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夫根尼认真的考虑了某仙人的建议之后,认为这份工作很有意思。是的,是很有意思并不是很不错。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太大了,很不错的工作并不一定有意思,有意思的工作也并不意味着很不错。至少叶夫根尼就知道,如果让自己的拜金主义老妈来看的话,这份工作实在是太糟糕了。
好在现在拥有决定权的并不是她,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治住维多利亚的话,那一定是李晓峰。叶夫根尼相信只要这位大能的叔叔去自己老妈的工作,一切都没有问题。
反正叶夫根尼是信心十足的准备开展新工作了。不过李晓峰却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你了解情报工作吗?”某仙人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叶夫根尼原本是准备回答有一定的了解,不就是隐秘战线秘密行动,在敌人的心脏部位收集情报从事破坏并进行策反吗?
李晓峰摇了摇头,他算是知道自己的这个大侄子对情报工作是一窍不通了:“情报工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刺激,绝大多数时候这项工作十分无聊,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你最好要有心理准备……”
说到这儿,李晓峰摸了摸下巴,说道:“这样吧,你先去KGB‘实习’一段时间,亲身体会一下什么师情报工作,之后如果你还感兴趣,那我就给你安排。”
卢比扬卡广场十一号。这是人所共知的KGB总部,反正对于苏联人来说只要一说卢比扬卡大家都知道那是指的一个什么样的单位。这个单位可以说是苏联最神秘、最强力的一个让人胆寒的机构,正常人都会下意识的规避这个广场和建筑,以免自找麻烦。
当然,这是1947年以前,捷尔任斯基去世之后,卢比扬卡广场被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广场,在广场的正中央立有捷尔任斯基的铜像,以纪念这位KGB的创始人。
当然,这是在捷尔任斯基广场十一号外面的情况,实际上真正在KGB工作的人都知道,捷尔任斯基并不是KGB真正的精神领袖,在这个时代赋予这个机构灵魂的是安德烈.彼得洛维奇。虽然KGB总部里没有哪怕一张某仙人的照片、画像或者雕塑,但是所有的KGB工作人员一致认为只有某仙人才是KGB真正的符号。
叶夫根尼走进这幢建筑的时候到没有像普通人那样两股战战,相反他很放松,以一种饶有兴趣的眼光打量着这幢建筑内部的情况,此时的他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打量着这幢建筑里来来往往的行人。
KGB的工作人员除了站岗放哨的安保人员之外,并没有所谓统一的制服,约定成熟的习惯是穿着西装打领带,一般要求着黑色西装,反正看上去显得那么沉稳干练。不过真正引起叶夫根尼注意的还是这些人的步态,大部分男性都呈现出一种左臂自然摆动右臂岿然不动的行走姿态,大家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叶夫根尼听到过一种说法,KGB工作人员之所以呈现这种步态,是因为他们接受过的训练有关,为了迅速的拔枪,他们被可以训练成了这个样子。
不过KGB并没有承认这一点,叶夫根尼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他倒是想请教一下自己的叔叔,只不过每一次跟这位叔叔聊天的时候,节奏都不知不觉被带走了,这大概就是上位者的控制立场吧。
KGB的效率是很高的,在候客厅等候了不到三分钟,一个干练的女士就将他带上了三楼。在一间办公室外等候了几分钟之后,人员训练部的部长接待了他。
说是接待,其实也很简单,这位精瘦的部长先是简短的欢迎他加入KGB,然后直接将一本临时证件交给了他,然后打发他去参加训练,合格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实习生涯。
这种简单高效的作风让叶夫根尼有些惊讶,原本他以为今天上午也就是报个到,具体的安排至少得明天。谁想到KGB的作风如此高效,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虚套子。
接待叶夫根尼的女工作人员看出了他的疑惑,微笑着解释道:“安德烈同志亲自制定了KGB的行动准备,简单、快速、准确。请一定要记住这三条,我们不是那种拖拖拉拉的官僚部门。”
这三条倒也符合叶夫根尼的习惯,作为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军人,在战场上拖泥带水就意味着要吃枪子,能活下来的军人都知道简单、快速、准确有多么重要。
训练部门的效率也非常高,根本就没有什么适应性训练一说,一上来就是动真格的,用叶夫根尼教官的说法就是:“KGB没有适应期,来这里的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适应留下,另一种就是不适应滚蛋。”
叶夫根尼很适应,军队已经将其训练成了高效率的杀戮机器,而KGB只不过是更专业一些罢了。
