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北山女巫点点头,道:“这个器灵如果等级很高,后面两个条件更难做到了!”
泽儿道:“那您说说,还有两个条件是什么?”
北山女巫叹了口气,指着凤娅琪眉心道:“第二个条件是,你要成为修炼者,而且还至少要修炼到凝气境以,在用换心石换心后,杀死你宿主器灵!”
泽儿和凤娅琪都啊了一声,这显然是要他们杀死魔君。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
“杀死宿主器灵,是不是毁灭这件佛像?”
北山女巫颔首。
泽儿觉得自己今天的一切都和魔君有关,杀了魔君,会不会也杀了凤娅琪?
凤娅琪看见泽儿犹豫,知道他担心,于是微微一笑,道:“不管什么,只要我能做回自己,是死,也愿意。”
泽儿咬咬牙,握紧了凤娅琪的小手,问北山女巫道:“那第三呢?”
北山女巫道:“第三更难,是让器灵离开对你琪儿身体的掌控,这样,你们灭掉器灵宿主后,再用还魂丹还回你的躯体!”
泽儿闻言长出一口气,虽然这三个条件几乎不能达成,但还是存在机会。
北山女巫忽然问道:“你们知道天行大陆的三大禁物吗?”
泽儿心猛地一跳,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他觉得魔君对自己和凤娅琪的操控,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不由问道:“不知道,三大禁物是什么?”
北山女巫道:“三大禁物,排在第三的是晦冥百绝转生瓶,这个东西,可以让修为低下的修炼者,夺舍修为高阶的修炼者,并且夺舍之后可以修炼到可怕的高度。”
泽儿和凤娅琪摇摇头,两人没有听说过。
北山女巫接着道:“排在第二的,是神傀,那是找到飞升失败的顶级修炼者尸体,炼制成傀儡,若是成功,它可以达到禁地魔神的恐怖战力!”
泽儿心跳加速,问道:“排在第一的是什么?”
北山女巫道:“排在第一的,是魔神殿的最大秘密,它的名字叫天变魔体!”
泽儿心跳骤停,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在他杀死魔尊者成吟的时候,成吟最后留给他的那句话:“小心天变魔体。”
天变魔体是什么,泽儿一直深深藏在心底不敢询问,因为魔君一直在身旁,现在他终于问出口道:“天变魔体是什么?”
北山女巫摇摇头,道:“这是顶级修炼者在失去夺舍之力后的逆天转生,它需要塑造一个异的身体,这个身体是天变魔体!”
泽儿冷汗流下,他终于明白自己身有着什么,也知道跟魔君走下去最后的结局,所谓魔君传人,都是谎言,魔君真正的目的,是夺取自己的身体。
凤娅琪忍不住问道:“前辈,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因为,我和姐姐曾是魔神殿的神女!”
这话一出,泽儿和凤娅琪再次大吃一惊,魔神殿三足鼎立,魔君、大祭司和神女各执一方,想不到眼前的女子竟是魔神殿的神女。
如果魔君醒着,他会告诉泽儿,魔神殿的神女,姐姐叫海拉君香,妹妹叫海拉丁香。
“您,您是神女,为什么要逃走?”
“因为在魔神殿的生活,生不如死!”
说到这里,北山女巫忽然语气一变,道:“你是佛主转世,为何要修炼的魔道?”
泽儿道:“道本身并没有神魔,一念可以成佛,一念也可以成魔,都是发乎内心!”他怪北山女巫如果是神女,她不是修炼的魔道吗?
其实魔神殿的神女并不服用异果,她修炼的是另一种道,这种道自成一体,只能由女修来修炼。
北山女巫眼光芒渐渐暗淡,终于道:“不错,神道魔道的对立,并非修为不同,你是魔道,与我无关!”
“多谢前辈!”泽儿再次躬身。
北山女巫这时却不说话,她脸神情变幻,停了良久,才终于道:“你们经过了我的三道门,我原来想,来的是明筱枫,我原谅他,来的如果是他后人,我要让他在这里陪我一辈子,直到我死或飞升!”
泽儿和凤娅琪对望一眼,并没有露出惊惧之色,反而有一丝轻松。
“但是——”
北山女巫神情一变,道:“刚才跟你们说了那么多,我改变主意了,你们两个只能留下一个,剩下一个可以从这里出去!”她手一指,一道石门忽然出现在石台边。
这道石门开着,门烟雾缠绕,不知外面是何处。
泽儿道:“我们两个不会分开,要留一起留,要走一起走。”
北山女巫眼神十分复杂,她冷冷道:“真的?”
泽儿毫不犹豫,道:“真的。”
北山女巫冷笑一声,道:“那你们一起走吧!”
泽儿背起凤娅琪,丝毫没有迟疑,一步跨入石门,他听到身后传来北山女巫的声音:“如果你后悔或改变主意,可以捏碎明家的那块玉牌!”
“我想我不会,像明家前辈当初一样。”
泽儿环顾四周,口说道。
北山女巫独自而坐,她脸带着震惊之色,自言自语道:“这孩子,难道他的身体是天变魔体,那操控他的修炼者是什么身份?他姓欧阳,是姐姐的后人吗,不对,姐姐的后人应该姓岑才是,姐姐去了哪里,为什么六十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泽儿不知道的是,他的身世竟与眼前的女子有关联。
当初魔神殿的两个神女乃是一对姐妹,她们是海拉君香和海拉丁香。
作为神女,她们的命运已经注定,那是有一天会在祭祀大礼,将一切献给魔君,包括生命和灵魂。
这是两位神女最害怕之事。
魔神殿表面是三足鼎立,神女至高无,但实际她们既不能调动藩族,又不能拥有财富,不过是魔神殿的祭品和摆设。
而那时一个青年出现了,那青年名叫岑大平,有个外号叫狂魔。
岑大平是一个神道修炼者,他悄悄来到魔道历练,在魔神殿第一次遇到海拉君香惊为天人,立刻一见钟情。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