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爹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我的老家在江阴城西十里的夏港的滩涂,按说,长江边上都是水汪汪的一片,而我老家却是一溜的山峦起伏,低低矮矮的山,为避免被涨潮所淹没,村里的人家便在这山峦荫蔽的丘陵中。对于我的老家来说,历来没有什么事可以称得上是大事。一年忙活到头儿,就是春种秋收,交付公粮,也就完了事。

  听先辈说,江阴的得名就是自古而然以前叫过暨阳,到底不中听,后来改成了江阴。宋朝的兴国塔就是历史沧桑最好的明证,半坍圮的黑漆漆的兴国塔,孤寂的杵在半空中,有一半是被军阀混战是轰掉的,朝着空洞洞的天。

  早早放学归来,爹总要我替他张罗着晒谷场,手举着褪光了毛的皮鞭,抽打着家里那头瘦老的毛驴,“嘚儿驾”,我总把毛驴当做马来骑。

  毛驴拖着滚圆的压谷石在铺排好的谷场上碾来碾去,一年的收CD在这里。我倒是挺留恋以前没有分田的光景,一觉睡到天大亮,队长吹着哨子,挨家挨户叫着出工,我们一众小孩子跟在后面,屁颠屁颠地闹腾着。小孩子也有公分的,七八岁的小孩顶半个公分,半大小子顶一个成人。没曾想如今天蒙蒙亮,娘就要烧好饭菜,打水洗脸。

  “你个臭婆娘,磨磨唧唧的,耽误了老子下地做活。”爹总是会这么骂骂咧咧地咒骂娘。

  娘也唯唯诺诺地应和着,从来不还嘴,自从大哥参军后,家里的苦力就只剩了爹一人,我只能日落黄昏时,搭把手,把谷场照料一下,其余的我都出不了力。

  “这孩子念了这多年书,够用了,现在十七八的年纪,生龙活虎的,一顿饭吃两个人的口粮,还不嫌饱,也该下田做活了。”爹眯着眼,呷了一口白酒,喷着酒气说,“他小子的个子倒是上去了,老子的腰带都勒到肚脐眼儿了。”

  “唉”,爹一声声的叹气,他瓮声瓮气的腔调,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漾来漾去,斜上角露着一线天光,月色透了进来,比屋内的煤油灯还要明亮许多。

  “娃子总是要读书的,如果地里活忙不完,我再起早一些就是了。”娘只有为了我的学业才会和爹较劲。

  “你就是为了你那个死到台湾去的男人写信,才让娃子念这么多书!”爹摔着板凳,骂骂咧咧地说。

  每当此时,躺在东厢草房里病恹恹的奶奶就会急得要下地来,然而现在她老迈得下不了床了。

  煤油灯掐灭了,爹也熟睡了。内室传来爹的鼾声,震得屋子瑟瑟发抖。

  月华飘飘荡荡,如叮咚的春水般澄澈,在寂寂的山村里,像一支悠长的笛声,鼓荡的人心醉。

  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这是我打小就知道的。村里的小伙伴都拿这个取笑我,说我是个没爹仔。

  “你们才是呢,我爹是李大壮。”我捡起一块石头,朝着他们扔掷过去。

  他们躲得远远地,冲着我吆喝道:“没爹仔,在台湾,跟着******坐飞船,飞船掉下摔死了,没爹仔,没爹仔。”

  整个的童年,都是在这种谣言喧嚣的环境下成长,这是我的一个梦魇。

  我确实是我爹的仔,我娘亲口告诉我的。

  “那他们怎么叫我没爹仔?”七八岁懂事的时候,我张望着好奇的眼睛,躺在娘的怀里,娘在一旁忙着纺线。

  “他们瞎说的。”娘说了一句,就没了下文。

  听村里老一辈人说,我娘是个童养媳,十岁就被我奶奶收养了过来。我奶奶的儿子,也就是让我饱受争议的那个所谓的“爹”,叫传喜,十八岁到江阴县城挑着谷子买,正赶上江阴炮台缺人手,被拉了壮丁,后来就没了下文。娘和传喜没来得及成亲,没给周家留下一根香火,就杳无音讯。奶奶和娘日日以泪洗面。再后来听一个战场上逃回来的老乡说,国军败退到厦门,他是充当死尸才逃过一劫,传喜则没那么幸运,他被推推搡搡地等上了去台湾的运兵船。

  家里没有男人,就顶不起天来。村里旧有的说法刺痛了奶奶的心。眨巴眼的工夫,娘也到了十八岁,该出嫁了。可是娘从十岁就到了周家,举目无亲,且这些年来,她与奶奶相依为命,二人同病相怜,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她们都盼着远在台湾的传喜能早一天归来。

  这纯粹是瞎想。

  又挨了两年,娘到了二十岁,奶奶也不能不替娘筹谋出路。虽说她硬是要娘待字闺中未尝不可,可这些年她一直拿她当亲闺女看待,一天天大了,她要本本份份,村里的一些单身汉可不这么想。奶奶说,每夜都有几个单身汉,在屋子外头盘旋,唱着挑逗孟浪的山歌,奶奶和娘就手里攥着剪刀,瑟缩在床头一角。

  终于有一天,一个五十多岁的王老汉闯了进来,想要轻薄娘,被娘一剪刀捅进了大腿,丢了半条命。幸好那个年代大鸣大放,尊重妇女,王老汉因为调戏妇女的罪名,被判了枪毙。

  公开枪决那天人山人海,公安局长在台上大声的申饬王老汉的累累罪行,颠来倒去就是有伤风化的意思,“杀一儆百。”他最后总结道。

  “嘭”,一声枪响,王老汉魂飞天外。据村里人说,那时候枪毙还不兴蒙黑罩头,王老汉的眼睛一直恶狠狠地冲着娘,娘在人群里匿藏了,可怎么躲也躲不过,老觉得是在瞅着她。子弹是从太阳穴穿过,留下了碗大的疤,然而王老汉直挺挺地立着,就是不倒下。

  看完行刑,娘就一病倒下来。奶奶到处去寻访医术,都救济不了。崖下村的神婆来瞅了又瞅,嘴里念叨了几句咒语,让母亲喝了一整晚的雄黄酒,还是无济于事。

  “给她寻个汉子嫁了吧。”神婆无奈的摆摆手,对着奶奶说。

  娘成亲那天,已是临近年关。与其说出嫁,倒不如说是迎娶,因为我爹,也就是李大壮,算是入赘周家的上门女婿。他三十岁挂零了,还是个自了汉。村里都说他壮实能干,黝黑的皮肤里,筋骨根根支楞着,力能扛鼎。可惜早死了爹娘,没人照应,在村东头的破庙里一个人过活。奶奶想,招李大壮来,算是半个儿子,为周家沿脉香火。

  过了年的秋天,我哥就出生了,于是娘就给我哥取名叫秋生,还是姓周,这是奶奶和李大壮的条件。奶奶说,现在世道变了,村里的长者说话都挺不起腰来,于是特意宰了家里的一直大公鸡,请队里的党员做见证。

  日子是一天天过下去了。起初娘总是提起传喜来,惹得爹心里毛躁躁的,爹也知道,娘始终对他没有多少的感情,于是就动不动摔筷子,尥蹶子。奶奶好说歹说,娘才再也没有提传喜的事情。又过了三年,我就出生了。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