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堕落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挂着垫江县尉的头衔,一来可以震慑宵小更加方便地保护自家水寨,二来又有机会截拿垫江境内的盗贼过一把手瘾。如此美差甘宁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不过甘宁心中仍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烦恼。虽说生意在不断做大,自家水寨内钱财货物堆积如山,但是另一方面麾下整体的战斗力也在迅速下降。

  才半年功夫,如今所谓的锦帆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寻常商队,骨子里哪里还看得出半分彪悍水贼的样子?

  除了甘宁和身边的十二个亲兵尚且注重武力修为外,其余大小喽啰皆只顾着如何赚钱,然后吃喝玩乐肆意挥霍。据说不少大喽啰都已经靠着这半年来攒下的钱在江州城内买了上好的宅院,那望江楼更是其日夜光顾之地。

  由于锦帆之前凶名在外,再加上原先横行江面的其余水贼也早已被锦帆或剿灭或吞并,总之自始至今一干航线异常顺利,无受任何阻挠。且甘宁向来为人豪放,对下属不吝赏赐。

  如若换做以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抢劫生涯,麾下喽啰们为了生存尚且能维系彪悍的血性,而如今风平浪静外加钱袋子一鼓,那么其堕落便是顺理成章之事,根本回天乏术。

  这也是人性的正常体现——都已经生活富足了谁还愿意扛着刀枪习武玩命?

  缩紧钱袋子?甘宁曾经也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但在下一刻发现这是万万不能的。锦帆能从无到有靠得不仅是自己个人的武勇,更重要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江湖义气。

  之前一穷二白的时候弟兄们跟着自己水里来火里去,如今抓住历史机遇发达了,自然是需要将弟兄们该得的赏赐都分出去。这不仅仅是做给老部下看的,对于新加入的喽啰同样也是一种潜在的激励,否则内部的分崩离析在所难免。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越是无法在当下取得功绩的人越是会在潜意识中放大过去的功绩而索求更多,而上层则更为看重下属眼下的功绩——这便是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何在不使其寒心的情况下让以前立过大功而如今却停滞不前的老部下有序退出,换取新鲜的血液使锦帆继续保持活力?这个问题一直在甘宁心头絮绕许久。

  虽然眼下风平浪静,但整体战斗力的消退却终归不是什么好事情。饶是有了潜在的危机感,却仍想不出行得通的法子去约束部下日益腐化堕落行为。

  ……

  话说宕渠这边亦是忙得鸡飞狗跳乱作一团。天师道被益州牧刘焉成功招安的消息由核心向外迅速扩散开来,不到半日功夫连城外流民都人尽皆知。

  虽然此时离过年仍有四五个月之距,但上至骨干弟子下至流民脸上都泛着一股喜悦之情——那是因为所有人都如脱胎换骨般自此告别了米贼的身份。

  不过这其中便有理解上的分歧之处。为了口食暂时依附于天师道的流民到底算不算天师道的人?是否必须跟随张修一道去汉中?

  刘焉远在绵竹自然不知当地实情。不过知悉此事的张松也不知出于何种考虑选择了视而不见,就连一开始便以「天师道流民乃我大汉子民」为由,大义凛然说服严颜用兵实为下策的樊敏,此时也同样作了选择性遗忘。

  反倒是张修深谙鼓动之道,还未启程便发动弟子向城外流民灌输汉中世外桃源良田千顷的美好前景。

  其目的昭然若揭——城外流民少说也有三万之数,就算不能打仗,只要直接往后面一站,这黑压压一片便能增强己方阵势,令敌军胆怯。况且自己费尽心机养了他们这么长时间,难道就等着最后关头需要他们派上用场之时鸡飞蛋打?

  但城外的流民在面对何去何从上心思明显要活络得多。原本相互之间异常冷漠的人们在扎堆劳作时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听师君手下弟子说这汉中之地乃天下粮仓,若是与大军一同前往,这辈子应该吃喝不愁了。等丰衣足食时再盖个屋子讨个婆娘……”一名虽面露菜色,但身形高大一脸忠厚相的青壮眼中闪着精光兴奋道。

  “你去过汉中么?得了吧,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要我看啊,还不如搭上锦帆返程的船只去江州码头当脚夫呢。虽然辛苦了些,不过据说一日便能得到五十钱,还包吃包住。”另一名身材瘦小的青壮眨着狡黠的小眼嘲讽道。

  “你们年轻人呐就是爱折腾。照我这把老骨头看哪也不用去,就在这宕渠老老实实地呆着。等到哪日天师道的人走了,这宕渠城自然也就腾出来了。

  到时候想住哪个宅院就住哪个宅院。时值秋收最是不缺的便是粮食,那些板楯蛮不是在为收割粮食人手不够之事头疼么?到时候替蛮子做些农活便能轻松得到一份口食,也无需再受那奔波劳累之苦……”一位两鬓斑白的老汉语重心长道。

  ……

  流民们想法各异,越吵越激烈,干脆将手头的活撂在了一边,似乎不将对方彻底说服誓不罢休。争论至最后虽个个面红耳赤,却仍是各占各的理,谁都没有将谁说服。不过整个过程却早已被奉张修之命乔装打扮混入流民堆里的鬼卒洞悉得一清二楚。

  说服归说服,行动归行动。之后倒还真有不少动了心思,想去江州给锦帆当脚夫的流民在天师道仍未离开宕渠的情形下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锦帆的船只去江州谋生。

  起初还算顺利,那些在锦帆内部最底层的喽啰立马以原先说好的五十钱一日的价钱,将手头的苦逼差事甩给了这些懵懂的青壮,倒也算是各得所需。

  不过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种事最终还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为甘宁所知晓。

  话说甘宁现在虽然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但如今在各方都如绷紧的弓弦般紧张兮兮地注视着天师道招安一事,若是自己因运粮之事稍有延误一顿责罚怕是免不了的。

  可能是当上了垫江县尉之后政治敏感度明显有了提升的缘故,甘宁最后还是决定去江州码头视察一番:一则为了鼓舞士气,二则对外界也好有个交待——至少对此等大事总不至于不闻不问。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