郑,生活物资的运输可以暂时放缓点,现阶段够用就行。渔船每次运输载运量有限,我建议优先整理收集那些码头建材,甚至是能用的上的废墟砖瓦。”海关缉私船的机电长王铁锤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担任自救委员会最高领导的海关缉私船长此时也静静地看着图纸,若有所思。还没等他做出自己的最终判断,两个年轻人就走到了跟前。
一个是在建设区协调人手的苏子宁,一个是负责穿越点废墟物资整理的严晓松。
“郑船长,我觉得现在应该组织人手对四周更大范围的区域进行探索。”苏子宁对着曾经的老上司齐建军略略点头,就取出了身上的地图。
地图是那位熟知北美气候、名叫安邵清的中学地理老师用两天时间根据一本世界城市旅游手册调整手绘出来的。
“整个曼哈顿岛将近60平方公里,现在大部分都是原始森林和沼泽,之前已经在附近发现过野狼群的踪迹,为了安全,必须小心。”说着,又把手指伸向了地图上的东河对岸,曼哈顿岛东南方的长岛布鲁克林地区,“历史上,整个哈得孙河下游东西两岸,都是德拉瓦族印第安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尤其是长岛西部,有着他们大型的村落。”
此话一出,几个制服男都脸色微变。
“印第安人土著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好战,只要我们主动示好,甚至可以获得他们的帮助,这对于我们争取在冬天前安稳立足极为重要。”
一边的严晓松也笑着补充,似乎并不介意造访这片土地名义上的主人。
“嗯,年轻人思路很活跃,很可取啊。”齐建军赶紧表示了赞同的意见,一边还孺子可教般看着苏子宁二人频频点头。
“谁去接触?如果遇见危险怎么处理?需要多少人手?”郑泉首先想到的是不利的可能性,这和他的转业军人身份和海关职业有关。
“最大的障碍应该是语言。”苏子宁想了想,说出了自己唯一没考虑清楚的地方。
“我知道一个人。”一边的陈礼文赶紧接过了话,“昨天旅游团的那个小导游还在给我说小心印第安人,说他曾经带过北美旅游团,学过一点印第安语!”
“嗯,可以试试……”郑泉眼睛终于亮了,用力在地图上拍了一把,站直了身体,“老齐,你给那几个负责定居点规划的年轻人聊一下,调整我们的建设计划。小陈队长,你和小苏、小严商量一下,等我们把最重要的事忙完,就抽出一些人手,准备些必要物资,用船送你们去对岸!”
……
……
返回窝棚区后,严晓松一直带着奇怪的笑容侧视着苏子宁。
“干嘛……我发现你眼神有点淫荡。”苏子宁没好声气地丢了一句,然后坐到了窝棚里,翻出一包方便食品开始撕扯起来,“听说你昨天从废墟里翻出了一本笔记本电脑,是不是里面有啥精神粮食?”
“苏子宁,你善于隐藏话题。”严晓松也拿过一个真空包装的鸡爪食品,边吃着边看向东南方的长岛,“怎么突然想起主动去寻找印第安人?”
“并不是今天才说的第一次。”苏子宁想了想,不置可否。
“你很忌讳齐建军?”严晓松吐出鸡爪骨头,若有所思,“你堤防他在拉拢利用你?其实你是想说,你打算通过做一些事把自己独立出来?”
“我有这个能力?抱大腿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机会……”苏子宁侧过头,静静看着认识不久但已经在许多方面符合好友条件的青年,“可能我太敏感了。”
“你是指郑泉他们?”严晓松微微眯着眼,笑容神秘,“所以我说你善于隐藏话题。其实你是担忧现在这个小集体,是海关、武警和警察系统的人掌握着一切吧……”
“他们是大灾难前的反走私行动的一体成员,是天然的契合人群,也是目前最可信任的。”苏子宁点点头,无可奈何地笑了,“记得有个心理学家说过,在一个陌生环境下,最容易抱团的首先是有着相同初始行为意向的人群。”
“嗯,能看出来,比如穿越前的那一百多人旅游团,现在都基本住在一个窝棚区。”严晓松恍然大悟,对苏子宁的理论颇感兴趣,“还有董久楠他们那些码头工人,然后就是郑泉他们,现在也基本是同一种抱团态度。”
“嗯……你说齐建军能切入这三个团体的那个角落?”苏子宁摊开双手,一脸无辜,“我可不想跟着他瞎转悠,然后碰个满身骚。”
“如果不穿越……你铁定能升官。”
注视着好友的表情,严晓松忍不住说了一句。这一句也让苏子宁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