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平家出来,苏叶已经成了仁和堂的新东家,另外她还和方平约定好明年正月初三重开仁和堂。
“我总觉得心虚呢。”
苏叶挠了挠头,总觉得自己冲动了。
家产有给儿女的,给徒弟的,再不济还有同宗同姓的侄子,她拿着是什么道理?
她是有开医馆的想法,可这名不正言不顺的,怪心虚的。
余生安慰道:“没事儿,以后我们好好供养方叔就成,你要实在过意不去,就把方叔认作义父,他的女儿要是不出意外,应该和你差不多大,他把仁和堂托付给你肯定有这部分的原因。”
“就按你说的办。”
想明白了以后苏叶不再被此事困扰,乐呵呵地拉着余生采买年货去了。
这次的认亲宴她一定要办得隆重些,这样才对得起方叔的心意。
一晃就到了除夕夜,余生早早地将方平接到了家里,除了他,还有郑虎和闫思文作陪。
苏叶作为唯一的女眷,毫不犹豫地担起了做饭的职责。
其他人则坐在暖炕上喝茶聊天,气氛融洽。
没多久,一股奇特的香味飘了进来。
郑虎嗅了嗅鼻子:“哥,嫂子今天给我们做啥好吃的?怎么这么香?”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余生神秘地说道。
方叔老家在川渝地区,妻女去世后才在宁天府定居,想慢慢忘记那深入骨髓的痛。
多年未归,他定是想家的。
所以苏叶做的都是川渝地区的特色菜,如毛血旺,回锅肉,水煮鱼,跳水兔等。
这味道方平却是熟悉的,眼睛不由得泛酸。
“你们有心了,我已经整整十六年没吃过这口了。”
现在仁和堂有了归宿,再吃完这顿家乡菜,便是让他死,他也能瞑目了。
闫思文一拍脑袋:“师父,是徒儿粗心。”
他怎么就从没想到整一桌师父的家乡菜哄他开心呢,不然他肯定不用被师父罚得怀疑人生。
方平送给他一个嫌弃的眼神:“你是银子好使。”
不管是生日还是节日,或是遇上值得庆祝的事情,闫思文都直接给红封了事。
倒不是他不孝顺,而是他本身就是不擅揣摩人心的人。
“我是怕买的东西不合您的心意,不如给银子让你自己买,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我辛苦攒下的工钱,心意都是一样的!”
闫思文辩解道。
方平笑眯了眼睛:“心意为师收下了,以后再给银子为师就翻脸不认人了。”
“成,我回头就请教苏叶去。”
闫思文虚心受教。
到了饭点,苏叶招呼他们去了饭厅。
桌上一半都是鲜红麻辣的菜色,一半是正常菜,是怕他们吃不惯辣口。
等众人坐定,苏叶率先说道:“我今天有一事宣布,那就是我要认方平为义父,不管他同意与否,我和余生往后都会将她当成父亲尊重赡养送终。”
方平的眼泪再也憋不住,沿着枯瘦的脸颊滚落。
闫思文低声提醒道:“师父,你倒是表个态啊,别让我师妹下不来台。”
虽然苏叶说不管师父的态度,可被拒绝是件很丢面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