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定时炸弹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ixs.cc]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明王朝的皇帝,显然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吉祥物’,甚至终身被约束在京城无法离开,所以明代出现了一些叛逆的皇帝,削减了脑子要跑出京城。

  大臣们为什么不让皇帝离开京城?

  皇帝要离开京城当然也行,但是大臣们总是会各种奉劝了阻挠。因为明代是天子守国门,或者说是天子镇地煞。

  皇帝类似人形风水法器,专门在京城镇压北地煞。所以崇祯到死都没迁都,明王朝从镇地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迁都的。

  朱由校自然不想一辈子都呆在北京城中,他也想去旅游,去看看锦绣江山。作为皇帝,如果不理会政务,那国家就会乱。让内阁处理政务,但也需要有人把关,显然是皇后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夫妻本就命运相连,皇后自然是可以放心的,纯妃和良妃同样也可以参与进来,互相之间能监督一下,那就更放心了。

  至于后宫干政的问题并不需要担心。明代的制度已经决定了,后宫干政确实可能存在,但却不会有什么危害。

  明代的皇后、妃子都是出自良民之家,没有外戚力量参与其中,注定后宫就算干政也闹不出什么东西来。而且明代后宫比较和谐,相互之间比较讲道理,在皇帝驾崩之后,留下的女人最多也就是想要当个太后,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更大的野心。

  当太后可以啊!两个太后都没问题。万历皇帝年幼登基,实际上权力就是被后宫掌控,后宫也出现了两个太后,也没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明代的后宫干政,基本上也就是类似万历早年阶段。皇帝成年之后,后宫自然会把权力归还给皇帝。

  等于说,就算张嫣她们想干政,那么首先得等朱由校驾崩了再说。

  所以也为了以防万一,皇后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要是自己哪天不小心被药死了,留下孤儿寡母几个不懂政治的话,岂不是被那群文官欺负死?

  为了意志的延伸和传承,朱由校必须教会了皇后她们处理政务,以及处理的方法和准则。日后就算一不小心被弄死了,皇后起码还能把正确的斗争路线延续下去。

  张嫣坳不过,便只得在一边观摩朱由校如何批阅奏章,良妃和纯妃则比较好奇。

  李朝庆已经把今天的奏章呈到了养心殿,并作好了分类。处理政务并不是那么难,但也不是那么简单。

  说白了,如果一个皇帝,其脑子有正确的判断力,那么处理政务就不会出现大的错误,如果再有开阔的眼界,那处理政务的时候就相对简单。

  “皇后,良妃,处理这些奏章实际上很简单。先分轻重缓急,无关紧要的奏章让内阁办,让司礼监直接批红就行。而我们要亲自处理的,一是天灾,百姓受灾容易产生动荡,但凡碰上天灾,朝廷都要以最快速度进行赈济。二是兵事,更是关乎国家存亡,不可轻易交托于文官之手,免得他们上下其手、贪赃腐败,让我天家寒了将士们的赤城之心。”

  “皇上,我呢?我呢?”纯妃段月瑶往里面挤着要看,朱由校笑道:“月儿你可以慢慢学,对了,明天朕让女官继续教你读书。”

  纯妃才十三岁,这在后世才刚上初中呢!这年纪确实应该继续学习。

  “我才不要呢!宝珠姐姐和清芷姐姐教我就行了。”纯妃一听顿时把脑袋直摇,朱由校为此有些头疼,说道:“那宝珠、清芷你们两个多用点心。”

  “妾身懂得。”张嫣点头笑道。王清芷一把搂住段月瑶的脖子,伸手去挠段月瑶的腰肢,道:“小月儿要是不好好读书,看姐姐怎么惩罚你。”

  段月瑶被挠得咯咯直笑,像个开心果,稍稍又打闹了片刻。在一边候着的李朝庆和钱国兴两人有些哭笑不得,连忙把躬身低头。

  “今天有什么重要的奏章?”朱由校把桌子上的奏章翻了翻,一边对李朝庆和钱国兴问道。

  “启禀皇上,自皇家军工厂发军器往辽东与东江镇,其余边军纷纷上疏乞要军器,共计三十万五千六百斤。”

  朱由校拿起奏章,翻开仔细看了看,然后一边对张嫣和王清芷问道:“皇后,良妃,你们以为如何?”

  “妾身对兵事知之甚少,不过皇上不是说军工厂有廉价钢铁可用,军器已是质好价廉,若是钱粮足够,大可给些。”张嫣回答道。王清芷则说道:“边军军器若是真的不堪用,自是要给的,若兵甲不整,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皇上以为呢?”

  “朕以为,九边军纪糜烂,军器未必能发到将士们手中,很可能中途就被武官卖给商人了,用不了多久反倒会跑到建奴手上。”朱由校想了想说道,对待九边问题,显得极为慎重。经常有明军士兵日子过不下去,就把武器、铠甲卖了,可是明军内部那些武官所养的家丁就那么点人,根本消化不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自然是卖给野猪皮了。

  现在这些边军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明王朝之所以会被农民军推翻,主要还是大量边军被逼反,加入了农民军,让农民军具备了军事素质。

  所以此时让朱由校给边军发军饷,这窟窿再大也得往里面填。可让他发军器,那就真得考虑考虑了。

  深入得和皇后、良妃讲解了一番,开始正式进入学习环节。她们要学的,无非就是正确的判断能力,以及处事理念、准则。

  “这些乞要军器的奏章全部留中吧!”朱由校最后决定道,整顿边军显然是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尽管此时的边军还没有崇祯年间那么糜烂,但已经有了这样的倾向了。武官愈加肆无忌惮的欺压普通军户,加上天灾又更加频繁。这样的风气持续下去,平常年景还能维持,可一旦碰上灾年,那就全得靠朝廷调拨军饷才能维持。一旦连朝廷调拨的军饷都被贪污,那就是边军造反的时候了。

  只是如何整顿边军,暂时还没个具体方案。贸然下手,又容易触动武官集团的利益。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出乱子。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