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竭心谋事为大宋(一)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出了宫门,问了守在门口的护卫,才知道嘉德帝姬派人来留过话了,她带着刘遂宁还留在圣人那里,会晚点回府。刘伯阳入夜了不方便留在宫里,刘遂宁屁大个孩子就不担心这些问题了。

  刘伯阳直接去了舅舅唐国维府上。这次刘伯阳还顺带着护送舅母唐冯氏和表妹唐秀娘到汴梁城,听舅母的意思,是舅舅准备将唐秀娘许配给赵州柏乡魏庐传第三子魏埠中。魏家是河北大族世家,魏庐传历任青州知州、判济南府、判大名府,现进观文殿大学士、少傅。

  “舅舅,秀娘的亲事定了吗?”

  “定了,八月初六,现在开始采吉下聘了。”

  “那就好,届时我叫人送些海货过来,算是表哥我送给秀娘的心意。”

  “好,知道你是个大海商,也不跟你客气了。对了,今天官家传你进宫,有什么事吗?”

  刘伯阳将与官家的奏对详细讲述了一遍,唐国维一直默默地听着。

  “安明,整顿市舶司一事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是的舅舅。”

  “我就知道以你谋定而后动的性子,早就通盘算计好了。把你的章程想法说与我听听。”

  “好的舅舅。我整顿市舶司的章程第一是一路一司,即每一路只设一个市舶司,然后下面再设舶务行司。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情况特殊,两路只设广-州市舶司,也不再下设舶务行司;福-建路设泉-州市舶司,下设闽州、漳州两处舶务行司;两浙路设明州市舶司,下设杭-州、秀州、江阴州、润州四处舶务行司;淮南东路设海州市舶司,下设楚州、扬州两处舶务行司;京东东路设密州市舶司,不再设舶务行司。”

  听到这里,唐国维突然问了一句:“登州不设市舶司或舶务行司?”

  “舅舅,登州有平海军,再设就多余了。”

  唐国维端起茶杯淡淡一笑,不再多言,微微示意,让刘伯阳继续。

  “市舶司主官为提举市舶司公事,舶务行司为提点舶务行司公事,每一司皆派遣驻守内侍。”

  唐国维喝了一口茶,赞许道:“不错,引入内侍省是个好法子。”

  “所有海船必须在以上各市舶司、舶务行司所在港口出入海。商船出海,必须向市舶司或舶务行司申报货值,缴纳税款、具保出单后方可出行,称之为‘出汇’。否则货物将遭没收,人员被惩处。而商船入港口后,必须立即向市舶司或舶务行司申报,由其派员上船检查,征收货值十分之一作为入口税,叫做‘抽解’。如有某些货物为禁榷物,全部由市舶司或舶务行司按官方牌价采买,其他货物为控榷物也按牌价采买一部分,总称为‘博买’,以抑制部分货品物价。出汇、抽解的税款和博买来的货物,一律送交中枢国库。”

  “每一司和行司皆有出入账目,每一司有稽查,定期和不定期稽查行司账目,而总司则定期和不定期稽查每司和行司账目,审核出入款项和货品。”

  “此外,沿海各路所属州县,建造下水五百料以上海船者,需列单呈与各路市舶司报备。总司再设各缉私巡检船队,由总司指挥,分巡各港口,检查海船,核对单据,严防走私漏税。”

  刘伯阳林林总总说了二十一条,覆盖了整个市舶司的方方面面,总之,按照这套制度执行,大宋算是正式进入了“进出口海关监管”时代了,不敢说杜绝走私漏税,只是让这类行为从以前的非常容易轻松变得成本和风险极高了。

  “嗯,看得出你是花了心思了。安明,如果官家让你主持整顿市舶司,你能让岁入增长至多少?”

  “舅舅,如果主持得当,又海上靖平的话,每年岁入可达两百四十万贯,如果有波折,可能只有两百二十万贯。”

  “那你在官家那里说了多少?”

  “一百二十万贯。”刘伯阳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我在梁内相那里说了一百六十万贯。”

  “你啊,你啊,真是已经把为官三味琢磨透了。”唐国维开怀大笑道,“今天没有在官家那里把这些章程拿出来,你做的没错。要是当时就拿出来了,显得你处心积虑,有点居心叵测了,会让官家生疑。等他个十天八天,再把这章程献给官家。有梁内相帮你在官家面前转寰,而且此事事关税赋,董度支相会极力支持,蔡老相公、郑、白相公那边也不敢反对。要是把这事搅黄了,官家让他们去别处找一百二十万贯出来,非得逼疯他们。”

  唐国维喝了一口茶,突然说道:“安明,你知道吗?官家有斥退蔡老相公的意思?”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正在喝茶的刘伯阳差点一口全吐出来。

  “舅舅,这是怎么回事?”

