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治赈并举的急先锋!本君,欲祭地龙!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秦王政九月一日。

  咸阳宫,麒麟殿。

  大殿之内,群臣汇聚,吕不韦站在高台之下唾沫横飞。

  “每逢天灾,多有数万乃至数十万黔首因此而亡,此非只是万民之悲,更是我大秦之悲!”

  “国之大兴,重在制、重在粮、重在器、重在将、重在臣、重于王,却更重在丁口!”

  “以朝廷钱粮赈济灾民绝非是对灾民之赏,而是对国力之惜!”

  “本相上谏大王大赈灾民,非只是为民谋仁政,更是在为我大秦谋昌盛!”

  咆哮过后,吕不韦赶忙用口水润了润嘴唇。

  距离郑县地震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时间。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嬴成蟜深入前线,吕不韦维持后勤,嬴政面对各方压力,三人合力之下始终保持着对灾民的竭力救助。

  但嬴成蟜只需要在前线出生入死,嬴政和吕不韦需要考虑的事就多了。

  针对此次救灾的纷争,朝中已经争执了近半个月却仍未见胜负!

  冯去疾沉声道:“本官知相邦乃是为我大秦思虑。”

  “然,本官还望相邦不只为我大秦一时思虑,而是当为我大秦万世思虑。”

  “灾民受难,于我大秦有功乎?”

  “无功也!”

  “秦王政四年,相邦令各郡县设立常平仓以应对天灾。”

  “昔蝗灾之际,我大秦粮仓存粮不足以赈济灾民,相邦又令万民献粮换爵,又以此粮赈济灾民!”

  “此举固然救下了诸多灾民之性命,却令得万民心生惫懒,遇灾不知自救而是坐等朝廷赈济!”

  冯去疾痛心疾首的说:“我大秦有谚曰:治灾苦,食果腹。赈灾谄,受活散!”

  “昔我大秦万民皆会自觉为天灾做准备,由此产生了山间藏粮之习,富庶之乡甚至可藏三年之粮以应对天灾。”

  “可此番郑县地龙翻身,郑县民间所藏之粮却不过仅够数月之用。”

  “皆赖郑县粮仓并关中诸郡县驰援,郑县方才能坚持到明岁秋收!”

  “距离我大秦设立常平仓,至今不过才十一年而已啊!”

  冯去疾不是在为了反对而反对,更不是对吕不韦有什么不满。

  而是两种治国思想之间的碰撞!

  在大秦当下的法治理念看来,任何不劳而获的行为都是不应该被允许的,包括孤儿院、养济院以及赈济灾民等等都理应被废除,唯有为朝廷立了功,才能从朝廷处得到钱或粮。

  天灾的风险和天灾造成的损失也与朝廷毫无关系,而是理应由灾民自行承担,且灾民在承担了损失之余还不能忘记给朝廷缴纳税赋,更不能私自逃荒。

  冯去疾口中‘治灾’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帮助灾民,而是为了杜绝人丁私自逃荒以至于生产力流失亦或是造成大规模叛乱!

  这一治国思想直接促使每一名老秦人无论年岁都在拼命的劳作或厮杀,根本不敢放松片刻,以至于大秦国力飙升、大秦黔首好战。

  同时也让老秦人都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命多做准备,进而养成了在山沟地窖里存粮、保护山间野兽等一系列为灾年存粮的习惯。

  虽然让灾民自救确实会造成更多的伤亡,但此举不知能为大秦省下多少钱粮、攫取多少民力!

  如果每次大秦遭遇天灾都要像此次一样倾力救援。

  大秦的粮仓根本扛不住!

  更可怕的是,大秦常平仓才刚设立十一年,大秦万民自救的能力尚未大幅退化。

  随着大秦万民自救的能力与意志不断削弱,天知道未来大秦要为救灾付出多少民力和钱粮!

  咱大秦,穷啊!

  冯去疾说的痛心疾首,淳于越斥的大义凛然:“昔邹国与鲁国交战,邹国官吏战死三十三人,士卒却坐视官吏被杀而无动于衷且无一人战死,邹穆公问策于孟子!”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邹国灾荒之际,邹国粮仓尽皆满溢,府库之内堆满财宝,却坐视老弱弃尸于山沟,青壮丁口四处逃荒!此实乃是各地官吏轻慢残害黔首也!”

  “正如曾子所言,汝如何待人,人如何待汝。”

  “各地官吏轻慢残害黔首,黔首自然也会择机报复各地官吏,甚至是朝廷!”

  淳于越面向嬴政肃然拱手道:“大王若行仁政、赈济灾民,则黔首自然会亲近其上官,愿为其上官而死。”

  “否则,黔首自会反我大秦!”

  辕守也随之上前拱手道:“昔梁国河内遭逢天灾,梁惠王移河内之民于河东,移梁国之粟于河内,梁惠王以为其治国之细远胜邻国,其国内丁口却并不比邻国增长的更多,梁惠王不解而问孟子。”

  “孟子以为,赈治灾情如同两军交战,邻国士卒临阵逃跑百步止,梁国士卒临阵逃跑五十步止,梁惠王此言,实乃五十步笑百步也!”

  “只治不赈,便是临阵脱逃,唯有治赈并举,方才能战而胜之!”

  孟子可谓是华夏赈灾急先锋、治赈并举的里程碑!

