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丈夫,当如是!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如果是30万,我现在就能做主,给你做这张唱片的权限。”

  沉吟许久,陈建添故作无奈道。

  “但一百万,太贵,太贵了,我掏不出那么多钱,或者,再等一等,等公司运作起来,有了资金再做这张唱片。”

  一百万,陈建添不是掏不起。

  而是不值得,或者说舍不得。

  眼见陈建添拒绝投资,沈浪虽然有一点点失望,但只是一点。

  在开口之前,他就想过这种可能,陈建添到底只是一个‘小老板’,跟宝丽金、滚石、飞碟、英王那种大公司没得比。

  搁在港台,一百万也不是一笔小钱。

  所以,沈浪转而提议。

  “Leslie,如果是交给宝丽金做,你同意吗?”

  “你的意思是?”陈建添眉头一皱。

  “把那依的唱片约签给宝丽金,经纪约还放在红星。”

  沈浪微微一笑:“在港台那边,经纪约和唱片约分开,应该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吧?”

  这小子,有意思。

  此刻,陈建添的酒意已经醒了大半,对比同时代的大陆艺人,沈浪确实与众不同。

  另一边,看着沈浪云淡风轻地跟香江大老板谈条件,谈得还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买卖’,汪半壁心底顿时生出一股感慨。

  大丈夫,当如是!

  轮回乐队的几个人,心情也类似。

  尼玛。

  人跟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他们还在为签约努力,沈浪已经跟香江大老板谈上百万的生意。

  “是很常见。”

  陈建添点了点头,而后话锋一转。

  “但是,你凭什么笃定宝丽金一定会签约那依,而且还会投入上百万的巨资?”

  “一个月。”

  沈浪竖起一根手指:“一个月后,见到那首序曲,陈绍宝一定会投资。”

  “哦?”

  此话一出,陈建添的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沈浪身上那股由内而外的自信,真真是恣意飞扬。

  虽然他觉得Ambient(氛围音乐)卖不动,但有一件事,他还是不得不承认。

  沈浪确实很有才华。

  刚刚那几首歌的旋律,非常棒!

  非常悦耳!

  在他带过的艺人中,大概只有家驹能跟沈浪比一比才华。

  可惜。

  因为理念,以及版权问题,双方已经分道扬镳,而且还闹上了法庭,走到对簿公堂这一步。

  如果不是被这件事闹得心力交瘁,还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陈建添也不会同意著作权归沈浪。

  收回思绪,陈建添呵呵一笑。

  “那我就拭目以待。”

  “好。”

  说着,沈浪脸不红心不跳地比划了一个手势。

  大拇指叠在食指上,不停地摩挲着。

  “不过,在此之前,Leslie,我需要一点点资助,就当是我借你的。”

  看到这個手势,陈建添又一次觉得沈浪与众不同。

  很多唱作人都极具个性,对金钱,对舆论,往往是不屑一顾,而沈浪,似乎没有那些坚持。

  摇滚、R&B、氛围音乐,沈浪都玩,对流行音乐,对商业化,也没有那么排斥。

  就跟沈浪的音乐一样,他很多变。

  “说吧,要多少,太多了,我可没有。”

  “不多,不多。”

  沈浪摊开手掌,伸出五根手指头。

  “五十万???”

  陈建添连连摇头:“我……”

  “不,不,不。”沈浪打断道:“Leslie,你误会了,是五万,五万!”

  “五万?”

  陈建添改口道:“五万可以,明天吧,明天下午你到公司,我把钱给你。”

  “提前声明,这是借给你的。”

  “当然。”

  沈浪笑着点了点头,借这五万块,才是他真正的意图。

  让陈建添投资一百万,不过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心态。

  鲁大师说过,华夏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你说屋子太暗,要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不允许,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折中,愿意开窗。

  具体到这件事,那一百万就是屋顶,五万块是窗户。

  至于,沈浪为什么笃定陈绍宝一定会投资。

  一方面是因为自信,他给那依准备的那十一首曲子,抛开那几首翻唱,哪一首不是王炸级别?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沈浪看过陈绍宝的自传。

  众所周知,宝丽金是国际唱片界巨头,旗下分公司遍布全球,且不提欧美那边的分公司。

  单单亚洲这边,立本、香江、宝岛、东南亚、泡菜国、印尼、菲律宾都有分公司。

  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也是有竞争关系的。

  在这种超大型集团内部,想要晋升,除了人际关系,业绩才是硬指标。

  《吻别》的爆火,绝对是宝丽金香江亚太地区事业部今年,乃至以后数年,最亮眼的成绩单。

  《吻别》不止让张学有爆红,也让陈绍宝的地位急剧上升,亚太地区事业部总经理的位置,稳得不行。

  权限也变得更大。

  未来,陈绍宝能执掌香江环球,跟《吻别》的爆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的伯乐郑东汗,也因为这件事跟着升了,立本的事务正式划到郑东汗名下管辖。

  《吻别》冲出香江,火遍亚太地区。

  下一步是什么?

  当然是再接再厉,打造一张国际唱片!

  然而,这张早该诞生的专辑却一拖就是六七年,直到千禧年,宝丽金已经被环球收购,张学有才推出个人首张英文大碟。

  歌神为什么不愿意听从公司的建议,推出英文大碟,沈浪不清楚,毕竟那本传记里没提。

  但陈绍宝想推国际唱片的心思,他却知道。

  香江宝丽金有钱,又有推出国际大碟的意愿,沈浪有王炸,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倘若陈绍宝也跟陈建添一样,觉得专辑不行,不愿意投资,那沈浪只能动用终极手段!

  垚人!

  看看徐老师那边有没有门路,或者通过她联系飞碟唱片老总吴憷憷。

  上辈子内地第一张国际唱片《阿姐鼓》,就是吴憷憷投资录制的专辑,花了一百多万。

  再不行?

  他还有招!

  重生者,永远有后手。

  沈浪花费这么大力气,当然不只是为了捧女友,更重要的原因是打窝。

  栽得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

  这年头,想在内地靠音乐挣钱,太难,太难。

  不论是专辑,还是电影配乐,都挣不到什么大钱。

  一张偏流行的摇滚专辑,一张新世纪音乐专辑,就是他向外界展示的名片。

  来吧!

  展示!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