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愁完桃子,愁地瓜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如果说分到‘玉’米时,家家户户把扒好的‘玉’米铺到地上、挂到墙上、搭到树上、堆在窗台上,顿时农家小院就变得金碧辉煌。。:。

  而如今,家家户户的平房的房顶上、小院里、簸箕、竹排等等到处都是凉晒的地瓜干,一片一片的、白‘花’‘花’的,远远看去,象下了一层薄薄的雪,也成了农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然不是所有的地瓜都要晒成地瓜干,除了大队需要留种的,分到各家各户的还要放进地窖储藏。冬天冷,容易冻坏,把地瓜放进地窖,保温,足可以吃很久。

  “姚姑爷,看来咱家的地窖得挖的大一些。”刘姥爷看着堆在小院里上千斤的地瓜就挠头。

  姚长海看着刘姥爷少有的挠头地样子,轻笑道,“姥爷咱这点儿,你就犯愁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的可都比咱家的多,最高的分到了五千多斤,可咋整啊!”

  “对呀,这打麦场上还堆着那么多,岂不是更挠头了。”钟小猫站在坑底支着铁钎仰头笑道。

  地瓜的亩产量一般轻轻松松都能达到上千斤,就别提姚湾村‘精’心伺候了,那亩产还不翻个两到三倍。

  要不怎么说这地瓜是救命粮呢!不是因为地瓜这东西主贵,就是因为这产量高。正是它耐旱,生命力顽强,而且不嫌贫爱富的习‘性’,不管生长在多贫脊的土地,不管多少天不下雨,只要浸一点点的水种下,总能给人带来收获,因此在这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理所当然的成了缺水岭区百姓填饱肚子、维持生计的重要农作物,离了这贱地瓜是会要命的。

  先前社员们对于刨坏的地瓜还心疼。到最后洗吧干净都喂牛了。这真是啥东西一多就真贱了。

  余下的喂不完的,连同地瓜秧一起支援给农场喂猪了,煮猪食的同时加上大半的地瓜秧。另外再加点泔水粗粮什么的一锅煮,养出来的猪就‘肥’得很。这猪最爱吃了。尤其正是长膘的时候,食量大。

  地瓜不是粮食,‘交’公粮几乎不收,所以自然都是村里自己内部消化了,可即便天天吃,顿顿吃,也消化不完。这有了小麦和‘玉’米掺合着吃,谁还稀罕地瓜啊!

  虽然运动前国家对粮油的控制非常紧。不允许上市‘交’易,而地瓜干是唯一可以买卖的粮食类作物。

  可是运动来了,自由市场极度萎缩,这条路也没了。

  所以大队长姚满耕和十来个小队长,看见这地瓜就愁啊愁的!比之桃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赶紧把剩下的地窖给我挖好!晚饭前,你们得把院子中这堆地瓜给了埋了。”刘淑英催促道。

  “妈,你就放心吧!就剩下扫尾了工程了。”姚长海笑道。

  闲话休提,姚长海和钟小猫开始扫尾工程,一个长3米左右,宽半米左右。深3米左右,长方形的地瓜窖就出现在自家院子里,而地瓜窖的一侧。则是二至三个土台,供人上下。

  接下来两人麻溜的储藏地瓜,挑挑拣拣去掉地瓜的根和有伤齿的即叨地瓜时被三齿硌坏的地瓜。这个其实早就分拣了一遍,储藏的再过一遍,还真拣出来三个坏的。

  把地瓜放进箩筐,箩筐上绑有两根绳,一根拴在箩头的气儿上,一根拴在箩筐的底上,用拴在箩筐气儿上的绳把箩筐送到窖底。松开该绳,再上提拴到箩筐底儿的绳。箩筐便翻转过来,地瓜便放到了窖底。

  放一层地瓜后。还要再放一层沙土,因为地瓜窖较深,里面‘潮’湿,有的甚至还能渗出水来,沙土的目的应该是吸收水分吧!等最后的地瓜放进去地窖后,地窖上面用‘玉’米秸盖住,上面再压上土,只留一个供人上下的口,再把‘玉’米秸绑在一起,压在口上,供出入。

  家里吃完了红薯,便下到窖里拿。

  刘淑英见他们忙活完了,于是道,“等到了寒冬,数九寒天的时候,我给你们做红薯粉条吃。”

  “妈,您还有这手艺。”蹲在水井边正在洗脸、洗手的姚长海抬头惊讶地问道,脸上的的水滴滴答答的。

  姚长海垂头琢磨了一下,抬眼道,“那个妈!你可不可以教我们做粉条啊!”这越想越觉得好,“尤其是冬闲时间,一点儿也不耽搁农时,粉条可比地瓜好存放多了,农产品收购站不收地瓜,它收粉条耶。”

  “你可真是,见缝‘插’针,这脑袋转的够快的。”刘淑英摇头轻笑道。

  “价格高!”

  “对对,价格……”姚长海突然住嘴道。

  猛地看向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托腮朝他漾出灿烂笑容的妮儿,粉嫩的小嘴又吐出三个字。“价格高!”

