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要来临安,自然不是来旅游的,他来临安,自有其目的。
这段时间,辛弃疾与贺驰安相处,闲谈之中,辛弃疾多少也了解到将来的大趋势,比如,大趋势之一,就是会发展为一个钢铁时代,将来的战争,用的是枪炮,打的是钢铁。
于是辛弃疾就上了心,蒸汽机什么的也许我辛稼轩挨不上边,但炼铁这件事,辛弃疾自问,还是很有条件来参乎一把的。
话说特区那边,至今为止,炼铁的铁矿石来源,主要还是大冶这边的铁矿,大冶靠着长江,依靠水运的便利,运往高雄特区,成本其实不算很高。而大冶,正好在辛弃疾的势力范围之内。辛弃疾先后在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和江南西路担任一路的要职,通俗一点讲,就是辛弃疾先后在湖北、湖南和江西当过省级领导,大冶在这时代隶属江西,辛弃疾随随便便一伸手,就能轻松拿捏大冶。
算起来,大冶的铁矿开采从孙权时代就开始了,到1191年的今天,迄今为止,已经开采了将近千年,而且,根据贺驰安的判断,大冶这里的铁矿石简直是无穷无尽,照现在这种温柔的开采节奏,还足可以开采几百上千年。
贺驰安当然不会说错,历史上,大冶铁矿是晚清洋务运动张之洞搞的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大冶铁矿不仅向汉阳铁厂供应铁矿,还是日本八幡铁厂铁矿石的主要供应商,可以这么说,就是大冶的铁矿和湘潭的锰矿将日本八幡制铁喂饱的。后来,到了天朝的时候,大冶铁矿又有了新的勘探成果,并一举成为武钢的原料基地,由此可见,大冶铁矿石的储量极为惊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近在南宋,岳飞驻守鄂州那段时间,曾经在大冶大兴矿冶,并喜获“大冶之剑”,事实上,岳飞在大冶炼铁,不但炼制了大量兵器,也涉足民用,顺手创收了一点军费。
辛弃疾当然理解岳飞,因为养军队绝对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从这一点上来说,岳家军任何时候都是差钱的,自然要搞点生财之道。早年北宋崩溃,天下大乱,朝廷的军费没有着落,于是南宋的各大抵抗力量不得不自行筹集军费,如此一来,军中走私违禁那真是十分稀松平常。比如有宋一代,在酒业上都采用禁榷之法,但岳飞早年就在军营酿酒贩卖,以筹集军资,同样,在铁业上也是如此,总之,从事铁业也罢,从事酒业也罢,都是为了养兵。后来战乱渐渐平息,由乱及治,赵构开始整顿,包括整编军队,禁止军中走私,军费自然是朝廷按照编制拨给,但积重难返,大宋对军中违规经商什么的,仍然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与岳飞的理念差不多,辛弃疾也是赞成集中资源大搞强军的,辛弃疾在湖南当政的时候,就集中财力训练了三千号称精锐的“飞虎军”,同时,历史上辛弃疾一直在想方设法创收,以备北伐之需,在福建当政的时候,貌似辛弃疾就栽在这个上面——有人弹劾横征暴敛。当然,现在的辛弃疾还没有去福建当政,但此时的辛弃疾,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北伐,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点也不介意有人攻击他“聚敛”。
没错,辛弃疾到临安,就是为了“聚敛”来的,他的计划是推动五矿控股上市。圈钱,谁不会啊!当然,圈钱讲一个动人的故事,嗯,得有正当的投资方向,跟股民们画一张大饼,你总不能说在股市圈钱是为了战争吧!不过,投资方向嘛,这个一点也不用发愁,辛弃疾本来就有新的投资计划,按照辛氏招股计划书,上市所获资金将用来建设“九冶萍”公司。
为什么是“九冶萍”公司而不是后世历史上的“汉冶萍公司”呢?那当然是要站在辛弃疾的角度上看问题。比起汉阳来,九江离临安和台湾都近,离大宋的经济中心近,离生铁的客户方也近,这是其一,其二嘛,九江还是大冶的下游,运铁矿石当然是往下游运更方便一点不是!
