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点了点头,他是学问大家,自然知道刘白羽说的完全没错,不过想通了这一点,反而更加疑惑,自言自语道:
“不过老师,事实俱在,可世人为什么为李广愤愤不平,漠视卫青霍去病呢?”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冷静分析,就事论事这是一个领导者都不见得有的优秀品质,你觉得大多数人会有么?”
“绝大多数人,其实一万个字里面,能听进去几十个字就不错了,然后就是把这几十个字和自身遭遇结合起来”
“老师``你是说绝大多数人听天下大事其实就是凑趣,和看唱戏一样?这可是天下大事,怎么能那么儿戏?”
“天下大事,关我屁事?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最后还不是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乡下地方,还把砍头当成娱乐呢,多新鲜哪……”
“但是,天下大事和我们息息相关啊,当初倭寇还只是海商的事情呢,最后连绵九省,建奴还仅仅是辽东的事情,结果建奴入关,九边一起遭殃……”
“哎呀,你要知道一般人是怎么想的,一天累死累活的,就需要轻松一下,明天还要搬砖呢,一肚子心思,睡不好觉,把自己脚砸了,搬砖的活都没有了不是?”
“仓廪实知礼仪,夫子说的话,很有道理……”张溥若有所思的说道.
“绝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呢?因为时间不足,对事物理解是碎片化,模式化.”
“碎片化,模式化是什么意思?”张溥显然不是穿越者,被刘白羽说的信息理论弄得一愣一愣的.
“碎片化的意思就是卫青霍去病有名将,忠臣,外戚多种属性,显然名将是第一属性,也是卫青霍去病出名的原因,但是碎片化的结局就是一般人都注意外戚这种属性,模式化就是外戚这种人,一般来说,能力都比不上一般人,却快速上位,让一般人一肚子气.即使有一些成功的,也很可能其他人没有得到类似的机会而已外戚么,和一般老板的亲戚又不一样,毕竟投胎好那叫前世积德,外戚那叫裙带关系,或者叫卖女儿,说的缺德点,和几女区别不大,招人恨不是?”刘白羽分析说.
“怎么能这么说?汉朝外戚当大将军的多了,和卫青霍去病一样有真本事的有几个?而且史书上说的明明明白白,卫子夫在宫内最开始不受宠,靠卫青的战功才成为皇后,卫青这外戚的身份是汉武帝为了拉拢卫青,岂能因果颠倒?”
“一般人有几个有钱买书的?有钱买书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还不是一把一把的?”刘白羽摊了摊手.
“一般人就是这样的,你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啥叫名将,啥叫名臣,绝大多数人没有那个概念,外戚却是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见过所以卫青霍去病不知不觉中就被一般人先入为主,产生坏印象了这就是信息传播的学问.”
“卫青霍去病背着外戚的名义,结果出身卑贱引起同情这一点,绝大多数人自然不会在意,甚至被当成暴发户,暴发户这玩意最招人恨了,王老爷的儿子天生富贵,发财了理所应当,隔壁王二小时候还没我勤快,现在居然发财了,绝对不是我没发现他有什么优点我没有,一定是运气好,或者是用了不正常手法才富起来的……”
“真是愚民,不可教化,不可教化!”张溥想反驳刘白羽,不过想了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他是到处煽风点火的人,自然不会像一般书呆子那样以为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这点.
“也可以说是教化的方式不对么,呵呵.”刘白羽微笑道.
“碎片化,模式化一样也能为我所用啊,这次要你进行的明华夷之辨,推出的汉人英雄就有,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五胡时期的恒温,冉闵,刘裕,大唐的李世民,李靖,宋朝的岳飞,元末的刘福通,徐达,常遇春……”
一听到刘福通这几个字,张溥就走起了眉头,毕竟刘福通当初是被朱元璋攻灭,朱元璋又当过小明王的臣子.
