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说着扶起了郑大善人,郑大善人拍了拍绸布褂子上的泥土说:“道长,你真是活神仙啊,幸亏这里没有别人,否则就泄露了天机啊!”
老道士说:“出家人本不该过问这些俗事儿,只是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你若不便说也就罢了。”
郑大善人见事已至此,知道瞒不住老道士,于是就说:“在道长面前还有什么不可说的……这座山本是官地,按说人人都可以在这山上葬坟的,可是廖家的祖先葬在这山上以后,其他人就不敢往这山上葬坟了,我几位先祖能葬在馒头山上,廖家可是吃了我不少银子的!”于是郑大善人就说起了自己祖上的事情。
原来郑大善人他爷爷有兄弟两人,母亲早亡,父亲常年有病,瘫在床上不能自理。兄弟俩都穷的叮当乱响,分家之后各过各的。郑大善人的爷爷是长子,负担照顾常年卧床不起的老爹,一家人靠祖传的三亩薄田,勉强度日。
那年冬天,郑大善人他爷爷从雪地里背回家一个冻伤的瘸子,照顾了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瘸子的冻伤慢慢痊愈了,临走的时候忽然悄悄对郑大善人他爷爷说:“我看你爹捱不了几天了,赶紧准备后事儿吧,你照顾了我一冬天,救了我的命,我无以为报,就帮你爹看一块风水吧!”
郑大善人他爷爷一听顿时惊喜不已,他没想到这个瘸子会看风水,听说瘸子要给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爹看风水,顿时满心欢喜,就背着瘸子在附近山上转悠了起来。
结果瘸子非常失望,不由叹了口气说:“这周围只有一块风水宝地,可是福气太大了,以你家的福德还服不住这样的福气,不敢往哪里葬,如果强行葬在那里反而适得其反,不但得不到福禄,还会害了你,可是其他地方又不合适,想要报答你也报答不上,如何是好?”
“先生,是咱福薄命贱,消受不了这样的福地,我不怪你,你走吧。”郑大善人他爷爷是个朴实的庄稼汉子,虽说不懂文墨,倒也是通情达理,乐天知命之人。
可是他这么说一说,反而让那位瘸腿的风水先生过意不去了,他想了想说:“罢了,我就做一次不光彩的事儿吧!”
郑大善人他爷爷一听,顿时一愣,不知道那位瘸腿的风水先生什么意思。
瘸子神秘的说:“我说的那块风水宝地离你家不远,就在西北边那座山上。”
“你说是馒头山?那地方是官地,咱小老百姓可不敢往哪里葬啊!”郑大善人他爷爷吃了一惊。
其实瘸子说的地方正是风水宝地“冠带山”,当地的老百姓不懂,看它圆圆乎乎的长得像馒头,就称为“馒头山”。
“既然是官地,人人都可以往哪里葬,你为何不敢葬?”瘸子问道。
郑大善人他爷爷说:“先生,你有所不知,那馒头山的确是富贵之地,自从廖家把祖坟葬到馒头山不久,廖家的人就做了京城里的大官,可是咱小老百姓哪里敢跟人家廖家相比,若是得罪了廖家的人,咱这日子就不好过了。”
瘸子微微一笑说:“我说的正是廖家祖坟的位置!”
“啊……那怎么成呢?”郑大善人他爷爷吓了一跳。
瘸子看了看周围,小声说:“你附耳过来。”
郑大善人他爷爷连忙把耳朵凑到瘸子跟前,瘸子对着他耳语了一阵,顿时把郑大善人他爷爷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愣了半晌才说:“偷葬……这使不得吧?”
原来瘸子建议郑大善人他爷爷把爹的尸骨偷偷葬进廖家的坟墓,以此来偷借富贵。
瘸子说:“有什么使不得的,天下灵穴发有缘福厚之人,他廖家也不是那块宝穴的宿主,还不是人为点穴的,再说只是你只是搭个方便,沾点福气而已,这事由我替你做主,没人会知道的!”
果然没过几天,郑大善人他爹就去世了,在瘸子的安排下,将他爹草草葬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其实那是空棺发丧,用来掩人耳目的,瘸子在半夜偷偷将死去的郑家老爷子火化了,然后算好时辰,和郑大善人他爷爷两人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偷偷带着郑家老爷子的骨灰,上了馒头山。
廖家的人发达富贵之后,举家搬进了京城,除了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有少量的人回来祭祖挂青之外,平时很少回来,馒头山地理位置偏僻隐蔽,山林茂密,倒真是人迹罕至。
夜深人静,两人找到廖家的祖坟,瘸子点燃了一柱香,然后念叨了几句咒语,然后用一个铁钎在墓檐边上的泥土上打了个鸡蛋大小一个洞,将郑家老爷子的骨灰神不知鬼不觉的葬了进去,再用泥土将洞填死,外面不漏任何痕迹。
“好了,这块风水宝地正在发福,可以说寅葬卯发,你爹葬进廖家坟墓之后,马上就可以跟着廖家发财了,不过我没敢把你爹在正墓里,如果把你爹葬在廖家的正墓里,必然会引起二主争墓的局面,这样对你们两家人都不利。
所以我把你爹葬在廖家的墓檐上,就当是个落难之人在廖家的屋檐下避雨,虽然能沾得主家的一些福气,但是和主家不能比的,这可是偷来的富贵,借墓发福只发长子,所以你兄弟那一脉是发不了家的。
日后你发了家,可要记住要扶持你的兄弟,平时要多做善事,现在你和廖家都没有坐到正穴,也许等你家福德积攒够了,没准儿后辈子孙会完全得到这块福地,此地富贵无边,发福久长,切记天机不可泄露!”
瘸子嘱咐一番之后,当晚就离开了,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面,果然,没过多久郑大善人爷爷的家境就开始转变了,由三亩薄田变成了几十亩良田,到他爷爷去世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几百亩良田,而且他爷爷在世的时候也一直是周济扶持他的弟弟的,将自己的上百亩良田免租给他弟弟一家,使另一脉郑家日子也慢慢好过了起来。
到了郑大善人他爹这一辈,家业翻了几倍,可是和另一脉郑家的关系却渐渐疏远了,他爹临去世前,把他爷爷免费租给另一脉郑家的上百亩良田收回了一大半,只留下几十几亩良田让另一脉郑家勉强度日。
郑大善人接了他爹的家业后,已经不甘心当土财主了,于是开始在城里经商,生意越做越大,他虽然在外面有“大善人”的称号,经常施舍周济讨饭的乞丐,捐赠善款给寺庙,可是在他老家乡下名声却不太好,因为他比他爹更苛刻,他不好意思把租给另一脉郑家的良田收回来,但是却开始向本家征收地租了。(