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山村匪患(求月票)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第二百零二章

  只是庞知县自己对于这些村民的品性都不大认同。

  他越说越觉得这刁民恐怕是携款私逃,只是担忧赵福生恼怒。

  她毕竟是驭鬼者,生气的后果与一般人截然不同。

  庞知县以往与她相交,见她时常笑意吟吟,便逐渐放松了警惕,今日话一说出口,见她发火,心中顿时就后悔了。

  正胆颤心惊想办法补救间,却见赵福生重新坐回了原处,并没有勃然大怒,继而情绪失控。

  外头艳阳高照,府衙的厅堂里有些清悠。

  蒯满周安静的跪坐在离赵福生不远的地方,上半身趴在茶杌上,一半身影沐浴在阳光中。

  一切岁月静好,不像是有厉鬼失控的架势,庞知县心中提起的大石松了松。

  他率先认错:

  “如果这姓郭的跑了,是我识人不明的缘故,之后那三百钱,由我的俸禄补足。”

  “不是这个问题。”

  赵福生摆了摆手。

  她看庞知县吓得面色发白,不由微微一笑:

  “私对私、公归公,我们讨论的是公事,你怕什么?”

  庞知县勉强也挤出笑容。

  他不说话赵福生也能猜出他心中念头,淡淡的说道:

  “我暂时还不可能失控。”

  赵福生端起茶杯:“但我毕竟是个人,就会有喜怒哀乐,恼怒、发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庞知县听了这话,怔立原地,一时间脸色青红交错,露出尴尬又不好意思的神色。

  赵福生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位老知县的神情,偷偷喝茶不出声,享受他的不知所措。

  半晌后,庞知县双手作揖:

  “大人教训得对,是我错了。”

  话虽如此,但庞知县的态度却一下拘束了许多。

  他如果与于维德等常人交往,偶尔争辩两句,兴许双方若是意见不合,还会说个脸红脖子粗。

  但与赵福生相争辩,他则如脖子上套了个绳索,总是胆颤心惊的,身体的反应总比思绪更快。

  赵福生性情精明,将庞知县的反应看在眼中。

  普通人对于驭鬼者的恐惧非一日形成的。

  尤其是庞知县身为官员,遭遇过鬼祸,对于厉鬼的害怕是深入骨髓的,他形成的观念哪有可能因自己三言两语便被打破?

  她笑了一声,接着将话题重新引回庞知县提到的‘姓郭’的人身上:

  “你再跟我说说这姓郭的。”

  “是。”

  老知县双手作揖行礼,在赵福生目光注视下,他躬身回道:

  “这个人姓郭,单名一个威字,他原是封门村中人,世代在村中居住。”

  庞知县与赵福生相识已经小半年的时间了,对她的性格也是有大概了解的。

  知道涉及正事,她性情谨慎,喜欢收集详细的线索。

  就算是一些外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她也愿意耐心倾听,绝不会斥人啰嗦。

  庞知县自己也是一个仔细、谨慎的人。

  在选用郭威之前,他也不是胡乱花钱点人的,而是经过探查。

  此时在心中将郭威的生平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后,他才说道:

  “封门村与蒯良村、庄家村这样的宗族制村庄不同,村子里多姓人口混居。”

  因封门村的村民并非亲戚,也不像黄岗村一样有共同利益,因此村子里的村民并非铁板一块。

  “47年前,当时在任的县令曾统计过封门村的人口,在册记数一共有1124人。”

  赵福生听到这里,不由意外道:

  “这封门村竟然是大村落了。”

  “在当时算。”庞知县点头:

  “但因为村子各位其主,因此还算好管理。”

  他说到这里,又道:

  “不过统计户籍的时间太久远,中间我查过档,这村子发生过一桩鬼祸,死了不少的人,后面纵使有村民还在,但是这个户籍数仍是不准确的。”

  赵福生听到这里,心中一动:

  “封门村以前发生过鬼案?”

  “在四十三年前发生过。”

  庞知县点了点头:

  “镇魔司应该也有记录。”

  镇魔司储存过往卷宗的档案室早前因府衙里鬼祸爆发,而导致档案散乱。

  一部分记录往年案件的卷宗被玷污、损毁,不过随着这几个月以来镇魔司重新走上了正轨,大部分的卷宗被人整理收录,已经归纳置案了。

  此时有了庞知县的具体年份提醒,赵福生要想找到过往卷宗便十分便捷了。

  她应了一声:

  “我稍后便去寻找卷宗看看。”

  庞知县行了一礼,接着说道:

  “如果大人没找到,我到时也可以请师爷抄录一份。”

  “好。”赵福生没有推迟,向他点头示意:

  “你接着说。”

  “是。”庞知县恭敬的答了,才接着道:

  “我在雇佣郭威之前,也曾打听过他的底细,他家祖上四代都在封门村居住,早年记录他们是湘南人,是因水灾逃难至此地安家落户的。”

  因为是外来人口,一开始不好融入村子,很是老实。

  到了郭威这一代时,郭家人已经老实得近乎有些窝囊了。

  “他们人口简单,胆子也不大,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是半点儿不敢干的。”

  庞知县这里所说的‘作奸犯科’是指落草为寇。

  封门村与黄岗村离得近,黄岗村走货的人多,时常雇佣一部分青壮年为他们所用。

  赵福生从武少春口里探听过,这些被走货人雇佣的人手段不大干净——也就是说,这些村民并非老实的良民。

  接下来,庞知县说的话也验证了赵福生的猜测:

  “这些村民在平时就种地,一旦收成不好,或是听到哪里有货郎入村,这些村民摇身一变,拿了武器便能变成匪寇,劫杀来往货郎。”

  庞知县说起这些话时,脸色有些冷。

  他身为朝廷命官,对于这些行事无法无天的刁民容忍度极差。

  可惜万安县近几年来越发不成气候。

  大汉朝日渐穷困,朝廷手中无钱,养不起兵丁,发放不起粮草俸禄。

  万安县没有朝廷养的军队,要想调兵剿匪,需要向上一级的徐州府申请。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