训练生涯很短暂,一个星期之后,叶夫根尼顺利的从训练部毕业,真正获得了实习资格。
“你的简历上说,你懂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负责工作安排的考官对叶夫根尼的简历非常的满意,KGB最喜欢这种经历过战争磨砺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语言能力过关的高素质人才更是他们的最爱。对KGB而言,这样的人才稍微再打磨一下就可以出外勤了。
当然,叶夫根尼没有那么快出外勤,他还仅仅只是一个实习生而已,首先要做文案工作,真正的在实际工作中体会怎么去做一个合格的特工。
这一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三个月而已。这三个月中,叶夫根尼算是知道了某仙人为什么说间谍工作不是那么惊心动魄,甚至可以说是无聊的原因了。
是的,这三个月叶夫根尼做得最多的就是情报分析工作,这是一项十分枯燥乏味的工作。和电影中不同,并不是每一份情报都是那么具有轰动效应,大部分情报像白开水一样寡淡。大部分情报分析人员的工作也就像是官僚机构的工作人员——一杯茶一张报纸就能混一天,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手里的不是报纸而是各种汇总过来的情报
反正这三个月叶夫根尼看情报都看吐了,他觉得这辈子看过的文字都没有这三个月多。那么这三个月的阅读生涯有什么用吗?一开始叶夫根尼真心是不觉得KGB养上千人的情报分析员有用的,根本就找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嘛!但是让他惊讶的在第一个月的月底,一个情报组竟然根据这一月收获到的芝麻绿豆一样零碎的情报分析出了法国经济走向,而且后面的时间也证明了这份分析报告是非常靠谱的。
这就很厉害了,而后面叶夫根尼还看到过更厉害的,还有情报员能根据手头这些杂乱的情报分析出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甚至还有情报员预见了一场由英美秘密主导的武装政变。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了叶夫根尼,情报分析确实是有用的,前提是你能从山一样高的垃圾中淘换出金子。
叶夫根尼获得的收获还不止这么多,大量情报阅读提高了他的敏感性,原来那些不起眼的小情报结合起来就会变成惊雷。反正这三个月下来,他确实在气质上发生了转变,原本的他就像一柄锋利的尖刀,给人一种外在的压迫力,而现在,他的压迫力完全已经内敛了,看上去他不像之前那么耀眼,显得有些平凡普通,但是他内在依然是那一柄锋利的刺刀。
三个月后叶夫根尼离开了情报分析部,正式开始进行外勤工作了,当然,他第一阶段的实习也算是合格,接下来他被派往了德国,在慕尼黑领事馆充当一名武官。
这也是外勤人员上岗的必然阶段,说白了就是从易向难,首先在友好国家的使领馆工作,算是学习,合格之后再一步步向敌对国家的使领馆转移。
这份工作也让叶夫根尼大开眼界,之前他一直以为,出外勤就是去其他国家潜伏,搞情报也必须打入敌人内部。实话实说,这种认识太偏颇了。想要成功潜入地对国家潜伏,而且还要打入敌人的要害部门,这尼玛谈何容易。真以为外国的情报反间谍部门是吃干饭的。真以为只有苏联才有政审这种东西?国外进入要害部门依然也要经过审查的,肯定要将那些政治上不太可靠的人排除在外。
所以越是现代就越难派遣特工打入敌人内部,正确的做法是在敌人的内部发展下线。怎么去发展下线呢?说白了就是外交人员的工作了,真以为驻外使领馆就是办签证的机构?这么说吧,使领馆里以外交人员的幌子从事间谍工作的特工才是最多的。而且打着外交人员的幌子去搞情报工作也比较安全,一般稍微像样一点的外交官都拥有外交豁免权,就算被抓了现行也不至于被逮捕,是安全不少。
在德国当了一阵外交武官之后,叶夫根尼对情报工作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这一行确实是很不容易。不光是想要在敌人内部发展鼹鼠很难,而且一旦被发现后果也比较严重,基本上一个驱逐出境是少不了的。并且在这一行出彩也不容易,因为大家都知道使领馆间谍最多,所以各国的反间谍机构是瞪大眼睛盯着这些外交官,出了使领馆百分之百有尾巴盯梢,想要摆脱掉他们,难!
而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特工人员还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反正执行了几次任务之后,叶夫根尼也喜欢上了这项工作,确实很有挑战性,而且也很刺激,每次传递秘密情报的时候只要一想到会有一群尾巴在跟着他,他就忍不住要兴奋。
应该说叶夫格尼的悟性非常的高,仅仅一个月他就上手了,基本上每一次都能完成上级的任务,当然,这些任务也不是那么危险和困难,但是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已经不容易了。
在慕尼黑干了三个月之后,获得认可的叶夫根尼再次被召回了KGB的总部,而这一次,他将受领一项很特殊的任务。KGB中东事务部的部长罗克文斯基亲自向他布置任务:“叶夫根尼同志,根据考察,我们认为你的阿拉伯语完全合格,而我们正缺乏这方面有专长的同志,你愿意来中东事务部工作吗?”
