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面子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长孙弘不禁脸色一变,既惊讶又奇怪,林老四和唐门真的找到了江南的合作者?

  这消息太意外了,江南美如画,富贵如流油,阶级矛盾和剥削程度跟黄河流域及四川比起来好上太多,穷人并非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富人则个个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这样的地方也有人造反?

  看到长孙弘的神色,林老四极少示人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哈哈大笑:“小哥不信?不信也无妨啊,我很想透露一二,奈何大事未成,不便说的太多,纵然你我亲近,也不能多言,一句话,长孙小哥且看着就行了,等到了时候,我自会遣人通知你。”

  林老四摸着大胡子,不住的笑,眼神里流露出的得意和信心,非言语所能描绘。

  长孙弘张张嘴,有心想说些什么,想了想,最后闭嘴没有说话。

  对于一心有着执念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来说,在充满希望望到曙光的时候给予他逆耳劝阻和苦口忠言,不会起到什么正面作用,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引来疑火烧身。

  最后一定会不欢而散。

  有句话讲,聪明人在说什么之前,都会想一想,最后什么也不说。

  长孙弘是聪明人,当然在这当口不会乱说话的。

  他认真的看着一腔热忱的林老四,微微叹口气,深深的说道:“既如此,我就不多问了,愿唐门义举,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天下九鼎,尽归南唐旧人!”

  林老四哈哈的笑着,抱拳拱手。

  两人相视一笑,一边神采飞扬,一边沉稳老练。

  把头低下,话锋一转,长孙弘好似随意的又道:“我在大理四川,深耕经营,倘若江南大事不济,至少还有个东山再起的去处。”

  话说得自然,林老四并不觉得刺耳,好比一段锦绣妙笔后盖了个不好看的图章,无伤大雅,反而令人觉得体贴温润,他笑意不改,依旧豪爽的道:“长孙小哥想得周全,果然是谋事之人,没的说,有小哥支持,这趟买卖包赚不赔!哈哈哈!”

  他转过脸去,与坐在旁边的林玲子交换一个眼色,林玲子露出笑容。

  两人过来这一趟,要的就是长孙弘的表态。

  他们知道,长孙弘对宋廷,必定是有反意的。

  造反的种子,在十几年前的那个夜晚,就已然种下了。

  已经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了材,结出了果。

  长孙弘必反。

  唐门林家,自然是乐于看到这一切的。

  但有个问题,却困扰了林家。

  长孙弘死活不肯入唐门。

  借口很多,但听上去都是推辞。

  这不得不令人遗憾,困惑,甚至担心。

  既然不肯入唐门,又不忠于宋廷,那唐门起事,长孙弘帮哪一边?

  仰或谁都不帮,自立门户。

  像隋末七十二路反王一样,大家一起争一争。

  林老四代表的唐门,不想在跟宋廷抗争的时候,又和长孙弘这边起冲突。

  一切的言语,都是为了引出长孙弘的那句表态。

  “天下九鼎,尽归南唐旧人。”

  这就结了。什么都不用说了。

  皆大欢喜。

  林家叔女长舒了一口气,解开了心结。

  这个结飘飘荡荡,在屋里转了一圈,却又落到了长孙弘的心坎上。

  看着面露喜色的林老四和林玲子,长孙弘浓眉紧锁,明亮的眼眸里,激起了淡淡的忧虑。

  有宋一朝,民乱不断,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几乎就没有断绝过,一直贯穿了两宋始末,堪称完成统一的封建王朝中造反次数最多的一个朝代,几乎每个皇帝在位时都会遇到。

  但没有一个反王撑过去。

  全被宋朝官军给灭了。

  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观,一般来说,濒临灭亡的王朝,总是先被外部的游牧民族拖垮,再被内部的变乱刺得遍体鳞伤,像一栋漏风的房子,破败不堪,摇摇欲坠,这个时候无论谁冒出头来,最后一击就能终结这个王朝的未来。

  但南宋不同。

  它虽然逃不出封建王朝的各种弊端和延续兴衰,但它始终维持了政权的完整,汉人社稷牢牢的掌控着赵家江山,没饭吃的老百姓即使被迫造反,骨子里也是渴望招安的。

  他们的意识深处,是认同这个朝代的,他们不是造反,是替天行道,他们不敢反皇帝,只能反奸臣。

  所以除了立起皇帝旗号的方腊等特殊个例之外,大部分扯反旗的人心底那盏最终的明灯,就是对招安的希冀。

  这种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宋朝年年有反贼、却越过越昌盛的奇观。

  所以长孙弘认定,唐门林家在江南的一锤子买卖,不会有好结果的。

  哪怕他们信心很足。

  他摇摇头,端起了茶杯,心事重重的喝了一口茶。

  ……

  “啪!”

  茶杯被狠狠的砸在了青砖地面上,茶水四溅,瓷片横飞。

  彭大雅如一头被人扳去了角的老牛,气哼哼的坐在椅子上,面如熟透了的苹果,涨的通红。

  他的老婆哭哭啼啼的坐在另一侧,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哼哼唧唧的如一台破旧的纺车,吱吱嘎嘎的就是不肯停歇。

  几个盐商缩头缩脑的立在屋子当中,茶杯就摔在他们面前,差点砸中了最前面一个盐商的脚。

  “哼!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王夔,烧得好啊!”彭大雅鼻耳出气,双手握拳紧紧的捏着椅子扶手,嗔眉膛目须发皆直,怒不可遏:“我怎么说也是西川老人,他还在当知州的时候老夫就是制置副使了,就如此不顾同僚之谊、前辈之情,要把事情一竿子做绝?”

  猛拍一下桌子,怒道:“真把老夫当不发威的病猫了?!”

  夫人张氏火上添油,悲悲戚戚的立刻哭诉:“官人,他这是不将你放在眼里啊,我那侄儿张翰忠勇无畏,跟蒙古人打仗军功卓著,一心为国,也是听从朝廷调令才跟北上的,不料却没来由的死在那武夫王夔刀下,你一定要为他做主啊!”

  彭大雅面色红黑交加,瞪了一眼撒泼的老婆,沉声道:“夫人且住,我知道如何做!张翰的事,必有人要偿命的!”

  张氏当然不会听话的,依然哭着数落,几个盐商只得瞅着她换气的空子,抓紧时间向彭大雅递话。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