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国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自然不是老毛子觉得自己和佛教里的罗刹有什么关系,再说老毛子信的是东正教拜的是上帝又不剃光头烧香念佛。
所谓的罗刹是前明时期的称呼,来源于罗斯国。早年间蒙元征服北方,带兵直接打下莫斯科,那时候生存在那边的人自称为罗斯人,所以罗斯之名就成了后来以莫斯科大公自名的国家名称。
罗斯国之名传到中国,因为口音的不同,再加上老毛子不同中原人的长像和茂盛的毛发,就用罗刹国来代称罗斯国。甚至在官方文件和称呼上也是直接以罗刹相称,反正老毛子看不懂中文,也听不懂中国话,自然就这样延续下来。
而现在,沙皇彼得打垮了西方强敌,使得罗刹国的国力大增,更被授以“大帝”的称呼,自此彼得在去年的时候正式更改了国名,由罗刹帝国改为俄罗斯帝国,拉开了后世俄罗斯帝国的帷幕。
看完这封信,朱怡成不得不承认沙皇彼得的确不一般,在信中彼得的外交手段和忽悠能力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如果是寻常人,恐怕仅通过这封信就能感受到彼得的善意,并且对俄罗斯有着亲近之感。
再加上彼得避重就轻,丝毫不提之前同满清合作的往事,甚至还用当年的事件来引起大明同仇敌忾的气氛,再加上彼得信中所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朱怡成心中暗暗赞叹,彼得不愧为俄罗斯最伟大的君王之一。
赞叹归赞叹,但要相信里面说的那些话,朱怡成自然是不可能的。外交这种东西,往往都是说一套做一套,中国人之所以在历朝的外交中吃亏,其主要原因就是过于讲究面子,而且还有所谓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所至。
综观整个中华历史,这样的亏吃的还少么?就算是在后世,那些所谓的“老朋友”坑人的事也是比比皆是。
远的不讲,仅仅只是说最近的吧,当年俄罗斯和满清交战,雅克萨之战明明最终是满清打赢了,甚至在远东的俄罗斯主力全部被俘,俄罗斯根本就没了继续在远东和满清作战的能力。
可就算这样,最终的结果又是如何呢?在后世被有些历史学家大书特书的尼布楚条约,其实上是一个羞辱而又割地的条约,在这个条约里作为胜利一方的满清非但没有获得胜利者的一切,反而让失败方的俄罗斯得到了他们在战场上没能得到的宝贵财富——土地。
这种原因的造成,固然有着满清腐朽和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想法,更有着固定思维在外交方面的失误。
但在朱怡成这边,却是完全不好使的。朱怡成不是康麻子,大明也历来有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传统。
自朱怡成复国以来,十多年中只有开疆拓土,按着别人在地上拼命摩擦的举动,又那里有着被人家占了便宜的情况所在?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朱怡成对俄罗斯的感官再不好,心中再警惕,而如今大明同俄罗斯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还是必须的,要知道满清在关外的残存力量再加上蒙古各部,这股力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当年成祖几次征战蒙古,打得蒙古人望风而逃,但结果又如何呢?
每一次大明战胜后回军,过不了几年草原上的蒙古人就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再一次崛起,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也注定了无法彻底解决掉草原问题。
按照朱怡成的原本计划,第一步是收复辽东,眼下辽东故地基本已在大明手中,那么接下来就是要稳固辽东,对辽东进行大范围的移民,以充实辽东的力量。
这是一个长期工作,在这工作的同时还得继续压制辽东北逃的满清残余,以减少他们的生存空间,同时适当地向蒙古方面下手,用又拉又打的手段初步完成部署。
等到第二步的时候,那就是大范围解决辽东剩余的问题,再兼顾蒙古问题。可要做到这一步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预计没有个几年甚至十多年根本就不可能。
其关键倒不是军力,以大明现在的军力直接出兵横扫蒙古并不太难,可要彻底解决却是根本不可能。
蒙古人和北逃的满清,他们都是游牧民族,而且蒙古和辽北之地也不是关内,地广人稀,敌人又骑着马,再加上又没什么固定的城池,要想直接捕捉对方的主力一举歼之是难上加难。