  在绝大多数君王和学者都认为国家应该治灾而不需要赈灾的大环境下,孟子却接连劝谏邹穆公、梁惠王等诸多君王执行赈灾策略,并成功劝说齐王打开棠邑仓赈济灾民,以一己之力影响了社会风气。

  作为孟氏之儒学说的继承人们,淳于越等博士近些日子如同被打了鸡血一般疯狂的帮嬴成蟜扛大旗!

  不等更多的儒生出列助拳,冯去疾已沉声反问:“赈灾之钱粮,从何而来?”

  “诸位博士以为赈济灾民能令灾民对朝廷心怀感激、愿为朝廷驱使,本官亦如此以为。”

  “但以法治民同样能令灾民愿为朝廷驱使。”

  “当今天下乃是大争之世,我大秦的每一分国力都当用于保全社稷,如何能再以钱粮赈济灾民?”

  “若是将我大秦钱粮民力用于赈济灾民,我大秦仅存的钱粮实不足以应对乱世之战!”

  “难道我大秦要再添税赋,以备赈灾乎?!”

  一句话,噎的一众博士纷纷哑然。

  宽政缓刑、减免税赋同样是孟氏之儒的政治主张,他们不能为了赈济灾民就抛弃减免税赋的主张!

  吕不韦却是毫不犹豫的问道:“有何不可?!”

  冯去疾愕然:“相邦,您说什么?”

  同样支持减免税赋、宽政缓刑的吕不韦,竟然觉得增加税赋没什么大不了的?!

  吕不韦沉声道:“因我大秦长安君研造的诸多匠造之物,我大秦亩产倍增又倍增之!”

  “即便仅仅只是每岁额外增加的税赋,便足以支撑我大秦各郡县赈济灾民。”

  “本相以为,还可再额外增加税赋以补足各郡县常平仓,而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吕不韦以前所未有的阔绰和豪奢朗声道:

  “当今大秦,赈的起灾!”

  这充满底气的话语震的满堂朝臣尽皆失声。

  对啊。

  咱大秦,富起来了!

  冯去疾、司马昌、甘云等一众臣子不得不深深的吸了口气,准备重整旗鼓、再寻角度辩驳。

  但还没等他们思虑周全,一道高呼便陡然于麒麟殿外炸响。

  “长安君急报!”

  高台之上,沉默了许久的嬴政豁然抬头,断声喝令:“传!”

  殿门被缓缓推开,悍夫等不及殿门彻底洞开便已阔步入殿。

  嬴政也没有理会悍夫的失礼,直接发问:“长安君可无恙乎?”

  悍夫轰然拱手道:“回禀大王,长安君无恙无伤!”

  “长安君急报在此!”

  早在悍夫开口之前,赵高便已经大步跑向悍夫,抓起悍夫呈上的竹筒便一溜烟的跑回至嬴政身侧,路上便已核验了封泥印信,甚至还有空拆开封泥后再将竹筒双手上呈嬴政。

  嬴政劈手夺过竹筒,便从竹筒内倒出了两枚竹简。

  将较细的那枚竹简藏入袖中后,嬴政方才展开了较粗的那枚竹简,迫不及待的将目光投向竹简上那熟悉的文字。

  “彩!”

  “大彩!”

  目光扫了几行之后,嬴政便忍不住畅快大笑。

  但看着看着,嬴政的脸上的笑容却又缓缓收敛,最后甚至是紧紧锁起了眉头!

  整个麒麟殿一片寂静,所有朝臣都因嬴政表情的变化而内心七上八下。

  终于,吕不韦忍耐不住的拱手发问:“敢问大王,长安君赈治灾民可是需要朝中臂助乎?”

  由不得吕不韦耐不下心来。

  实在是现在的嬴成蟜对于大秦而言太过重要!

  嬴政终于将手中竹简递给赵高,声音低沉的说:“念与诸位爱卿。”

  赵高赶忙接过竹简,朗声念诵:“启禀大王!”

  “秦王政十五年八月十七日,郑县地动,臣长安君公子成蟜抗令不从、一意孤行率家兵并军校弟子深入灾区赈济灾民。”

  “赖大王不弃,又遣郎中将毅率侍郎百人、卫兵两千护臣安危。”

  “八月十八日,臣抵达郑县,得见郑县地裂如画、地泉乱涌、城催房垮、生灵涂炭,立刻令麾下救援灾民。”

  “八月二十三日,郑县下辖四乡十一里之灾民尽数抵达郑县,集中赈济。”

  “八月二十四日,臣再派麾下奔赴彤县、下卦县等诸县赈济灾民。”

  “八月二十八日,诸县灾民皆已集中至县治之所在。”

  “此番郑县地动,共波及十三县之地,影响国人野人共六十三万六千八百五十一人,其中三万九千一百零五人身亡,八千五百二十二人失踪,余者皆已得到妥善安置。”

  “然!”

  “臣却以为仍不足也。”

  “臣上请大王,派遣卫兵率民重建故土,发放足够灾民过活之粮,赠与灾民粮种,依照各乡里受灾之轻重减免轻则一岁、重则三岁之税赋徭役以便于黔首休养生息。”

  “臣再请大王,于郑县筑坛。”

  “允臣于郑县,祭祀地龙!”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