朱元璋和小明王的烂事,是大明朝的烂事之一,小明王的口号,当时的口号叫做“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两句的口号什么意思?“山河奄有中华地”,就是元朝的统治,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统治,它把人分成几等,实行民族压迫,他们打出“山河奄有中华地”,意思就是要把蒙古贵族赶走,重新由中原地区的人来统治。“日月重开大宋天”,他们只有把自己说成了大宋王朝的继承人,才能够更加有号召力。这日、月两个字,就暗含一个“明”字,用明教来号召百姓。
号召百姓达到两个目的:
一个是反抗阶级压迫,重新恢复以汉族为主体的统治,不再受民族压迫。
第二个要过好生活,欢迎明王降生。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朱元璋为了使自己的队伍更加有权威性,更加有号召力,他也奉小明王为主,在很长时期内,他就用小明王的国号称为自己是大宋。所以他的年号,用的是大宋龙凤年号,他奉的国主是大宋,是小明王为主。朱元璋既然接受了小明王这个封号,他曾经在小明王手下做过副元帅,在小明王手下做过吴国公,后来又封到王,叫“吴王”。因此就跟小明王的这个“明”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参加起义的人,很多当年反抗元朝统治的人,还都相信明王出世这说法,他们投入到起义军这个队伍来,为的就是盼望“明王出世”,要满足这一批人的愿望,不能扔掉这个口号。扔掉这个口号,就失去这一部分的人心。谁是明王呢?朱元璋自己是明王,他是大明,谁还想做明王呢,没有位置了,他把位置占住了。但是,朱元璋的队伍毕竟经过儒家知识分子的改造,他们和原来通过白莲教烧香聚众,这样的起义队伍是越走越远。所以,朱元璋后来就曾经在讨伐张士诚的檄文当中就说过这样的话:
他说因为元朝的统治非常黑暗,大家都盼望改变生活状况,因此,就误中了妖术。他指的妖术就是白莲社,就是明教。“致使愚民,误中妖术,不解倡言之妄诞,误信弥勒之真有”。他们根本不理解这种说法,这个咒语,都是胡说的,他们特别相信弥勒下世,明王出世,相信明王就是真的,为什么呢?说“冀其治世,以苏其苦”。希望他来治理国家,也解救自己的痛苦,可是这些人聚到一块怎么着呢?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是“聚为烧香之党,根据汝颖,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就是朱元璋虽然用了明教,利用了小明王的年号和国号来起义,但是起义成功以后,他回过来批评这个白莲社,批评明教,说他们“无端万状”。所以这也可以看出来,从思想观念上,朱元璋已经和明教的信仰分开了,和原来大部分参加农民起义起义者当中所信奉的白莲教,这样的想法分开了。
朱元璋称“大明”,必不能让小明王称“大明”。他必须让这个“明王”成为小明王,表示自己比他高,所以一切要宣传在小明王上面,这种材料。所以,韩林儿只能做小明王,做不了大明王。虽然他用了他这个“明”字,但是他让他小,只有朱元璋自己是大。国号加大字,起源于元朝,以前都不是,像大宋都是后来称的。元朝叫大元,这个元朝的国号怎么来的呢?是用《易经》的一句话,叫“大哉乾元”,大元。明朝继承元朝,也叫“大明”。
再说这个吴元年,为什么人家都用的是两个字的年号,到了吴王这儿出了一个字的年号?实际上这是史臣在修史的时候,不小心就露了马脚,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年他用的是龙凤年号,这一年公元1367年,就是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接小明王到应天,廖永忠走到瓜州的时候,把船沉了,这个小明王没有了,这个龙凤年号不能用了。可是这一年又不是一个改元的年,就是,不是一个建立新年号的年,那么记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还能用龙凤年吗,不用龙凤年又没有别的年可用,就用“吴”吧,就是“吴元年”,所以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吴元年。这个吴元年恰恰可以让我们知道当年就是在朱元璋建国的前一年,还在奉小明王的龙凤年号。但是史臣们在写的时候,是不能这样写了。
说的穿了,朱元璋其实是类似曹操之类的人物,没有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冲击,吸引蒙元的注意力,朱元璋是不能这么轻易的取得天下的,朱元璋为了标榜自己的得国奇正,故意隐瞒了自己和小明王的君臣关系,当然更不要脸的是朱元璋的后代,甚至隐瞒了朱元璋杀小明王的事实。
385碎片化,模式化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