其实这也就是罗克文斯基知道叶夫根尼的叔叔是谁,否则对于一般的特工,他才不会送征求的口气,直接一道命令就过去了,你敢不服从组织的安排?
实际上罗克文斯基一开始也不想把这项任务交给叶夫根尼,因为中东那一块很不安全,而将顶头上司的亲侄儿送到那个不安全的鬼地方去,怎么看都是作死。让罗克文斯基改变想法的却正是李晓峰,他还是比较关心这个侄儿的情况,了解到叶夫根尼的表现十分优异之后,他亲自做出了批示,将叶夫根尼扔到了中东。
这是给罗克文斯基为难坏了,中东事务部门确实缺少动阿拉伯语的专业人才,但是叶夫根尼这种背景的他是真心不想要,可是上头却偏偏给这位大少爷扔过来了,看样子是根本不可能拒绝,所以罗克文斯基是伤透了脑筋才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什么好办法呢?那就是将叶夫根尼丢到埃及其工作,跟战火喧天的巴勒斯坦、叙利亚和约旦相比,埃及的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至少英国人还能暂时维持统治,去这个比较安宁的地方总比去冷枪不断地巴勒斯坦强吧?
而且罗克文斯基也自作聪明的认为看穿了顶头上级的意图,在他看来某仙人就是将叶夫根尼丢下来镀金的,之前在德国也不过才干了三个月,这回去埃及恐怕也就是几个月的事儿。几个月之间埃及能有什么危险,到时候一回来,履历表可是闪闪发亮的好看啊!
处于这种幼稚的想法罗克文斯基就打算给叶夫根尼安排去埃及,当然他也知道自己不能说埃及有多么好多么安全,年轻人都是要强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万一眼前这位公子爷主动要求去危险的区域,那不是要坑死他吗?
所以罗克文斯基就如此说道:“埃及的工作形势非常的严峻,英国人一直在奴役埃及人民,现在迫切地需要一个工作能力突出的同志去打开局面。我个人觉得你就很合适!”
说白了,罗克文斯基这就是忽悠,反正是高高的将叶夫根尼捧起来,让他高兴少找麻烦。只不过罗克文斯基真心是搞错了叶夫根尼的为人,经历过二战洗礼的他早就不是几顶高帽子就能忽悠的小屁孩了。之前的情报分析工作让他对中东的局势也有清楚的了解,埃及的局势根本就没有多么紧张。那里虽然爆发了一些反英情绪,但暂时看来还不成气候,而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重视也让他们在埃及驻扎有重兵,短时间看,那里是风平浪静。
反正叶夫根尼立刻就知道自己的这位新上级是个什么样的人了,绝对是个官场老油条。当然,这不是说叶夫格尼就有些轻视罗克文斯基,因为叶夫根尼也不是初出茅庐的莽撞小子,人家也不是诚心忽悠他,恐怕也是被他后背那位大能的叔叔吓坏了,这才挖空心思的给他弄到比较安全的埃及去。换一个角度看,人家这也是懂得变通的体现,在叶夫根尼看来真给自己这个半吊子派一个很重要的岗位那才叫不负责任。
是的,叶夫根尼相当的有自知之明,虽然前几次实习中他获得的考评都是优秀,但自己的事儿自己知道,叶夫根尼知道这些优秀很大程度上都是给他叔叔面子,按照他的真实表现顶多评一个良好或者合格。给优秀完全是看领导的面子而已。
叶夫根尼知道自己的优秀考评里有多大的水分,对自己的真实能力也有真实的评价,以他当前的水准,确实不能委以重任,去埃及这种算是热点地区中的和平场所积累经验是最好不过了。
所以叶夫根尼也不说破什么,“高高兴兴”的接受了“重要”使命准备前往埃及。他这一次去埃及的身份是新闻记者,而且是德国新闻记者,因为英国人对苏联防范得很厉害,苏联公民只要一进入埃及境内就会被当地的警察重点盯防,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而冒充德国记者对叶夫根尼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他金发碧眼很像是纯种雅利安人,而且一口道地的德语哪怕是遇上了真正的德国人也能以假乱真。而叶夫根尼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埃及的一切社会情报,呃,说白了就是收集公开情报。实话实说,这个任务对他来说真心是非常轻松,甚至他本人都认为自己在埃及呆不长,可能几个月之后又会被那位大能的叔叔调到另一个岗位上继续“镀金”。
只不过让叶夫根尼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份任务将一点儿也不轻松,因为埃及马上就要天下大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