这也是当年成祖几征大胜,却始终不能彻底改变的原因。因为大明的主力一到,这些家伙就四散而逃,就算被大明勉强逮着几个倒霉蛋对于整体来说只是小部分而已。
而大明的军队来了自然是要回去的,大明的大军不可能长时间的在如此大的草原上呆着,那怕如今的大明虽说财力雄厚,可假如实施这种战术的话,那钱几乎是如流水一般。
不仅如此,而且这样做的效率低下,这也是历代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无可奈何的主要原因。
不过朱怡成已经想到了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就是前面提到的以辽东为根基,二来是采取蚕食手段,利用大范围移民步步紧逼。三来是对于亲近大明的蒙古部落进行拉拢,实施以蒙治蒙,同时解决满清遗留的祸患。
但无论用那种办法,都是需要长期布置,其中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明眼下所修建的铁路,只有大明的铁路直接铺设到蒙古人和辽北满清的眼皮底下,那么大明就不会在有顾虑后勤的压力,从而从容不迫地对他们一个个下手。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存在就要商榷了。作为西方大国,俄罗斯在远东的力量虽然不强,可毕竟也不弱。而且重要的是俄罗斯有着极大的战争潜力,一旦把对方推到满清和蒙古人那边,对于大明可不是一件好事。
何况大明又不是闭关锁国的满清,如果那一国再看不顺眼,必要的外交还是得进行的,这也是国际上国于国之间交往的常例。大明要真正走向世界,这点是避免不了的,这也是朱怡成去年时特意把礼部和和鸿胪寺中的职权中划出部分,增设外交部的原因。
“这件事礼部和外交部拿主意就是,既然对方的沙皇如此诚意,大明自然也不能拒绝,何况俄罗斯乃西方大国,如今离我大明又近,不打交道是不可能的。”朱怡成把信放下,如此对何显祖道。
“那么这规格……?”何显祖迟疑地问道。
“同英国、葡萄牙等国例吧,不能厚此薄彼,另外这些日子把这消息传出去。”朱怡成随意道。
前面的话何显祖明白,不过后面的那句话倒是让何显祖一愣,但他也是机灵人,马上就醒悟了,朱怡成的意思是借用这件事看看其他和大明有外交关系的各国反应,以此在将来和各国交往中取得主动。
眼下,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在京师设有公使馆,荷兰王国已经提出了同大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请求,这件是朝廷也允许了,还在京师之前划出来的公使馆区给荷兰留了一块地方,以供对方设置。
就算是在大明手中丢了吕宋的西班牙王国,不久前也通过渠道和大明接触,意图效仿英、葡、荷三国例子。而欧洲霸主法兰西虽然太阳王路易十四已经去世,可依旧是世界强国,不过经历欧洲大战后的消耗,法兰西的实力已有衰败迹象,可瘦死的骆驼依旧比马大,随着大明的不断扩张,法兰西同样也注意到了大明的崛起,同时也开始派出使者接触大明,但这仅仅只是开始,还未达到真正建立关系的地步。
“臣遵旨。”何显祖醒悟过来后连忙应声道。
朱怡成接着问:“之前朕交代的人丁之事办的如何了?”
“回皇爷,自南京时,礼部和户部就依旨重建黄册,我大明每下一地,派遣官员整理黄册更是地方重中之重,眼下朝廷黄册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第二类是军方。后者暂时不说,仅是地方的黄册现在基本完善,根据军机处的归纳统计和各处报上来的数额,整个大明包括新明、吕宋、琉球、柔佛等地,现人口已超过了三千四百万之数!”
说到这,何显祖神采飞扬向朱怡成贺道:“综观历朝,我大明拥有人口数量虽不算多,可增长极其喜人。要知道前明末期,全国人口锐减,仅只有不到千万之数,而满清执政之时,最高时人口也不过一千九百万而已。”
“如今我大明已复神州,除去满清裹协的人口和暂未能彻底收回的地区,人口数量就已达到了如此之数,其增速之大是极为喜人的。另外,臣之前所说的黄册登记还未包括朝鲜那边,如加上朝鲜的话,恐怕已接近三千六百万左右。”
听着何显祖所说的这些,朱怡成微微点头,从字面上来看眼下大明的人口数量已经不算少了,而且对于朝鲜人口的预测应该也差不多。
朝鲜三千里江山,但实际人口因为穷苦和医疗水平低下,实际并不太多,在近百年前,朝鲜人口仅仅不到一百五十万,而现在充其量也不过二百万左右。
至于新明那边,因为归化明人比较多,占了绝大多数,这点也是需要注意的。但就算除去这些问题,眼下大明人口增长也比康麻子在位时多了许多,这是极为令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