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穿上金甲,登上特意打造的战车,兴匆匆的试驾。李超继续看着公文,两人倒是各忙各的,如此过了半天,栓子在外面禀报。
“相国,襄樊大户富商们箪食壶浆前来劳军!”
一说箪食壶浆李超就想到投降派,战争之时,地方上的乡绅豪强什么的,经常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其实说白了就是投降派和带路党。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他们眼里往往是没有什么官府啊朝廷等的。
李超轻笑一声,掩起手里的文卷。看了半天的公文,倒是眼睛酸涩了,休息一会也好。
“让他们进来吧!”
襄樊两城隔江相对,樊城因在江北,因此也很是繁华。虽然襄阳才是襄州的州治县治所在,而樊城只是下面城镇,但因位置重要商业繁华,襄樊的商人们倒是常常相提并论的。今天过来劳军,就是两城的大户富商一起来的。
“这是他们送上的劳军物资单子。”栓子把一本折子递上。
“都写满了这么厚一本?看来他们还是下了血本啊。”李超拿过折子拉开,发现长长的折册居然写满了名字和物资清单。
这哪是什么劳军啊,这明明就是输诚啊。
看样子,襄樊两城的大户富商都在上面了,每个人都捐献了不少。排在第一名的,居然是丰家,捐粮五千石。
“丰孝安还在牢里吗?”李超问手下。
“回相国,丰孝安还在州牢里呢,没有相国的命令,谁敢放啊。”
李超哦了一声,怪不得丰家这么大方,一出手就是五千石,原来是想要把丰孝安捞回去。(好看的小说“我还差点把这丰孝安给忘记了!”
“回头就把他放了吧,相信经此次之后,他也能老实一些聪明一些。”
五千石粮,这笔保证金相当不少了,李超很不客气的笑纳了,反正又不是他收进自己口袋里。
往下翻,其它家送的也不少,多的上千石,少的也有五十一百石的。各家的礼物送的都很符合李超的心思,知道现在缺粮,各家都送粮。
各家也算是出了血了,李超估计,这次至少拿出了各家剩下存粮的两成粮食。
他们之前那般小气,为了一点粮食都要跟李超扳手腕,现在却如此大方,很显然,李超这回拿土蛮开刀,也是把他们吓到了。
杀了五千多,把五万多打为奴隶,这可是非常狠的。
没有哪个土豪富商,敢再小瞧李超。
一群人押着许多猪羊鸡鸭布匹蔬菜等进入军营,看着那些正在擦拭着铠甲,做着明日入城准备的凯旋将士,那些大户们走在军营里有点战战兢兢的。
李超直接就在营里空地上接见他们,李超意外的和气。
跟着他们聊了会,然后收下了礼物。
礼单上的粮食数量较多,都是要直接送往官仓里的,现在带来军营里的,都是些猪牛鸡鸭等。
看到李超收了礼单,说话又很客气,那些忐忑不安的大户富商们总算是松了口气。等告辞出营的时候,腰带终于又挺直了几分。
等走远了点,又开始心疼送出去的粮食来了,也许本来可以少送点的。
路边,一股烟尘滚滚而来。
“这是谁?”
“好像是位将军,带着不少人马。”
“是平阳长公主。”
“长公主不是在唐州吗,怎么突然来这了?”
有人小声的对同伴道,“听说长公主以前和李相有过一段故事,后来因爱成恨了,现在长公主过来,这是?”
没有人知道长公主过来见李超干嘛,但都觉得肯定会有故事,只是可惜他们没机会看到了。
李秀宁突然到来,也出乎李超的意料。
不过当着外人的面,李超还是得表现的两人之间关系不睦,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问,“李都督到来所为何事?”
“出大事了。”李秀宁也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
“什么大事?”
“我刚刚收到的消息,卫国公和英国公刚在北边和突厥人开战了!”李秀宁不客气的坐下。
李靖如今爵封卫国公,李绩也改封英国公,一个坐镇河东一个坐镇河北。
“卫国公、英国公在北边跟突厥开战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李超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这可真是大事了。
不是说好了现安内再攘外,尤其是眼下多事之秋,朝廷哪里有精力有能力对外开战?李靖和李绩,两人也是帅才,难道连这点大局观也没有?
他们两人只是边帅,岂敢把朝廷的战略置之不顾?
“事起突然!”
李秀宁比李超早一步得到消息,算是了解点情况。
这一战,不是李绩和李靖两人私自开战,而是当时形势如此。
“突厥内乱了,漠北的铁勒部落在薛延陀的联合下,跟漠北的突厥人打了起来。而漠南的颉利被小可汗突利假途伐虢给袭击了。李靖和李绩将军也是见机会难得,才出兵的。”
李超依然眉头紧皱。
突厥这么快就内乱起来,有些出乎李超的预料。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颉利、突利、郁射设在阴山下大战,李靖和李绩将军乘机出兵,大败苑君璋等叛军,一举收复了代北云、朔几州,李靖将军还生擒了杨政道和萧后。”
“突厥的情况呢?”
李靖李绩时机把握的很准,趁着突厥内乱,马上出兵把原来刘武周的旧部苑君璋给灭了。苑君璋在刘武周兵败后,带着刘武周旧部投靠突厥人,此前一直占据着雁门关外的代北之地。这次李靖二人,一棒子把他给灭了,将河东北部的云朔几州收复,这是好事,但李超还得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如果因为代北,引发唐和突厥的大战,这对于整个大局来说是很不利的,尤其是眼下这个时期。
“颉利和突利、郁射设一直在交战,打的有点难分难解。而突厥漠北的欲谷设和拓设等也跟薛延陀等铁勒人开战,现在都无暇外顾。”
这么说来,李靖李绩两人倒是捡了个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