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蜀胡悉对未来局势的分析和推演有一定道理,毕竟中土内忧外患是事实,内忧要解决,外患也要解决,而在外患中,西疆危机要严重于北疆危机,西疆危机要优先解决,而若想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代价缓解西疆危机,最佳途经就是挑起东西两部突厥之间的厮杀,但西突厥人掌握了主动,占据了优势,他们要挑起中土与大漠之间的厮杀,岂会轻易中计?所以中土必须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说服西突厥人主动攻击东。突厥,一石二鸟,有效缓解外患,又无需付出太大代价,给自己处理内忧和恢复国力赢得充足时间。
于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北疆发动小规模的局部战争,而最佳攻击对象莫过于实力较弱的东北诸虏,并以实际控制弱洛水两岸大片疆域为目标,如此既能巩固和加强东征战果,把东北和远东之利尽数收入囊中,扭转中土在北疆镇戍上的被动局面,同时又能遏制和削弱大漠上的突厥人,断其“左膀”,并与西突厥人在东西两个方向对大漠形成了夹击之势,如此便在与西突厥人的谈判中掌握一定“筹码”,创造了实施一石二鸟之计的机会。另外,因为东征大军和为东征所储备的粮草武器都在东北疆,选择东北地区为战场,可以就近取材,符合以最小代价赢取最大利益之原则。
但是,这仅仅是推演,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任何依据,更不能因为突厥人有乘火打劫、有乘机吞并东北诸虏之想法,就认为中土也有同样的念头,而当前局势尤其中土深陷内忧外患之困局,事实上也难以支持这一推演结果。
既然如此,史蜀胡悉为什么还要做出这一番推演?他最后拿出的对策暴露出了他的真实目的,他要误导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思摩对当前局势做出错误判断,继而在他的主导下控制南北关系的未来走向,但他并不是要维持南北和平,而是要破坏南北关系,挑起南北战争。
史蜀胡悉所用计策也是一石二鸟,其目标不仅是中土的齐王,还有叱吉设阿史那咄捺。
不论史蜀胡悉对中土燕北局势的判断是否正,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白发贼持续混乱燕北局势,燕北走私渠道就持续断绝,这是突厥人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为此牙旗必须有所行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威胁长城,与白发贼形成内外夹击之势,继而迫使中土的涿郡留守府不得不竭尽全力剿杀白发贼,攘外必先安内嘛。白发贼之祸平定,燕北恢复稳定,走私渠道也就重新畅通,南北双方随即继续维持对峙之局。
但涿郡留守府如何平定白发贼之祸?原则就是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利益,而最好办法莫过于驱虎吞狼,借刀杀人。驱赶白发贼出塞,借突厥人的刀诛杀白发贼,损耗突厥人的力量,混乱塞外局势,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如此一来,对碛东南牙旗统帅叱吉设阿史那咄捺来说,他必须最好打仗的准备,必须有被中土人当“刀”的心理准备,为了确保塞外稳定和维持南北关系,迫不得已之下他只好付出一些代价,打落牙齿和血吞,日后逮到机会再行报复。
只是从幽燕传来的最新讯息却显示,幽燕局势远比预想得要复杂,中土未来储君齐王有可能北上边陲,中土的借刀杀人之计玄机重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爆南北战争,而做为牙帐保守主和派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来说,他不想引爆南北战争,不想把刚刚恢复元气的突厥汗国推进战争的风暴,不想看到突厥汗国再一次走向衰落,再一次面临败亡之祸。
所以叱吉设改变主意了,静观其变,即便要做中土人的“刀”,为中土人诛杀白发贼,也要等到局势明朗之后再说,切莫中了奸计杀错了人,引爆了南北战争。实际上形势对叱吉设有利,因为冬天快到了,剧烈变化的南北局势随着大雪的来临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所以白发贼即便出塞为祸,时间也非常有限,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而大雪一下,白发贼就陷入了绝境,要么饥寒交迫而死,要么投降,要么逃回燕北,到那时叱吉设再四面围剿白发贼就容易了,用最小代价就能获得最大战果。
