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良并没有马上离开长安赶往华阴前线,而是在长安逗留了几天跟岑参和郑三等人交代迁徙流民和难民前往北庭的事情。
三百万流民和难民的迁移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朝廷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帮助组织这些难民和流民之外,赵子良也发动了他在中原地区的所有人力物力,其中就包括属于他的几十支商队以及北庭专门派驻在关中各地收罗流民的官吏。
朝廷还特别行文向沿途官府城镇下令,让沿途的官府做好接应、准备好干净的饮水、宿营地。
赵子良已经下令从军中调拨一百五十万石粮草运往关中各地流民和难民聚集地,给那些愿意迁徙往北庭的人发放粮食,每个人被分到八十斤粮食,如果路上不耽搁或不生病,这些粮食刚好可以够每一个人走到北庭大都护府辖地境内,到时候北庭那边就会安排接应,把每一个难民和流民分派到制定的地点定居,并分发先期的粮食、农具、种子和牲畜,可能还会有崭新的房屋居住。
赵子良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安排流民和难民迁移往北庭的事情上,他只在长安逗留几天,把事情交给郑三和岑参等人就自己先回华阴前线了。
赵子良和段秀实、马璘、王难得、陈玄礼等人返回华阴前线之后就全身心投入了练兵的事情当中,近十万降兵,想要把这些人整编训练成可堪一战的军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些降兵已经连续两次反复投降,他们大多数都是原河西和陇右的边军,战斗力还是有的,只不过因为上级将领的问题让他们反复投降造成了他们如今的信心不足,赵子良等人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军事素质方面的训练,同时也要帮他们找回自信心。
赵子良对负责整编这训练这批兵士的李嗣业和赵霆不止一次的说不能把他们当成俘虏看待,不能搞歧视,不能对他们监视得太紧,只要加强对军头和一些将领的监管就行了,不能防贼一样防着所有参加训练的兵士。
来瑱已经带着赵子良返回时带回来的圣旨前往淮南上任去了,为了表示他的支持,赵子良给他拨付了一批军饷和装备,另外还给了他三千长安兵作为去淮南招兵买马组建军队对抗叛军的基础,至于粮草和后续的军饷,则需要他抵达淮南之后找当地官府筹集。
由于叛军占据着潼关以东地区,来瑱只能带着部下走商州绕道去南阳,再从南阳向东去淮南上任,这路上要绕很远的路程,但这个没办法。
送走来瑱后过了不久,在太原严防死守的李光弼派人突围来到潼关前线元帅行辕向赵子良求援。
九月初八,东征大军营地内战马奔腾,传出阵阵士卒操练时的大喊之声,一个信使骑着马摇摇欲坠地走到了大营门口,营门校尉看见后立即下令打开城门带着几个兵士跑过去查看情况。
“喂,醒醒,你是哪里来的信使?”营门校尉蹲在地上把趴在地上的信使翻过来大声问道。
信使闭着眼睛动了动嘴唇:“水······水······”
“快拿水袋来!”
几口水灌进干裂的嘴唇之后,信使睁开了眼睛,看着营门校尉用虚弱的声音道:“我是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将军派来的信使,快带我去见赵大帅!”
营门校尉立即起身对身侧的兵士吩咐:“快背上他跟我去见大帅!”
赵子良此时正在地图前研究战局形势,一个亲卫走进来禀报道:“大帅,营门校尉带进来一个人,说是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派来的信使,有紧急军情要呈送大帅!”
赵子良转过身来,立即道:“让他进来!”
营门校尉很快带着信使进入帅帐,信使此时恢复了一些力气,向赵子良行礼道:“拜见大帅!小人是李光弼将军派来的信使,我家将军有书信要小人交给大帅本人!”
赵子良问道:“信在何处?”
那信使从贴身之处拿出一封皱巴巴的书信,藏得这么隐蔽显然是担心在路上遗失或者被叛军拦截之后被查获。
赵子良接过书信拆开很快仔细看了一遍,又询问了信使好几个问题,见没有什么疑点,才对旁边的亲卫吩咐道:“你去给信使安排一个营帐休息,给他弄点吃的喝得,让他好好休息一下!”
“诺!”