至于萍乡的煤炭,虽然萍乡在江西,但煤炭只能先通过小船沿萍水河运到湖南湘潭的湘江大港,然后在湘潭再装上大船,经洞庭湖入长江,再运往九江。煤炭的运输距离是有点远,不过比运到汉阳,也远不了太多,从长江顺流而下,这点水运的距离不算什么。所以,辛弃疾将铁厂选址选在九江,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
鉴于五矿控股的七成股份拿在朝廷手中,还有两成拿在朝廷控股的台宋海贸和高建公司手中,只有一成股份在茅庚手上,这样的股份结构下,五矿控股自然算是官办,上市交易和成立“九冶萍”公司这样的大事,当然是需要取得朝廷的批准的。
所以,辛弃疾这一次来临安,就是来出公差,兜售他的宏大计划的。
辛弃疾一到临安,就马上拜会了工部尚书赵彦边,旋即又拜会宰相周必大,周必大当然拍不了板,最后还得赵昚定夺。辛弃疾也明白,皇帝将会召见自己,辛弃疾心中忐忑,也不知道自己的计划最终能否通过。
辛弃疾在等待赵昚召见,于是,在贺驰安的张罗下,一场晚宴在临安哈唐大酒楼举行。
参加宴会的有陆游、辛弃疾、尤袤,在临安的穿越者贺驰安、彭勤方、卢易见,还有陈玉杰,四个人悉数到齐,而文府的主人文元当然也不会落下。
前三位是大宋文坛代表,其中尤袤和陆游齐名,以写诗闻名,陆游、杨万里、尤袤、范成大号称“中兴四大诗人”,四大诗人之中,杨万里此时在江西任上,范成大赋闲在家,只有陆游和尤袤在临安。
文元这段时间在临安文坛上混得风生水起,最起码,小说家的名头就打得很响,又经过一番炒作,竟然被坊间尊为通俗文学的大师,文元的小说受到了广大大宋百姓的热烈追捧,如果非要类比一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元在当今大宋的地位,就相当于后世金庸的地位。
有文元相请,辛弃疾到场,加上哈唐国“海归”做东,两位大师级诗人这一日自然是联袂赴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本来宴会进行的非常融洽,但是当话题说到岳飞的时候,气氛顿时就变了。
问题出在彭勤方身上。
话说彭勤方年轻时也迷恋过《说岳全传》,对岳飞那是相当崇拜。不过,年纪及长,彭勤方渐渐明白那是经过历朝历代说书家小说家包装的岳飞,真实的岳飞并没有那么神。到了网络时代之后,网上关于岳飞战绩的质疑帖子在某个时候忽然就冒了出来,坛子里质疑的声音还不只一个两个,读多了这类帖子之后,彭勤方也加入到了质疑阵营之中。
彭勤方是一个很较真的人,在宴席上,多喝了两杯的彭勤方就忍不住说道起了这事儿。
事实上,老彭在宴会上也没有刻意贬低岳飞,只是强调说,岳飞对金兵的战绩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惊艳,甚至于多数的时候,岳飞对金兵的胜利只能称得上惨胜,根本就没有民间说的那么神!
彭勤方举了个例子,岳家军上奏的颍昌大捷,奏报上去的捷报是这么写的:
“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重伤番贼不知数目。其夺到战马、金、鼓、旗、枪、器甲等不计其数------”
彭勤方与那些质疑岳飞战绩的家伙一样,认为杀敌五百余根本就不值得夸耀,更算不得什么大捷!而且这份捷报里面,只说杀敌五百余,却闭口不谈己方的伤亡,须知颖昌之战是岳家军四万对金兵骑兵三万,金兵损失五百余,有生力量损失有限得很,而事后岳飞要治该战指挥者王贵之罪,由此推测岳家军伤亡不轻。
如此种种,彭勤方一一引证,反正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岳家军与金兵对决,应该是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平手之局。由于岳家军是以步兵为主,机动性不如金兵,越是深入北方,就越是力有不逮,更无必胜之把握,故此,指望岳飞收复中原,其实是有些一厢情愿的。
这一下陆游不干了。有人竟然公开大放厥词攻击心目中的战神,是不容分孰不可忍!陆游是岳粉,有诗为证:
其一: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
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
其二: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于是陆游忿然回击彭勤方乃是一派胡言,要不是看在彭勤方如今是皇帝御命的太医,又据说在特区素有医德的份上,陆游甚至都要指斥彭勤方为金人奸细了。
其他三个穿越者简直是哭笑不得,心道老彭你咋就这么较真呢!南宋人需要一个英雄偶像,正因为打不过金兵,才更需要一个偶像,能够挫败金兵而且是在野战中挫败金兵的岳飞,无意识最好的偶像人选。就像后世影视中的杨家将一样,观众爱看,哪怕明知是虚构,观众也愿意相信。
老彭你非要捅破其中的真相干吗!
好在陈玉杰随后的说法转圜的不错。
按照陈玉杰的话来说,岳家军以步兵为主,步兵能够在野战中抗衡骑兵,已经是殊为不易,岳家军能将金兵击退,更是难能可贵。至于己方的死伤,哪怕是交换比为三个换一个,考虑到金兵的兵源有限,正牌的金兵加起来也就十万上下,所以金兵消耗不起,从这个角度说,岳家军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北伐之事,岳家军当年引为憾事,大宋自靖康之耻以来,一直孜孜以求恢复中原而不可得,陈玉杰拍着胸脯说,这样的局面不会维持几年了,不出五年,大宋就能挥军北伐,横扫金兵。
于是,陆游这才转怒为喜。
陈玉杰的本事陆游素有所闻,又据说特区所造枪炮犀利,当者无不披靡,陆游点点头,心里早就信了。毕竟**过去不如展望将来,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活在希望中的感觉总是不错的,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看到北定中原那一天。
第二百五十四章 评价岳飞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