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节 制度(3)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太学之事,至此基本定了下来,剩下的琐事,譬如学制,每季度的考核还有考核标准,自然有文臣跟博士们去商议。

  身为皇帝,刘彻只需要定下框架跟基本政策就可以了。

  真要事事都自己去办。

  前有秦始皇,后有诸葛亮。

  刘彻迟早累死……

  为了多活几年,刘彻可不想什么都管。

  他甚至,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在为长寿做准备了。

  北平侯张苍,济南的伏生,还有郡国地方的百岁老人的养生之法跟长寿秘诀,都被刘彻弄来了……

  刘彻现在就在上林苑里,养了几头专门产奶的牛……

  “丞相!”刘彻看向周亚夫,问道:“武苑的学生,可已经确定下来了?”

  相比太学,武苑的准备工作,就早了许多了。

  早在去年,定下武苑的制度后,刘彻就让军方开始推荐深造的人了。

  当然,跟太学一样,刘彻知道,这头几批,肯定是官二代贵二代*了?证明了他的祖先当年瞒着惠帝、太宗,私藏逆贼之物?

  欺君之罪,可是要掉脑袋的?

  即使刘彻真的不追究,也会成为自己祖先的污点,被人指指点点。

  但私底下,上交捐献,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而且,刘彻也不是没有听到些什么风声。

  毕竟,几十年了,当年的绝密,到了今天,其实很多都已经有了风声跟传说了。

  甚至有的当年的当事人,如今已是被废除了封国,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秘密,就更难守住了。

  现在,刘彻就知道了,至少两部分的下落。

  所以,假如某人不想给的话,刘彻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强制捐献。

  对文化知识,刘彻向来的态度就是——不能变成某个人的私藏。

  好比汉室之后,就遗散了两千年,直到后来****考古,才从坟墓里挖出来,这像话吗?

  还有,现在依然在传承的许多先贤著作,都是因为某些家伙喜欢藏着掖着,结果,两汉之后,就只剩下了书名跟大概概述,其他内容,全部不可考。

  当年孔子编辑跟整顿的时候,还有一百篇。

  现在,就剩下了二十八篇,就这还辛亏是有伏生,在秦朝宫廷时,记下来的。

  不然,这二十八篇都没有了!

  刘彻可不想两千年后,后代子孙,想看看祖先的思想跟文化时,却发现,一大堆的遗散、遗失、失传。

  所以,这武苑、太学、甘棠,其实也有保存和保护,传播、弘扬先贤先圣文化思想的作用。

  因为,文化跟思想这东西,只要知道的人多了,就必然不存在,失传的可能性。

  尤其是雕版印刷跟白纸出现后,更将这种可能性降到了几乎为零的地步。

  可以说,除非日后发生核战争,地球被蘑菇犁一遍,或者出个十全老人,玩文字狱,人为性毁灭和消灭、禁绝!

  不然,先贤们的著作跟论述,以后就不大可能再失传了。

  ps:一万字完成,收工~~~~~~~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