信使离开之后,赵子良又把李光弼的求援书信再次看了一遍,思索了一会对帐外喊道:“来人,去通知各部主将一个时辰之后前来帅帐议事!”
帐外的传令兵很快领命而去。
赵子良处理外案桌上的公文之后,各部将校们已经陆续赶来。
批阅完最后一份公文,赵子良把毛笔放进笔筒,看着已经到齐的将校们说道:“人都到齐了吧,那咱们就开始议事!”
说完,赵子良把桌上的书信拿起来说道:“这是一个时辰前河东李光弼从太原派人送来的求援书信,李光弼在书信当中说,史思明和蔡希德二人聚集了三十万人马正在猛攻太原,已经围城半月有余,而李光弼手里能动用的人马只有一万余人,敌我实力对比实在太过相差悬殊,为了在城墙上摆下足够的人马防止防御上出现漏洞,李光弼不得不发动了太原城所有豪族、勋贵和皇亲国戚,把他们的私兵、家丁全部集中起来,一共一万两千余人,给这些私兵和家丁发放武器,让他们上城墙协助防守,不过李光弼在信中也说了,这些家丁和私兵的战力不行,就算他能够发动城内所有青壮一同协防,只怕也顶不住叛军这种形式的猛攻,私兵、家丁和青壮不是军队,他们打打下手搬运守城器械和物资还行,让他们对敌作战,他们只会添乱!所以李光弼在书信中请求本帅火速派出援兵开赴太原救援,诸位怎么看这事?”
陈玄礼问道:“大帅,这书信的真实性可靠吗?莫不是叛军使出的诡计,想要用这种办法分散我军兵力,然后各个击破?”
赵子良道:“本帅已经仔细询问过信使,此人熟知李光弼的一些私人事情,应该不会有假,而且本帅也认识李光弼的字迹,信和信使应该都是真的!”
陈玄礼说道:“太原之战事关重大,只要李光弼守住太原,我军的防线就暂时没有漏洞,如果太原失守,我们将会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以末将之见,应该火速派出援兵赶赴太原增援李光弼!”
李晟站出来抱拳道:“大帅,末将也认为应该派出援兵增援太原,末将愿领兵前往!”
仆固怀恩和白孝德也纷纷站出来道:“大帅,我等也愿意领兵前往增援!”
赵子良见这些将校们都纷纷请战,很是高兴,至少这些人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也都是不畏艰难之人,这些人都是大将之才,只要给他们机会历练,假以时日,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
看着众将期盼的眼神,赵子良的目光在众将当中不停移动,说道:“援兵一定是要派的,要派多少人去合适呢?又要派谁领兵呢?”
众将都不由屏住呼吸都眼巴巴地看着赵子良,赵子良心里思索着,北庭军是绝对不能分散的,以后的战局也不知道会向何方发展,北庭军一旦分散,想聚拢起来就难了,而且北庭军的作战方式也与其他军队不同,如果朝中有人想对他动手,必然会先要对他身边的亲信将领动手或把北庭军瓦解,为了防范于未然,绝对不能让北庭军分散开来,如果朝廷中真有人嫉妒他战功太大,想要对他动手,这四万战斗力强悍的北庭军就是他的护身符,只要有这四万北庭军在手,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既然北庭军不能动,那么如今能够抽调的就只有马璘的一万河西军和王难得的一万陇右军,至于陈玄礼和他的三千龙武军首先就被赵子良排除了,陈玄礼和他的三千龙武军根本就没有打过仗,这些人都是一些老爷兵,上战场不拖后退就已经让赵子良谢天谢地了,哪里能够指望他们去叛军厮杀?而那些还在训练的降兵和预备军都还没有结束整编和训练,就算拉到太原也只能给叛军送菜。
赵子良的目光停留在王难得的脸上,说道:“王将军,把你的一万陇右军借给本帅,过两个月,本帅还给你两万人马,你看如何?”
王难得一愣,眼神之中出现了黯然之色,赵子良既然这么说,他就知道赵子良派去领兵的人肯定不是他,否则赵子良不会这么说,不过只过两个月就能赚一万人,这笔买卖怎么说赚大了,他马上笑道:“还有这么好的生意?大帅既然这么说了,末将当然愿意,这一万陇右军随便大帅怎么调度!不过大帅可不能食言,两个月之后末将可是要两万人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