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百长枪气萧森(三)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112】三百长枪气萧森(三)
    三姐挑出的八名学习骨干都是勤勉用功的尖子,姚梵教他们三角函数的过程也很顺利,姚梵并不指望自己能教出炮兵天才,但只要能教会他们测距和根据计算数据查射击表尺,然后根据表尺进行火炮射姿调整就好。
    部队里关于迫击炮有个说法,讲即便是新兵,只要打了200发后也成了神射手了。
    虽然这话有些笼统,但大差不差,如果战场情况允许炮手通过安装在迫击炮上的光学瞄准镜观察对手,那么几乎等于步枪直瞄射击一般简单。只要用瞄准镜中的标尺分划测量目标的远近距离、和高低角度,然后拿着数据查表尺,把迫击炮按照表尺参数调整好姿势就可开火。
    所以一般来说,迫击炮班都喜欢爬上小山或者丘陵,方便直接目测瞄准,省的纸笔伺候着一通乱算了。这种情况下,500米以内的目标是最好的猎物。当然,要是无法目测到敌人,那就只好靠侦察兵了。
    姚梵用三天的时间教会了八名学员基本的三角函数知识和基础几何,又讲了一天的迫击炮原理和简单操作,接下来就直接上炮练习了。
    姚梵比较喜欢这种简单讲解后直接上器械的培训模式,二战时期苏联红军迫击炮手平均受训时间只有112小时,每天9小时训练,大约12天后就上战场,教官根本没时间和你扯上半个学期的炮兵理论知识,仅仅第一天上午复习一下三角函数,当天下午就现场摸炮,开始操练。
    一般来说,欧美喜欢这种速成训练,而中国比较讲究把理论打扎实。国内别说炮兵,就是学步枪射击这样的玩意,也要先把各种原理、零部件构造与名称、枪支分解、维护保养等等,统统都讲一遍,用一节节理论课把你之前提起的兴趣和好奇心全消磨光,然后再让你摸器械。
    尤其在以前经济困难军费紧张的时期,更是如此,就像美国因为经济危机而把空军每年的飞行训练时间缩短一个月一样的道理。
    但是理论绝对代替不了实践,上手就摸器材在有些人看来容易出事,但是一次直观的认识绝对比嘴上说十遍还顶用。尤其是姚梵并非炮兵出身,他的炮兵知识一来自自己的军迷爱好,二来自前不久押运武器的武警给他做的培训,三来自手中一本革命年代南京军区出的民兵教程,其中详细介绍了火箭筒和迫击炮的训练。
    姚梵采购的两万发练习弹对于训练来说足够了,作为练习弹,前面并不装药,只是在后面装黑火药发射药筒。在软土地基上训练,可以回收利用四、五十次,也就是再捡回来重新装入黑火药的发射药筒。
    不过姚梵根本造不出训练弹用的可替换发射药筒——别看是黑火药的,那种质量也不是手工业所能生产的,他目前就算勉强造了也保证不了质量。
    姚梵带着学员,扛着迫击炮和炮弹,来到距离北岭山500多米的一个小山头上,因为要实弹训练,这些之前走过队列、练过格斗、扔过训练用手榴弹,并且还打过枪、杀过刺刀的战士都微微有些紧张,但并不害怕。毕竟他们比这年月的大多数中国人见得世面要多得多。
    姚梵背着携弹器,问身边那长相顽皮的战士道:“桂八,你哪儿人啊?”
    “东家,俺是胶西牛村的。”
    “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没了,俺爹一死,俺大妈就把俺和俺娘赶出来了。”
    “你在外面流浪了多久。”
    “俺刮海蛎子吃,在外面飘了有半年。”
    桂八揽紧怀里的炮筒,从小路边上拔了根姚梵不认识的草:“东家,这是米草,把皮一捋,里面的绒绒能吃。”
    桂八说着就捋了皮,露出里面白色的内茎:“东家你尝尝,有点甜的。”
    姚梵看着桂八憨厚的笑容,把米草那大约两公分的白色内茎放进嘴里:“嗯,有点甜,还带点粉。”
    “呵呵呵呵,是吧,东家,我没骗你吧。”桂八高兴地傻笑起来。
    “俺娘在的时候,常带俺上村里后山,那儿的坡顶上有个比人还高的大石头,边上长得都是米草。”
    姚梵温和的微笑:“你娘现在哪里?住在俺姚家庄吗?”
