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元夕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看完皇家公益演出以后,何绍带着何景去了火锅店。

  天气入寒以后这火锅店的生意是一日比一日红火,何绍来的时候几十张桌子已经全部坐满了人,开封城的富户比何绍想象的还要多,还要富。

  店里因为忙碌添了不少陌生的面孔,见到何绍以后一个带着职业假笑的店二哥走上前来,刚准备说话就被身旁另外的人拉开。

  “掌柜的,里边哄乱您往这边来”

  这店二哥站在原地有些发呆,他倒是听说过火锅店的掌柜的很年轻,但是这也太年轻了吧!

  何绍跟在身后直接来到了后院,这里离庖厨很近一路上还遇上不少正在分拣菜的妇人。

  如今开封城的花子比起往年少了一大半,其中绝大部分都被何绍雇佣,或在火锅店成了帮工,或在索儿坊干其他的活儿。

  “何郎君”

  “何掌柜的”

  一路上不少妇人都非常热情的打着招呼,何绍何景兄弟俩也都一一打了招呼。

  “索儿坊的?”

  也只有索儿坊的人见过何绍。

  “义学的,张进”这人笑道。

  义学的人都识文断字,季载平时也没少教他们如何记账,年纪与何绍相仿但是已经算是中流砥柱了。

  身为这火锅店真正的老板当然有自己的特权,庖厨外专门有一个雅静的亭子,何绍坐下以后便有人送来了火炉和作料等等。

  “店里多了很多生人”

  “忙不过来所以雇佣了不少帮工,这件事季叔都同意了”

  他只是一个甩手掌柜,所有的事情都是季载在亲自操手,季载同意的事情何绍也并不过问。

  “我在县学听很多人说过现在开封城最好的酒楼就是这个火锅店,一餐就需要两三千钱,哥,你是这里的掌柜?”

  何景平时就住在县学,这样的消息对他而言还是有些太过震惊。

  “那是当然”

  “那咱们家不是发达了吗?”何景惊叹道。

  “早就发达了,你可是后知后觉啊”

  何绍敲了敲何景的脑袋,兄弟两人大吃了一顿,酒足饭饱以后才离开。

  宋人对于簪花情有独钟,皇帝与群臣会在埋祟当天簪花,埋祟之后整个开封城都陷入了簪花的狂潮中。

  无论秦汉还是唐宋,每年最隆重的一天并不是除夕也不是大年初一,而是上元节。

  这一天何安稳专门盯着何绍打扮,从穿衣到带帽上上下下到处都是绣出来的小花,最后还专门从院子里剪下来一直梅花插到了鬓边。

  何安稳上下打量了一下,当真是一个唇红齿白风度翩翩的少年郎。

  换做其他朝代,脑袋簪花的不是流氓就是娘炮,但是宋朝簪花是一个已经深入骨髓的习俗,就连开封府的刽子手在行刑的时候都会头戴一枝花。

  再想想梁山上的好汉阮小五也是鬓边插朵石榴花,李逵见什么花插什么花,浪子燕青更是鬓畔常笄四季花,带投大哥宋江更是有诗为赞“鬓边不可无黄菊”

  想到这些纯爷们都带花,自己也只能随大流了。

  “爹,我今天那里也不想去,就想在家陪您喝一杯”何绍说道。

  “滚,那个用你陪,你陪得着我吗?老季在家就行”

  被连推带搡的推出了家,何绍其实也知道老头子想让他干什么。

  从秦汉到唐宋,这些朝代其实并没有过年的习俗,每年隆重的一天不是除夕也不是大年初一,而是上元佳节!

  在这一天许多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出门赏灯,何安稳是想让何绍出门看看能不能挑上一个,也到了快成家的岁数了。

  无数故事的开头都是上元节,桥上花灯下,佳人才子尝到了爱情的苦,这一天的情侣比起七夕还要多。

  上元节的开封城灯火通明,全城大街小巷,家家门前扎起了灯栅,邻里之间还要攀比一下挂的灯。

  何安稳更是斥巨资在东坡居外面搭了一个山棚,里面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引来不少围观,何安稳对于邻里的吹捧非常受用。

  “少爷,我早就听说金水河桥上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大龙两条,每片麟甲上点灯一盏,还能口喷净水。”

  “有这么厉害?去看看”