叱吉设想到的,史蜀胡悉肯定也想到了,所以他做出了一番“惊人”的推演,以此来说服叱吉设,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白发贼出塞,就火速围歼,只是如此一来,叱吉设所面临的风险就太大了。
如果中土的涿郡留守府要驱虎吞狼,借刀杀人,他们的目标肯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要求的效果肯定是两败俱伤,为此极有可能在白发贼出塞后给他以粮草武器的支援,以加强他的实力。这种情况下叱吉设仓促应战,结果可想而知,正中中土人下怀。叱吉设损失惨重,实力削弱,再想控制碛东南牙旗就难了。大漠上实力至上,没实力就丧失一切,可想而知叱吉设的“失败”,会严重打击牙帐保守派,而牙帐激进派必将乘机控制碛东南牙旗,以进一步控制牙帐决策。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如果齐王北上边陲,有意以白发贼为“诱饵”,蓄意挑起南北战争,那么当叱吉设围杀白发贼之时,也必定是齐王出塞攻击之刻,叱吉设打不打?只有打。双方一交手,南北关系就破裂了,南北局势就失控了,而不论是大漠还是中土那边,都有激进派,都有积极发动南北战争者,他们都有可能藏身于叱吉设的帐下或者齐王的军中,一旦他们暗中出手击杀了叱吉设或者齐王,则后果可想而知,南北战争必定轰然爆发。
当然了,这种猜想有些极端,但政治就是欺诈,黑暗而肮脏,叱吉设和齐王是南北双方的重要人物,不论是大漠牙帐那边还是东都这边,都有想方设法置他们于死地的政治对手,所以宁可想得极端一些,也不可疏忽大意送了性命,毕竟他们一旦死于阴谋,十有**都会改变南北双方的历史进程,为此无论如何也不能置身于不确定的危险之中,确保万无一失。
史蜀胡悉的计策就是有意把叱吉设推向危险之中,叱吉设当然不会上当。
不过史蜀胡悉已经挖好了一个坑,如果他的预测应验了,中土当真出兵攻打东北诸虏,抢在突厥人之前控制弱洛水两岸大片疆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逆转中土在整个北疆防御上的被动,则局面就对突厥人不利了,而这个责任必定由叱吉设来承担,虽然叱吉设未必会因此“丢掉”碛东南牙旗,但权威受损,另外他不得不面对中土人的两面夹攻,被中土人牢牢牵制,动弹不得,这同样对他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阿史那咄捺权衡良久,转目望向阿史那思摩,试图征询他的意见,但阿史那思摩依旧闭目沉思,脸上也依旧是毫无表情,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态度,对史蜀胡悉十分不满,对牙帐激进派保持高度警惕,坚持牙帐保守派的“主和”立场,想方设法维持南北和平。
阿史那咄捺立即做出了决断。
从牙帐保守派的“主和”立场来说,统一后的中土是个“庞然大物”,与中土为敌实为不智,维持南北和平对突厥人的生存发展非常重要。这有历史事实为证,过去中土三分天下,突厥人都未能饮马黄河,而现在突厥人分裂为东西两部,中土反倒统一了,双方实力此消彼长之下,突厥人还能南下中原?清晰可见的事实是,现在中土具备了横扫大漠的潜力,只要给中土时间,等它发展到足够强大的时候,突厥人根本难以匹敌,所以对突厥人来说,当务之急是发展壮大,是统一东西两部突厥,是重建大突厥汗国,是拥有与中土正面抗衡的强大实力。退一步说,即便无法达成这一目标,也要积极联合西突厥,联手抗衡日益强大的中土,稳固三足鼎立之态势,而不是与西突厥为敌,与中土为敌,四处为敌,自取灭亡。
目前牙帐激进派的主张是先联合西突厥打中土,把中土打趴下后,再掉头去打西突厥。这实际上就是以自己并不强壮的身躯,先后去攻打两个对手,完全是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誓死打到底的拼命架势,这当然不能被牙帐保守派所认同和接受,虽然双方都是为了突厥人的生存和发展,但走的道路截然不同,矛盾当然越来越激烈,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现在阿史那咄捺和史蜀胡悉之间就爆发了冲突,史蜀胡悉以阳谋公开给阿史那咄捺挖坑,蓄意推动南北局势向战争的方向“狂奔”,而阿史那咄捺毅然反击,反击的办法也很简单,我宁愿让中土人击败东北诸虏,实际控制弱洛水两岸,也绝不挑起战争,祸害大漠。
“好,如你所言,若白发贼出塞,我将全力围杀,但是……”阿史那咄捺笑道,“我在碛东南,在闪电河,无法兼顾到弱洛水两岸,所以你既然预计中土人要攻打东北诸虏,是不是应该立即赶赴弱洛水,帮助步利设击败中土人,确保东北之安全?”
史蜀胡悉脸色微滞,眼里顿时掠过一丝阴戾,这是直接赶我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