    桂八呆呆的看着地上的路,大步走着:“饿死了。”
    姚梵没再多说。
    众人终于爬上这座大约三十米高的小丘。
    姚梵指导着扛着迫击炮、背着炮弹的士兵们,一步步地讲解,引导他们把迫击炮组装起来。
    “一炮手架炮前,三炮手要把座板坑挖好,大家看,就挖这样一个边长30公分,深10公分的土坑。”
    “就是有了坑才能起到固定迫击炮的作用……现在一炮手把刚才我们已经组合好的火炮放在坑里,把炮筒支上,把驻锄用力插下去固定住……把瞄准镜插进瞄准镜座……”
    “现在二炮手在炮筒左边面对目标单膝跪下,取下炮口帽,升起高低机……和一炮手一起调整瞄准镜上的高低气泡和倾斜气泡,把瞄准镜调整至水平……”
    “现在我们按照之前学的,先简单打一发,目标是前面山上的那片区域。”姚梵手一指,给自己选了个直瞄的简单目标。
    姚梵怕丢人,瞄了半天才确定正确无误,于是拿过炮弹,拔下运输保险销,摘下保险帽,放弹入管,炮弹顺滑的没入炮管,“当”一声炮响,一发0号装药的杀伤榴弹真家伙就被45度角挺立的炮身打了出去,命中300米外的北岭山斜面迫击炮阵地上的目标。
    一声巨响把姚梵自己都吓了一跳,只见对面山腰上硝烟腾起,白雾中火光一闪,土石飞溅。
    “同志们,这就是炮弹的威力,等将来上了战场,你们炮兵就是左右胜负的战斧,你们炮击哪里,哪里的敌人就溃败!”
    “东家,这炮实在太厉害了!不用对着打就能轰到,真是您说的那啥隔山打牛呢!”炮兵学员桂八轻轻抚摸着87式82迫那墨绿色的炮管,好像在摸一个漂亮的大姑娘。
    “好,现在我们用练习弹来训练,大家开始按照我报的参数,查找射表,调整火炮进行瞄准。”姚梵一刻不耽误,趁着大家兴奋的当口开始教学,以求加深记忆。
    ……………………
    “迫击炮训练最忌讳重复装弹,有时候一发还没出去,你又塞进去一发,那就是炮毁人亡,整个炮班都会死!”姚梵在讲解完直瞄的基础,指导战士们自己动手试射了一发练习弹后,开始讲解最重要的一课,在他看起来,迫击炮最危险的莫过于重复装弹。
    历史上苏军与德军作战时,由于苏军要求迫击炮兵提供高强度速射火力支援,导致苏联的迫击炮兵在炮火喧天的战场环境中频频出错,出现大量的重复装弹事故,战争的九个月里出现了一百多次事故,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次因为重复装弹而导致的炸膛惨剧上演。
    红军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误操作的问题,以为是德国人的炮弹直接命中了红军迫击炮阵地,后来越来越多幸存下来的炮手报告说,事故原因是重复装填造成的,这才真相大白。一想到前线还有上万门迫击炮在作战,苏军直接就抓狂了。直到机械式炮口保险被设计出来并安装上炮管,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根源。
    姚梵一改温文尔雅的气质,厉声警告学员们:“大家千万要注意!战场上要冷静沉着!不然你一个人的失误!会连累大家一起死!”
    他之所以这样担忧,也因为之前考虑到现代迫击炮外置独立安装的电磁式防重装保险对于这个时代太高端,姚梵害怕万一黑科技流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并没有采购。他觉得以19世纪的战争烈度,应该不至于把士兵吓得重复装弹。
    但他也没要求西北工业为火炮加装苏联战时发明的那种机械式炮口保险装置,那种装置在安装中由于要对迫击炮结构进行改动,会影响迫击炮的精度、射程等主要性能,世界上也只有俄罗斯还在用,西方则使用光电式感应器,中国则使用电磁式感应器,都是在竭力避免改动火炮结构。
    “千万别以为这样的低级错误你们不会犯,战斗的激烈是你们想象不到的!当你们疲劳紧张,又累又饿的时候,习惯性动作会把你的命送掉!一旦第一发炮弹出现哑火,你习惯性的随手塞进第二发,两发炮弹殉爆,就会杀死全班所有人!”
    姚梵几乎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嗓门强调这一点。
    “今后你们炮弹打多了,可能有些人会松懈下来,这就是隐患,你们不要以为炮弹不会卡住!底火失效和火药受潮,经常会造成哑火!炮管要是里面有水甚至泥巴,也会把炮弹卡住,你这时候塞一发进去,就是等于自杀!”
    “二炮手一定要把手搭在炮管底部,要是感觉不到发射的震动,绝不允许三炮手装弹!要立刻阻止。”
    “三炮手没有二炮手的放弹口令,决不许把炮弹填进去!”
    姚梵吼的口干舌燥,眼睛死死的打量每一个战士,见他们频频点头,这才心下稍安。
    “现在我们学习一下正确的退弹方法。”
    姚梵命令战士把迫击炮后面抬起来,他站在炮口一侧,用双手包住炮口。
    “看到吗?后面抬起来,让炮弹自己滑出来,负责接弹的同志握住以后把炮弹拉出来,然后放到安全距离外。”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