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张学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京师大学堂。

  寒冬腊月,学校也要放假。

  这所学生数量比国子监还多的京师大学堂,拥有众多学科,设有许多个分院。与国子监里教的都是经史为主兼学行政管理不同,京师大学堂其实是一所专科技术学校。

  这里主要的是理工、农医、管理等,理工下还有工学院,工学院下又还有地矿、水利、测绘、机械、土建等诸多分类,哪怕是一个土建类里,还下分有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务工程、道路桥梁、城市规划等等。

  这所拥有一万余人的巨大学校,有庞大的校区,更有着无数的院系。

  而这些院系分类,都是由校长张超最初定下的。当初,许多人甚至都搞不清楚这些院系分类,到底是干嘛的。

  但现在,这么些年过去。

  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却成了最受欢迎的。

  每一个都跟宝贝一样,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人来争抢了。

  一开始,还有人说这里是一所工匠学校,有点瞧不起的意思。但很快就没人这样说了,如今的大唐,日新月异,到处都是建设,工商大兴。

  也没有人再说什么工匠制造是什么奇技淫巧,因为工匠的发明创造可是非常值钱的。

  大唐甚至都有了专利法案,工匠的发明注册登记后就是受保护的,长达二十年的专利保护,别人家要用,只能付专利钱。如果仿照,是要吃官司被罚款的。

  更不要说,京师大学出来的并不仅仅是工匠。

  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都离不开他们的影子。

  修路铺桥建设码头铺设轨道,甚至是建筑城池盖房子,连修下水道也是充满着学问的。制造各种机械,什么织机纺车什么马车船舶什么水车水力锻锤水力纺车·······

  这里还有最优秀的会计,专业的老师。

  这里还有精通律法的法学院学生,能帮你打官司。

  这里也有最多的医学生,各科医生都有,甚至有专门学习医护专业的护士。

  也有专门学习农牧的学生,专门研究土地啊种子啊庄稼的种植培育防虫防病土壤问题等等。

  虽然许多进来学习的学生,刚考进来的时候,只是基础成绩不错。可在这里学习四年之后,往往就能成为某一专业很不错的人才了。

  而那些又读了四年的研究生,更高是人才中的人才。

  甚至还有读完研究生后,继续留校,一边当老师一边继续读博士生的,这种,已经是某一领域里的权威。

  大唐这么大,但这样独特的大学,现在却仅此一家。

  虽然学校有一万多学生,但对于整个庞大的帝国来说,他们都是非常稀少的。毕竟那么多个分科里,细分下去,每个院系也没多少人,而且在校的还是好几届的学生。

  今天。

  京师大学堂里热闹非凡。

  许多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在京学习的几年里,并不怎么回家,节省时间节省路费。

  不过今天的热闹,还是有些不一样。

  临近年底的时候,学校正举行一次特别的面试。

  每年的年底,各地的封国诸侯,还有各道州的封疆大吏们,都入京朝集。这些诸侯、官员们在接受完吏部、议会等的考核后,在元旦前都还会有一段时间。

  这段空闲时间里,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面试会。

  其实就是招聘会。

  诸侯和地方官员,甚至是许多商会、公司,都会在这个时候来参加京大举行的这场面试会。

  大家想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这个时候就可以去挑选面试了。

  不过一般情况下,往往都是学生们选东家,不是东家选学生。因为这样专业的人才较少,而需求却多。于是乎,学生们可以从容的挑东家。

  各个院系的学生,他们自己组成一个面试团,他们可以从容的面试那些有意向需要聘请该专业人才的东家。

  “谢谢王刺史,我们会认真考虑你的条件的,如果有同学愿意接受你的条件,我们会通知你的。”

  一名年轻的水利系学生笑着对一位来自淮南道的刺史说道。

  水利系的这些学生,只给了他一刻钟的时间述说自己的条件,然后也不给答复。

  这个身着绯袍的四品刺史无奈的笑笑起身,在他的后面,还站在一排的官员呢,哪个不是身着绯袍,甚至还有紫袍金鱼袋的大州刺史甚至是布政使在那排队。

  “好的,那我就敬侯你们的消息了,我们寿州的诚意很足,条件也不错。若是肯来我们寿州,我们一定给予最好的待遇。过去之后就能成为公务员,提升速度是很快的,三年之后,肯定就能进入流外品,五年内,保证起码是个九品。”

  他还在那里说着,后面一位儒雅的官员却道,“五年才是个九品,你也好意思说啊,老王。同学们,来我们颍州,三年,三年我就能保证能升入九品。”

  寿州在淮河南,属淮南道。而颍州却是在淮河北,属于河南道,偏偏寿州和颍州,还是隔淮河相望,那算是老邻居了。

  王刺史和张刺史都是刺史,自然就得拼政绩。而偏偏淮河是一条比较桀骜难驯的河,虽然朝廷每年拔不少钱治理,可水患不断,算是他们最难缠的一个问题了。

  相比于寿州,颍州境内还有颍河、汝河、小汝河、淝水等,情况比寿州复杂多了。张刺史是真的很需要水利系这种专业的学生,虽然他在任几年,每年都要从京大挖一些学生过去,可谁嫌多啊。

  老王被老对头给怼了,老脸通红。

  “同学们,来我们寿州,我老王承诺,三年就帮你们实授八品。而且来我们寿州,若是安家落户,我老王送你们一套房子,还给你们分田!”