  “你……你……”姚长海结结巴巴道。

  你还没完,刘淑英接着道,“不过妮儿说的对,国家所收购的地瓜0.02元;农民分配中,4斤地瓜才折合1斤原粮。地瓜干的价格是0.08元,不过这还得碰着国家救灾的机会。粉条就不一样了,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北方人都喜欢吃,收购站的价格确实比地瓜高。”

  她这一打岔姚长海倒是忘了进一步追问妮儿这个话题了,还以为是妈教她的。

  “呼!”姚长海松了口气,“这一下终于找到了那地瓜山的出路了,当饲料实在太可惜了。”

  “行,只要你们队里商量后,同意,我没问题。”刘淑英笑道,“现在可以吃饭了吧!”

  “姥爷、妈,你们先吃吧!我去找大队长。”心急的姚长海抹了把脸上的水,就要朝外跑。

  “回来,吃完饭在去也不迟。”刘姥爷叫住他道,“这事一时半会儿也不做,你急什么?”

  “你要上哪儿?”连幼梅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

  “不去了,吃完饭再去。”姚长海接过她手里的自行车,搬着跨进了‘门’槛。

  “姥爷、妈、妮儿、小猫,我回来了。”连幼梅笑着打招呼道。

  “海婶!”

  “娘!”

  连幼梅蹲在水井边洗手问道。“妈今儿可别再吃地瓜了,吃得胃里反酸。”

  “是吗?”刘淑英挑眉道,“那红薯凉粉吃不吃啊!”

  “吃!”连幼梅和妮儿一起喊道。

  那滑溜溜的富有弹‘性’的凉粉。入口爽嫩,滑而不腻。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有新鲜的东西可吃,自然少不了姚家另外几家,今晚的餐桌上,少不了,凉粉。

  “跟我进来端吧!”刘淑英招手道。

  连幼梅和钟小猫一脸贪吃样儿,进了厨房,端凉粉。

  “我们的是凉拌的,妮儿是煎炒。热的。”钟小猫把煎粉放在妮儿的面前,一手拿着她的手扶住木碗,一手递给她木勺子,放进木碗里。

  “味道怎么样?”刘淑英笑看着他们道。

  “唔!太好吃了。”钟小猫意犹未尽道。

  灰绿‘色’的凉粉加上红‘色’的辣椒水、绿的的荆芥、香油、醋、盐、大蒜汁、切好的葱‘花’和香菜等调料,煞是好看,勾起人的食‘欲’。

  “凉的只是尝个鲜,天气冷了,可不准多吃。”刘淑英指着他们道,“我煎炒了不少。”

  “热的好吃。”妮儿附和道。

  农家柴火炉子,只用麦干、豆秸之类。凉粉被切成麻将大小。火将凉粉煎成金黄,香气四溢。让人垂涎。

  红薯凉粉软韧滑爽,口感适中,回力面扎。比豌豆凉粉更筋道,而且还没有米凉粉的碱味。这种凉粉既可凉拌,也可热食。

  好吃的不得了,一人吃了三大碗,就连妮儿也吃两碗。

  “对了,妈,你什么时候回去,这突然回去。谁教我们做粉条。”姚长海突然想起来问道。

  “淑英你这么一直在乡下住着,领导没啥意见。”刘姥爷也好奇地问道。

  “他们呀!没意见。我不回去,他们就不用下乡支农。他们心里美着呢!”刘淑英接着道,“这下乡,是各个单位‘抽’调的,我常驻乡下,他们就不用下乡了。”

  “妈,你这是投机……不对,不对……这是……”姚长海摇摇头,找不到合适的字来形容。

  “合理的利用规则。”

  “对对!说的对,合理的利用规则。”姚长海点头道,软软糯糯的声音又让他察觉不对劲儿,“不对,不对,妮儿你说的。”震惊地看着妮儿道,“刚才可就语出惊人了。”

  妮儿对于他们的眼神视而不见,自顾自的吃煎粉,淡定的很,事实上她却是看不见他们的眼神呗!

  “姥爷,这是您教的。”姚长海好奇地问道。

  刘姥爷无辜的摇摇头道,“我可没教她这个。”

  其他人彼此望望对方,都摇摇头,“不是我教的。”

  “那妮儿跟谁学的。”

  眼神齐齐看向妮儿,‘你们最好要有觉悟,被吓吓就正常了。’妮儿心里腹诽道。

  “你这小脑瓜里都想些什么?”刘姥爷‘揉’‘揉’她的脑袋道。

  本没有指望妮儿回答,谁知道她拍拍自己的小脑袋道,“它自己蹦出来的。”

  “呵呵……我们妮儿就是聪明。”刘姥爷自豪地说道。

  “就是!就是。”其他人纷纷附和道。

  听着他们敷衍的态度,唉……不怕、不怕,不愁吓不死他们了,看着他们变脸也‘挺’好玩儿的。

  “不过妮儿这话可不要出去‘乱’说,被抓着……。”姚长海担心道。

  “放心有我看着呢!”刘姥爷保证道。

  热闹中吃完饭,姚长海放下碗筷手一抹大嘴,“姥爷、妈、妮儿妈、妮儿、小猫,你们接着吃,我去找队长。”

  话落,一转身,这大长‘腿’就跨了出去。

  商量下来的结果肯定是全票一直通过,不过在红薯制作成粉条之前,得先储藏好,不然冻坏了或者发霉了可就不能做原材料了。

  所以村子里的男人们,开始挖一个大大的地窖,储藏这些地瓜。Q

  ps:感谢angel1234596、甜品鱼、sxy1256三位书友的粉红票!!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