  夜幕下金水河桥上人头攒头影影绰绰,道旁的树上也挂满了灯。

  果真如何寺所说的,两条用纸扎起来的红黄龙出现在桥头,每一个鳞片都是一盏灯煞是好看,无论是造型还是创意都让人佩服,让何绍不由得感慨不愧生在了一个艺术的时代。

  赏灯的人多是一些俊男靓女,无论男女几乎每个人头上都插着花,何绍边走边欣赏,大呼这一次来对了。

  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划旱船的,到处都有各种表演何寺看得大呼过瘾。

  瓦市不少瓦舍会在这天在街上搭一个勾栏然后当街演出,以拉拢客商扩大影响。

  何绍看到勾栏外贴着花花绿绿的招子,上面写着正在演出的节目,有驯兽、女子相扑、歌舞以及文义谜!

  何绍挤到了最前面本来想看看女子相扑是什么样的,但是不凑巧的是节目进行到了灯谜。

  这瓦舍的老板也是精明人,请两人入勾栏内,一人出谜题一人猜谜底好不热闹。

  何绍一看如今勾栏内正在猜谜的少女,正是当初他在大相国寺遇上的哪位,没想到两人这一次会在这里偶遇。

  上一次错过了偶遇,这一次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何绍也要去搭个讪。

  “小时青来老来红,立夏时节招顽童,手舞竹竿请下地,吃完两手红彤彤!”

  这少女出了谜题后,勾栏外围观的人居然没有一人能回答上来。

  咸丰年文义谜才刚刚兴起只是在开封城附近流传,因此对开封城的百姓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但这对何绍来说没什么难度,一个六岁就开始猜谜语的人怎么会被这种没有深度的谜题难住。。

  “桑葚”

  何绍一边回答一边主动走进了勾栏内。

  “在下何绍,敢问娘子芳名”

  “奴家赵元蕊”这女子款款施了一礼。

  “赵姑娘我这里有个谜题请解,一群鸭子开会”

  赵元蕊思索了半天都想不到谜底,只能摇摇头表示放弃。

  “一群鸭子开会,无稽(鸡)之谈”

  何绍公布完以后,勾栏外的人先是一愣而后爆发出哄堂大笑声,就连赵元蕊都笑的有些花容失色。

  看到赵元蕊笑的开心何绍更是一题接着一题,不用名包名车,猜谜就能让心上人高兴,何绍真是爱死了这个淳朴的时代。

  “十个男人看五个女人洗澡”

  “五光十色!”

  “老太太喝稀饭”

  “无耻下流”

  自从何绍出现以后,这文义谜就逐渐走向了奇怪的方向。

  .“十只羊九只蹲在羊圈,一只蹲在猪圈….”

  何绍没有说出谜底然后就迈步走出了勾栏,赵元蕊也急忙跟来。

  急忙给了何寺一个眼神,让他走远点,好不容易再次相逢他可不需要灯泡,何寺把赵元蕊的丫鬟也挡在了身后。

  “公子,你还没有说谜底呢”赵元蕊追问道。

  “谜底是抑扬顿挫”

  “你这人真有意思”赵元蕊反应过来后用手捂着嘴笑的花枝乱颤。

  “咱们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吧”赵元蕊突然说道。

  “上一次是在大相国寺,不过今天的你有点特别”

  “什么特别”

  “特别好看”

  何绍说完后赵元蕊脸上升起一片红霞,也有人向她提过亲表达过爱意,但还从未有人如此刻骨如此直白。

  “你也信佛吗?”赵元蕊问。

  “我不信佛,但是在相国寺遇上你的那一刻,佛在我耳边说了四个字,在劫难逃”

  何绍真想把自己学过的八辈子的骚话在这一刻全部讲出来。

  “你这人…正经点…”

  “正经点的也有”

  何绍挺直了胸膛摇头晃脑开始作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宋朝想要追到心上人,不会两句诗那可不成,这元夕诗词无过于这首青玉案。

  那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只不过是为了烘托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你的心意我懂了,但是我今天是跟兄长一起来的,我的婚嫁也需要由我兄长说了算”赵元蕊低着头说道。

  何绍一听有戏“咱们兄长在哪里,我想拜访一下”

  “你要认我当兄长”

  何绍扭头一看,腿都有些软了。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