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李斯慌了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郡守府,后堂。

  左丞相李斯,坐在主位,面色凝重的扫视左右两侧的负责人。

  其中一名是章邯,另一名则是此次随行始皇帝东巡的墨胥。

  墨胥乃墨家子弟。

  墨子去世后,墨家分为三派,即东方之墨、南方之墨和入秦之墨。

  东方之墨善辨,说书。

  南方之墨是顽固派,一直秉承墨子遗志,匡扶正义。

  而入秦之墨则是实干派,他们入秦后,开始迅速与上层贵族结合,为秦国做出了不少贡献。

  秦墨常在少府供职,而少府则是服务皇室的重要部门。

  由于墨家精通机关悬术,所以嬴政才让墨胥协助调查此事。

  沉吟良久,李斯叹道:“两位,陛下命我等返程咸阳之前,解决此事,如今还剩三天了!”

  “李丞相,这件事太过古怪,我曾勘查过现场,发现地面泥土有翻新的痕迹,或许真要移开石头才能窥探究竟!”墨胥朝李斯拱手道。

  李斯皱了皱眉:“墨都尉的意思是,此事系为人祸?”

  “以我的推断,应该是六国余孽制造的祸端。”墨胥点头道。

  章邯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但又同时发问:“若是人祸,那他们又是如何让石头开花流血,甚至显字的?”

  墨胥摇了摇头:“我能确定石头下面有古怪,但却也无法解释这石头为何流血显字!”

  “现在的关键是,知道此事的人越来越多,就算我们断定是六国余孽制造的祸端,也无法拿出合理的解释。”李斯沉吟道。

  这就是难点所在。

  百姓不比这些见过世面的官吏,他们很容易被眼前所见迷惑,而且极易被有心人利用。

  若是无法证明这是人祸,就算搬走石头也无用。

  毕竟这个时代的百姓,非常迷信天谴一说。

  “高坡村的村民那里有没有收获?”墨胥抬头望向章邯。

  章邯摇头:“他们早就吓得六神无主,连说话都说不清。”

  李斯淡淡道:“一群愚民,能指望他们什么。”

  墨胥皱了皱眉,没有争辩,转而又问:“那这石头,我们动还是不动?”

  这个问题,没人敢回答。

  动不动,他们说了不算,得嬴政开口才行。

  可没有把握的事,他们也不敢禀报嬴政。

  万一引起变故,谁都无法承担责任。

  略微思忖,李斯又道:“既然初步断定是六国余孽制造的事端,我们不如换个思路,先抓人再解决此事!”

  章邯显然不是很赞同:“如果搜城抓人,那不就正中了六国余孽的奸计吗?届时,只要他们散布陛下要屠城消灾的谣言,必然会引起祸端!”

  “六国余孽这些年恶意重伤陛下的事,多不胜数,哪怕明知道是谣言,也会被他们想尽办法污蔑陛下。”

  墨胥点头:“章将军此言有理,前些年的天外玄石便是如此,我们墨家采用密法,能轻易在那玄石上刻字,所谓的谣言,纯属无稽之谈。”

  “但正是这则谣言,让天下人惶惶不安。”

  李斯眯了眯眼:“既然如此,那最好的办法,还是得杀才行。”

  此话一出,章邯和墨胥同时沉默。

  半响,李斯又试探着问:“公子曾拆穿徐福谎言,让陛下放弃寻仙问药,不如我们去请教他?”

  “公子?”墨胥一愣:“哪位公子?”

  章邯斜了李斯一眼,冷哼:“陛下让我等调查此案,岂能假手于人,再说,公子的身份,那是能轻易暴露的?”

  李斯摇头苦笑:“这事若不能解决,我这丞相之位怕是保不住了,陛下还等着我复命呢。”

  说到这,他明显有些慌了。

  但章邯和墨胥也很无奈,只能闭口不答。

  .........

  琅琊城外,一处树林内。

  张良背负着双手,愁眉苦脸。

  ‘异象’事件是他亲自布局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吸引始皇帝注意。

  现在已经过了七天,按照原定计划,他应该前去郡守府,展现自己的能力。

  可临行前,他突然得到一则消息。

  那就是琅琊郡守死了。

  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本想通过琅琊郡守引荐自己给始皇帝,然后再和林凡谋夺郡守之位。

  突然出了变故,让他一时有些犹豫。

  “若这件事办不好,以那小子的秉性,估计得杀人灭口吧!”张良苦着脸,感受到了老天爷深深的恶意。

  那年散尽家财,密谋刺秦,却因错判始皇帝车驾,而刺秦失败。

  如今难道又要重蹈覆辙?

  “不,出了这种异象,始皇帝不可能不派人调查,只要找到调查之人,就有机会.......”

  “看来还是得去一趟郡守府.......”

  “通过郡守府的人,结识调查之人,解开异象谜案,或许能让他引荐始皇帝。”

  沉吟半响,张良便打定了主意,然后弯腰抱起脚下的一块石头,径直朝郡守府方向走去。

  ..........

  咚咚咚——

  张良击鼓。

  小吏非常利索的跑出了衙门,问道:“何人在击鼓?”

  “我有异象的重要线索禀报,耽误了大事,你负责!”张良盯着他说道。

  小吏面色一变,仔细打量了张良一眼,随后急忙朝门内跑去。

  自此琅琊郡守被始皇帝处置后,整个琅琊郡守府的官吏,人人自危,生怕祸事临头。

  如今听到张良说,有大事,片刻也不敢耽误。

  很快,张良便被传唤进衙门大堂。

  当见到大堂内坐着三个人时,张良微微有些错愕,不过很快镇定下来,低头表示谦卑。

  而李斯则是面无表情,审问犯人似的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能来这里,说明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张良还算淡定:“小民张良,下邳人士。”

  张良在下邳躲藏数年,户口什么的,早就办好了。

  所以他也不怕被查。

  李斯见对方还算诚恳,便没有深究,于是又问道:“为何来琅琊郡?”

  在秦朝,平民是不能随意走动的,要想去另一座城市,必须得有正规手续。

  显然,张良有备而来:“邳县县丞与小民有故交,他母亲居住在高坡村,小民受他所托,前来送些钱粮......”

  “等下。”李斯抬手打断了张良的话,身子微微前倾:“你是说,异象发生时,你在高坡村?”

  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异象发生时,小民确实在高坡村。”张良如实答道。

  李斯皱眉:“那你说异象的重要线索禀报,也确有其事?”

  “所谓异象,不过人祸罢了,张某能轻易拆穿。”

  话音刚落,李斯三人顿时一惊。

  “放肆!”

  李斯猛然拍桌,怒喝道:“大胆刁民,竟敢胡言乱语,来人,拖下去,杖脊五十!”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