  “前几日,官家出宫微服私访,我和几位内侍、侍卫跟在身边。官家玩耍了半天后正好在蔡府附近,一时兴起,想去拜访蔡老相公。”

  刘伯阳点点头,他听唐国维提起过,官家很喜欢这种“荒诞不羁”行径,微服私访,然后不声不响跑到某位臣子家里做客。作陪的多半是唐国维、高俅、梁师成等人。当然了,官家微服造访的臣子都不是一般人,非宠臣还捞不到这份“荣耀”。

  “快到府上时,只见有仪仗牌面浩浩荡荡直走旁门,官家以为是蔡老相公本人或者其子侄回府,故意躲到一旁,准备开个玩笑。谁知道官轿上下来的却是蔡老相公的一名奴仆。派人一打听,原来这奴仆被授了从四品,在衙门点了卯后又回蔡府来伺候主家。官家知道了,很不高兴,带着我们就离开了。”

  刘伯阳听到这里,不由思量起来。官家就是这样,一旦恶了你,至少某段时间就不会再宠信你。而且刘伯阳也听舅舅提及过官家跟蔡京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蔡京历经三朝,并不是官家最信任的那拨人。不过蔡京是变法干将,符合官家的政治诉求,而且非常能干,还善揣摩帝心,于是便委他总领朝政,自己只管享乐去了。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官家心里只怕给蔡京打上了公器私用、擅权谋私、肆无忌惮的印记了。这个时候,只要有个合适的机会轻轻推一把,蔡京肯定会失去官家的信任,去相离京。唐国维察觉到官家的心思,但是对要不要在旁边点火煽风推动蔡京去相有点犹豫,所以借机想问问刘伯阳的意见,他已经相信外甥的政治智慧和眼界到了这个地步。

  “舅舅,如果蔡老相公去相,官家会让谁接替他?”

  唐国维想了一会,:“七成会是秘书监王将明(王黼),五成是郑枢相,四成是白副相。”

  “蔡老太尉和蔡小相公呢?”

  “蔡老太尉不过三成,蔡小相公不过两成。”

  “可能性这么低?”

  “是的,这两位虽然跟蔡老相公政见不合,已经翻脸,但是毕竟跟蔡老相公关联太深了。官家既然斥退了蔡老相公,就不会起用这两位了。”

  “那郑枢相和白副相怎么比王侍郎的可能性还要低?”刘伯阳问的是知枢密院事,进少宰郑居中。

  “郑枢相曾经恶了圣人,而且能力一般,官家不是很器重他。”郑居中跟皇后,刘伯阳的丈母娘黑过脸,这是一段旧案,暂且不提了。关键是郑居中此人溜须拍马、谄媚迎逢的本事不小,但是办事能力却一般般,再加上有圣人在官家耳边吹枕边风,郑居中要想接替蔡京总领朝政,的确很难。

  “白副相,一向都是蔡老相公的应声虫,官家不跟着罢免他就不错,怎么可能升相接替?”

  刘伯阳一想,朝中有资历接替蔡京的大臣只有那么几个,挑来挑去,还真是只有王黼最合适。而且他有梁师成支持,自己这边也不好说什么。童贯、杨戬等人,只要梁师成出面斡旋一二,还是愿意支持的,内侍省三巨头,暗地里再怎么斗,表面上还是要在要官家面前装“和谐”。而且他们两人对谁为相也不在意,反正都不敢去他们的两亩三分地里抢食。

  刘伯阳想了想,觉得此事重大,需要回去后跟几位心腹沟通协商下,从多方面思量周全。

  “舅舅,此事容我再思量两日。”

  “无妨,蔡老相公去相,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思量稳妥了我们再协商。”

  “好的舅舅。”

  “对了安明,还有一事你要担心。”

  “舅舅,什么事?”

  “嘉王兼领皇城司了。”

  刘伯阳一听,瞳孔不由微微一缩。他知道皇城司的厉害,不过还好,宋朝的皇城司比锦衣卫差多了,要是嘉王兼领了锦衣卫,刘伯阳怎么得也要想办法弄死嘉王。

  “舅舅,此事只怕还要落在太子和梁内相身上。”

  “没错,惠恭皇后曾经对梁内相有活命之恩,于情于理,梁内相都会站在太子这边。一位是东宫,一位是内相,只要把嘉王跟这两位的线连起来,我相信嘉王没有机会来找你麻烦了。”

  惠恭皇后是故皇后王氏,太子赵桓的生母,正因为这个缘故,梁师成才会跟太子结成同盟。

  “舅舅,还有一位杨少保(杨戬),他一向跟嘉王结好,阴谋动摇太子。”

  “是啊,杨少保,梁内相对上他,只能是略占上风,但是嘉王对太子,就不好说了。我们这位太子,约束太多了,不如嘉王,持宠招摇,可以肆意而为。”

  “如果这位杨少保突然有事就好了。”

  “是啊,那样就是上天眷顾太子。”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