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后自然是无尽的呼声,还有泪水,有哀伤,有喜悦。徐盛回头展望这一片狼藉,种种杂思萦绕心头,却不知做何感想。妖魔,人族之间的生存之战,必有伤亡。一场战争凝缩了天下众生之心绪,徐盛有所感。
莫名情绪滋生,徐盛不自觉拔起身边一口残剑。一口残剑,三分寒光,七分残缺。一剑在手,徐盛毫无缘故的生出熟悉之感,心念道:“剑者,出世?入世?”
明明是第一次手握剑器,可徐盛却不舍得放下手来,种种感悟从心头流过,宛如细水长流,点点,浸润他心。
“入世之剑者,当以阅世,阅世愈深,剑术愈精!”
“出世之剑者,当以避世,阅世愈浅,剑性愈真!”
“然我又如何?”
持一口残剑,徐盛千思万虑,出世乎?避世乎?末了,他不过把这口残剑别在腰间,不再言语,只是眉宇间有浓浓化不去的思绪,困扰着他。
禁军统领一抹面容,神色一正,走上前来:“不知这位前辈?”他已彻彻底底把徐盛当作武道抱丹之辈,若不是武道抱丹,哪有这般战力?甚至连外貌都如此年轻,也只有抱丹之后,肉灵合一,精气紧锁肉身,才可青春永驻。
徐盛不言不语,皱眉苦思,也不拔剑,只是从万军丛中走过,不留一丝痕迹。旁边一个将士问道:“统领,这人武艺如此高强,为何不招待一番?”輸入字幕網址:нeìУаПgе·Сом觀看新章
禁军统领不像这几个涉世未深的将士,他深知真武国内有不少隐姓埋名的高手,他们性子古怪,却又侠肝义胆,不可轻留:“此人武道抱丹,助我等化解危机,已是大幸,毋须强留。”同时他亦感叹,这大乱之世,英雄豪杰层出不穷,能人异士纷纷出世。
这禁军统领见识过武庭之中,第一神射手,落星辰,他一箭真可射落星辰。而这人箭术神妙,连珠两箭,万军丛中,取敌首级,亦不逊色。他虽不知徐盛的年龄,但却觉得这少年人比风头最盛的落星辰还要高上一头。
真武神都,一十三大家,常在武庭校场比试。接连三年,落星辰次次首,碾压一十三大家的弟子。连武家,武无敌都惜败于他之手,不过武无敌只是凭借一双肉掌,而落星辰却有一把无上神弓在手。对于武者,一把武器,实在太过关键,直接可影响到胜败。
落星辰本拟不动用罗睺弓,可一十三家子弟如何高傲!这武无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武家人数虽少,可门中弟子个个不凡,武无敌更是其中的妖孽。他一出世,人如其名,不曾败过。连真武皇帝,林乾坤都曾指教过他武艺。这人脾性刚烈,从不动用任何武器,只用一双拳头对敌,百战百胜,力挫一十三家。
当时两人对战,武无敌向皇帝请命,要让落星辰动用罗睺弓,皇帝允准,惜败一招。可落星辰却承认若生死搏杀,他不如武无敌,若无此弓,他也不如武无敌。
落星辰非是世家大族弟子,而是山野出生。可天生有异,双瞳之资,目力可怕,弓可摘星。有皇帝赐下的神兵,罗睺弓,屡屡立下战功,箭杀妖魔。连夺三年桂冠,惊动了无数世家大族。真武皇帝看他年纪虽小,可战功赫赫,可以封侯,便赐他冠军侯之号,有功冠全军之意。
真武年轻一辈,勿论是落星辰,还是武无敌,年仅二十几许却成就了武道宗师之境。可丢了神的少年更为可怕,神力无敌,气脉不朽,愈战愈勇,锋芒露显,皆在一念之中。已是无上武道,抱丹之境。武道金丹,已是通神之辈,一人就可扭转战局。
原本必败之兵势,这人一出现,便扭转乾坤,力挽狂澜。作为军士,他们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可劫后余生,仍不由得庆幸,感慨。心境一动,瓶颈竟有了松动的痕迹。
缓步踏在狼藉之上,一口残剑在腰。徐盛指天画地,反复哲思。这一战,这一口残剑,这万民心虚,似乎是触动了他某根心弦,隐隐震动着他的心神。
触摸着冰凉一片的残缺剑身,徐盛不由得道:“你为残缺之剑,我是残缺之人,我俩何尝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残剑在握,徐盛心中大定。他运使双拳,刚猛无敌,金身不坏,势有成,但意未尽。但他运使剑器,则残缺与完美交融,圆融矛盾之感油然而生。
徐盛握剑,一挑,一点。武道大势缓缓敛去,陷入沉寂。势去而意生,意由心,由剑而发。人是残缺之人,剑是折断之剑。万种杂思,终究归结于出世,入世之争辩上,徐盛百思而不得其解,觉感自己入了一重藩篱,便不再执着。眼中恢复清明,续又往徐家村走去。
两万除魔禁卫驻扎,妖魔这边动静极大,影响方圆万里。徐家村都受到波及,好在村里人早已撤离。徐盛一路前行,正巧遇见了除魔禁卫,他一身妖魔血染袍,且是少年打扮,只身一人,腰间残剑,在这寂静山林中前行。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寻常人物。
此番除魔司行军,三万禁卫之统帅乃是武庭一品大员,皇帝心腹,魏源。武道巅峰,化神之境的武道强者。比之抱丹境,更胜一筹的厉害人物。在这边疆之地,因有一厉害妖魔与他气机交锋,他不便出手。他只好做分兵之策,却没落入了妖魔的网罗。
徐盛穿梭林间,一出树林,漫野遍野的千军万马。可徐盛不惧,只是缓缓前行。魏源在队伍的最前头,一见徐盛,瞳孔一缩,心道:“通天道门人,不对,如今的通天剑派教执怎么在此处?难道说,那日皇上一拳?”他不由得停下马来,面色接连变化。身边两个亲卫见了,全然摸不着头脑。他们哪想得到堂堂武道化神之辈会因一个小孩改色?
魏源曾见接见过丁奉,自然认得他,更何况丁奉之名在道门显著,无人不识。这下见了,魏源身为皇帝心腹,但也不敢随意猜测皇帝的心思,他只是吩咐道:“全军让路,让这少年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