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冰冷;内心,炙热。
作为主攻一方的西凉军很快便发现,他们眼前的对手似乎从表面上看并不比己方差,至少从勇气上来说,他们曾经认为的“怯懦”的关东人似乎并没有发生一触即溃的情景,甚至依靠他们身上比起西凉军没有白虎加持前更为坚固的甲胄勇敢的与西凉军正面对抗。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初一接战局面并没有像胡轸和杨定所想的那样出现一边倒的局面,联军的反抗显然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董卓军的进攻势头也因此而稍稍受挫。
直到此时董卓军的兵将们才想到对方的头顶上同样拥有着一头高深莫测的圣兽,董卓军能够获得的福利虽然对面的联军不一定会获得,但是却难保他们身上没有什么奇怪的buff。
显然西凉军忘记了同样身处边境,同样需要时时面对凶残敌人的幽州同样拥有强悍的士兵,甚至东汉的建国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来自幽州的突骑。
虽然这样的天气和地形阻碍了幽州突骑的发挥,但是即使是作为远程炮台搭弓射箭,面对目标明显的西凉军,幽州突骑手中的骑弓依然能够带来大量的杀伤——要知道幽州突骑的骑弓制作工艺完全来源于善于骑射的乌丸人而射出的箭矢却远非乌丸人能够比拟。
不过,面对如同怒涛一般的董卓军,作为中军先锋的公孙瓒和刘备也十分不好受。
实际上如何可以的话那么这两位更希望自己不是作为先锋去抵挡敌人如同潮水般的进攻,而是被布置在侧翼进行骚扰和穿插的任务,只不过一来这是盟主的命令,二来这样的天气下他们并不能完全发挥出自己部队的特点和实力,反而因为天气的原因陷入到不利的局面,而这也是两人听了袁绍的命令后最终没有反对的根本原因。
他们的对手不但拥有强大的个人实力,而且经过白虎加持的防具和武器也超出了联军方面的想象,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眼前的对手的战阵没有一丝的缝隙,即使公孙瓒和刘备打算打一个局部反击以缓解防守压力都做不到,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两个人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
直到此时,刘备开始有点怀念自己的二弟潘宫了。
刘备和张飞的主职业都是轻骑兵,虽然张飞拥有轻步兵的副职业,可以保证其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张飞的一身武艺大多都投入到了马上的战斗之中,对于两脚沾地的战斗他虽然平日里一对一的时候可以凭力气取胜,但是在这样的场面下,那种对体力消耗极大的战斗方式即使是张飞自己也是心有余悸的。
但是潘宫就不一样了,他拥有着防腐的步战经验,即使受限于自身实力在与张飞的单打独斗中每每被虐的欲仙欲死,但是在战场上尤其是这样的局面下,显然潘宫的技巧更加适合。
当然,最让刘备怀念的实际上是潘宫所训练的那些擅长步战的轻步兵和武术家部队。如果这些部队没有交给潘宫前往河北的话,刘备对于继续支持下去还能多些信心。
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刘备自己不能动,而张飞的脾气则让他很容易便成为田丰、沮授这样智谋之士的棋子,自己中了人家的激将法或许还不自知呢,虽然老张其实挺聪明。
所以,看到那些荧光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刘备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
盟主啊,不是我刘备不尽力,怎奈何敌人太凶残啊!
与并州军和幽州军的作战方式略有些不同的是,西凉军的作战方式更加“古朴”一些,因为传承自老秦人的传统便是喜欢驾车出行。如今再加上战马的普及以及与羌人杂居使得各种战术发生了杂糅和精炼,结果诞生了西凉骑兵这种集骑兵、战车以及步兵于一身的独特兵种——你就可以称之为车载步兵,也可以称之为战车兵,更是优秀的骑兵。
与远古时期完全依靠战车的冲击力来进行战斗的战车兵有些不同的是,西凉骑兵的战马因为马鞍、马镫马蹄铁(注1)的应用,使得西凉骑兵可以迅速转化为轻骑兵和步兵两种兵种,甚至某些副职业为弓兵或者弓骑兵的西凉骑兵还能够在战车上对同伴进行远距离支援。
更别说这些西凉骑兵还通晓羌斗,不论是骑战还是步战都非常的强悍。
所以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的战车部队也让原本属于他们的战术得到了发扬光大。
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这鱼鳞阵。
之前说过,鱼鳞阵的前身是鱼丽之阵(注2),最早采用这一阵型的是记载于《左传·桓公五年》篇中的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
三国末期西晋初期的名将杜预是个酷爱《左传》的儒帅,就好像关羽一样,没事就拿着书翻来覆去的看。而且杜预的家世要比关羽这个逃犯好很多,所以他不但有时间看和琢磨,而且还有能力为《左传》做注,也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左传》里的文章进行解释。
而其中他对于上面那段记于《左传》内的文章是这样解释的:《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
也就是说,最原始的鱼丽阵是以二十五辆战车和每辆战车后配备五名步兵也就是总共125名步兵作为一个战斗单位,而后无数个战斗单位集中在中路,左右两翼作为保护,对敌人进行持续不断的波次打击以达到中路突破的一种进攻型阵型。
这其中不但强调了利用战车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冲击敌阵的效果,同时利用步兵跟随战车一方面填补战车与战车之间的缝隙,一方面也可以保护战车不会受到漏网敌人的攻击。
嗯,说到这里或许有些人已经反应过来了,尼玛,这不就是远古版的步坦协同么!