  老张不乐意了,你瞎抬什么价。本来人就不好请,你还三年八品,给房分地。这不破坏行情吗?

  好歹自己也是四品刺史,一州之长。老张一怒,直接开出三年八品,给田给地,还带介绍媳妇的条件。

  一群布政使啊刺史、长司、司马的都围着看热闹。

  这京大的才子们,真是抢手啊。

  当年还瞧不起人家是工匠,现在好了,工匠你还请不到呢。

  一个个紫绯高官在这里登门面试,说干口舌,别人还只给一刻钟。

  可大家确实挺需要这些人才的,而这些人才不愁嫁啊。

  管他是水利还是建筑又是城市规划、或者什么下水道之类乱七八糟的,大家都抢着要。

  现在不但抢毕业生,而且连大三实习生也抢,甚至连那些什么大一大二的都有人争着要了。

  暑假那么两个月时间,甚至都要抢去指导指导一番,专车接送回。

  都是为了政绩啊。

  而人才难得,有这些专业人才指点指点,往往就能帮他们解决地方上的许多重要问题,帮他们大大提升政绩。

  那些商队也一样来请人,他们请的较多的还是什么学法的学会计的,还有学工商管理的。

  另外请那些专业的机械啊测绘的也多。

  反正别看这学校林林总总几百个学科,可还真的不愁没人要。

  特别是那些地方的诸侯们,那叫一个财大气粗。

  朝廷的官员们,封官许愿好歹还有点克制。可他们却好,有时为了一个人才,开出的条件能让官员们气的跺脚。

  动不动什么来我封地,给你田地千亩,什么给你一个国官。

  国官虽然不如朝廷的官,可在封地里也是一样的高高在上啊,更何况他们开出的薪水什么的待遇实在太好。

  每次抢人,往往都是诸侯抢到的最多,然后是那些商号,他们财大气粗。抢到最少的,却偏偏是朝廷和地方的官员们,他们开不出那么好的条件。尤其是这些技术类的学生,到了衙门里,担任的也往往是技术类的吏职,想升官,比起国子监毕业的那些,却是要难的多。

  当官,还是进士举人最好当官,然后是国子监的学生。

  几个宣抚使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他们在京大到处游逛。

  那种争的面红耳赤的事情,堂堂一道宣抚使是不会拉下脸面去做的,让手下的刺史们去争就好了。

  “这京一年一度的面试,现在是越发的热闹了啊。”一位宣抚使扶着白须感叹。

  “可不是,当初张超建起这所京大,谁又能想到,会有今天这么火热的局面呢。”

  “可惜这京大是张家牵头建立的私人学校,要是朝廷所设,哪有这么麻烦。直接把学生分配给各地好了。”

  一人道,“分配哪那么容易,一年毕业的学生也就三千左右,天下二百余州啊,还没算上各诸侯领呢。一州也就分个十来人,完全不够啊。”

  白胡子宣抚使道,“要我说,干脆朝廷再建一所啊。张超能建京师大学堂,我们就建个汉京大学啊。到时多招点学生,然后直接分配给朝廷中央和地方,省的那些诸侯和商号来抢人。”

  “这个想法不错,回头可以奏报朝廷。”

  另一个则想到,地方上也可以建啊。他们都是一道长官,哪道下面不得有个**州十来州啊,在道城建所大学也没什么不能的。哪怕建不了京师大这么完整的院系,也可以建小点,比如建个理工大学,建个农业大学之类的嘛。

  甚至没有能力建个理工大,那我建个建筑学院,建个水利学院总行吧。

  几个宣抚使一下子来了精神。

  “不过,我们没老师啊。”这些可都是专业院校,老师当然也得专业,可不是随便请几个老儒就能行的。

  一拍大腿,“说到底,还是得求着京师大。”

  可不,除了京师大,哪里还有这么多老师呢。学生都难请,想请老师,只怕是更难啊。

  “还是张文远聪明啊,他张家每年从京师大挑走大批学生,想要什么专业的就有什么专业的,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可不,谁让这整个学校都是他张家建的呢,那些学生里,可好多都是张家免学费还发奖学金供着读完书的,那些学生岂有不感恩图报之理。再说了,张家开出的条件,也向来是极好的,学生们哪有不愿意去张家的。”

  几位宣抚使都不由的感叹,跟张家确实没法比啊。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