战车在冲阵的时候因为马匹的不同,战车重量的差异从而导致战车不可能以同一个速度行动,虽然短距离可能无法看出来,但是距离一长冲锋的战车就不会再处于同一个平面。
这就好像战马冲锋一样,所谓的锥形阵最初并非是一种刻意的阵型,而是战马因为自身素质和身上负载的差异产生的步调不一致的情况,后来随着战事的增加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将武艺高强的人故意布置在最外端,从而将之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阵型。
鱼丽之阵的弧形战车小组也就是鱼丽之阵得名的由来只怕与此也是有着一定的关系。
于是,在一群又一群西凉骑兵连续不断的持续波次进攻下,即使是强如三爷也产生了一种疲惫的感觉。当然,仅仅只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毕竟青龙对于身体的滋润可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体力时时刻刻可以保持在最佳状态。
不过,让刘备军和公孙瓒军感到有些绝望的是,他们的对手虽然没能拥有体力无限这样听上去就好厉害好厉害的buff,但是西凉军身上的buff更加bt,因为每隔一段时间那些西凉军便要集体经受一次白虎的“爱的鞭笞”,然后在一阵已经足以让他们麻木的疼痛中hp完全恢复。这意味着只要不会被秒杀,即使受到了重创hp见底也可以暂时扯到前线靠后的位置恢复体力的同时等待白虎治疗,然后再一次冲上第一线。
好吧,整个西凉军的攻击就好像一个微操出色的war3电竞选手在操控一样,不断对联军中军进行着持续性的进攻,而自身的损失却相当有限。所以虽然局面一时之间陷入到了拉锯,让董卓军的鱼鳞大阵暂时陷入到了短暂的停顿,但是胜利天平依然是明显向着董卓军倾斜。
无奈之下,公孙瓒和刘备同时向身后的袁绍发出了球员的要求,毕竟如果再这样支撑下去的话两个人的部队只怕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即使没有未来争霸天下的**,但是如果失掉自己依仗的部队的话,那么想必未来几年面对凶残的草原部落只怕会很辛苦呢。
“这么快么!”
说起来袁绍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说还是有些缺乏准备,虽然他已经预见到了作为中军先锋的两支诸侯的部队很难抵挡得住董卓军的攻势,但是却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已经坚持不住了。当然,袁绍也知道这种所谓的“坚持不住”中含有多大的水分。
曹操统帅的右翼进行包抄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董卓采用了鱼鳞阵让曹操的包抄或许比想象中耗费更少的时间,但是毕竟是数万大军,作为从没有指挥过这样规模大军的菜鸟指挥官,曹操就算是再天赋异禀,想要做到熟练指挥也是需要时间的。
“咔嚓!”
不过,总算是天空上的某条腹黑的天青色巨龙或许不希望战事会那么快结束,十分给力的为正在前线拼杀的联军士兵们提供了相当给力的支援。
战局,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微妙的平衡上了呢。
注1:马蹄铁至少公元前就已经在罗马出现,随着罗马的征战传到中亚和西域应该没什么问题,更不要说传说中还曾经有一支队伍到达过西北一带。至于马鞍和马镫草原民族最先应用和普及。所以可以认为即使没有穿越者的参与到了东汉末年这三样至少也应该在西北地区得到了普及,随着战争的进行其他地区也应该逐步推广,没有铁掌青铜也是可以应付的。
注2:度娘关于鱼丽阵的解释有两种,但是细观之,主要的例子其实都来自对郑国的这次作战的描述。而且对其的解释也都来自杜预的注解,可是结果却出现三种解释,呜呼哀哉,佩服佩服,真真是好大的嚼头。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99.激奏Ⅵ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